封面故事
在此維持操守和爭逐利益越來越失衡的現代社會,秉持良心經營的商人顯得彌足珍貴。中國從商朝就開始有以物易物的商業行為,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富甲天下的商人。而古代不少著名商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BNI最主要的文化就是創辦人伊凡‧米斯納博士(Dr. Ivan Minser)「付出者收穫」的信念,要人放下想要銷售自己產品的衝動,願意用農夫的精神,主動先去幫助他人。就像是種下一粒種子,…
伊凡‧米斯納博士(Dr. Ivan Misner)小檔案現職:BNI創辦人;業務引薦訓練公司「引薦研究苑」(Referral Institute)高級合夥人。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南加大)博士。經歷…
以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為學習楷模的企業學習組織「盛和塾」,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有32年歷史,規模也從日本京都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地。目前台灣、中國、美國、法國、巴西等地都有盛和塾分支,…

時序是春天,在日本京都某間飯店內,一群西裝筆挺、看似來頭不小的企業人士正專注聆聽台上講者的發言,眼神中充滿渴望、崇拜、敬佩,聽到精采處便興奮鼓掌,聽到感動處便頻頻拭淚。外頭的櫻花尚含苞待放,…

曾幾何時,六、七年級生還曾在中小學課堂上學習過的《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今天只剩下《生活》與《公民》。倫理、道德跟四書、五經一樣,在講究實用主義的今天,被視為僵化的八股,甚至被質疑「…
在桃園市政府一樓擺攤的桃園青年農民,每個人身穿寶藍色的聯誼會制服,電繡著「農魂」兩個金黃色大字,非常醒目。首屆會長吳成富有顆赤子之心,和夥伴們玩出聯誼的不同可能。他笑著分享:「『農魂』…
台中市的某處稻田,一群約莫三十歲左右、西裝筆挺的年輕人正在田野間忘情談笑,這樣奇特的畫面讓路人紛紛停下腳步好奇觀看。這群宛如上班族的年輕農夫,是台中市青年農民聯誼會的成員。即便當時下著綿綿細雨,…
隨著觀念改變,以及對土地的關懷日漸升溫,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對農業產生興趣,考慮走入農村當農夫。
甚麼人適合從農?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供有興趣者作為初步參考,相關的資訊仍應詢問各縣市農會或農業改良場,…
2015年在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以「餵養地球,滋養生命」為主題,回歸「吃」的本質探討糧食生產。Getty Images 國際投資大亨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曾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