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景氣循環同行綜合指數趨勢與預測。商研院提供
商研院發布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綜合指數於今年第1季持續下行,趨勢顯示今年下半年的商業服務業景氣衰退風險極高。
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也在2023年6月觸底,反彈上升力道有增無減,於12月脫離-0.5個標準差的歷史經驗衰退區,更於2024年6月轉負為正,來到2025年4月的+0.8504個標準差,顯示景氣循環變動將再往上提升。
商研院表示,景氣循環指標系統的「同行綜合指數」與「領先綜合指數」再度發生類似受到疫情干擾時的背離現象,同時經過標準化後的循環指數變動速度比較,「同行綜合指數」的下降速度,遠快於「領先綜合指數」的上升速度。
商研院研究指出,到今年4月,同行指標「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已連續14個月下行,領先指標「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也在其後4個月轉為下行。
這印證同行指標「住宿餐飲業」首先因缺工而阻滯成長,可解釋成缺工致「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成長率下降,反饋到相關就業的領先指標也跟著下行或變遲緩。顯然是勞動市場供給出現問題,再影響到需求面。這在政策蘊含上,需進行勞動市場供給面的改革。否則問題持續惡化後,會轉而衝擊消費市場需求面,終於演成總體經濟景氣的衰退。
金融市場部分,同行子指標「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去年第4季轉成下行趨勢,商研院指出,此為央行政策限制了原來幾乎放任狂飆的房地產業「真需求」與「假需求」的再成長。
商研院分析,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增添經貿不確定性,出口貿易固然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關稅提高必然衝擊成本與價格,但建議可運用晶片科技與充裕資本優勢,借力使力推動「工業、服務業甚至農業」智慧化生產力革命。唯有生產力全面提高,才能經得起關稅戰,甚至「經濟戰」(包含科技戰與金融戰等)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