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版Google Lawsnote資料爬蟲被判1億 新創界掀寒蟬效應

郭榮彥2016年辭去律師工作,創辦 Lawsnote 。Lawsnote擷圖
曾允盈

新創企業七法公司(Lawsnote)遭法學資料庫業者法源資訊公司提告,使用爬蟲程式,非法抓取資料庫。2022年檢方起訴後,法院一審判決認定Lawsnote 重製法源部分法規沿革資料構成侵害著作權,新北地方法院重判七法須賠償1億多元,兩位創辦人分別被判處 4 年和 2 年徒刑。

Lawsnote 成立於 2016 年,郭榮彥離開律師工作,打造新型態法律搜尋引擎。他將法學搜尋結合演算法,開發出更人性化的法學搜尋系統,能夠即時檢索法律文件的功能,讓 Lawsnote 迅速累積大量律師和企業客戶。

此判決讓新創界一片譁然,法官認為Lawsnote光是使用爬蟲爬取法源公司的法規、沿革和附件,就已經構成妨礙電腦使用,同時侵害法源的著作權。對此,不少新創業者感到驚訝,「戳破一個大家長期都知道、但不太願意面對的現實,台灣的創新環境,其實沒那麼寬容。」知名創投律師黃沛聲也在臉書表示:「足以形成新創企業的寒蟬效應。」

判決重點:爬蟲合法性與著作權認定

法源資訊為法務部「全國法規入口網站」、「全國法規通報系統」,及司法院「法學檢索系統」、「裁判書查詢系統」的承辦商,掌握最新政府機關法規與法院裁判書。

許多法令系統都由法源維護,政府機關上架法規異動資訊時,都要透過法源操作。不只長期承包政府法規查詢系統,法源也同步經營自己的法律網站,提供法令、裁判書等法律資料查詢服務。

郭榮彥提出,「爬蟲合法性」和「著作權認定」,有值得討論的空間。

關於爬蟲合法性,許多知名網路公司如Google(建立搜尋引擎索引)、Agoda(爬取房價)、比價網(爬取電商資料)、網路溫度計(爬取社群輿論)等都廣泛使用爬蟲。是否意味未來所有爬蟲甚至個人網路上的複製貼上行為,都可能被視為「無故取得他人電磁紀錄」而違法?

他也提出,「為何『法規內容』或是『法規沿革』會有著作權」?不知道法院如何認定「法規內容」具有編輯著作?但他想強調一件事,政府的「全國法規資料庫」和法源法律網的資料是一樣的,因此依照本案的結論,若法源的法規有著作權,全國法規資料庫的法規也是具有著作權,而且這個著作權在法源手上。

郭榮彥表示,台灣的法律資料來源眾多,「我們用了大約200隻的爬蟲從各網站上取得資料,由於政府所公開的法規資料時常出現錯誤、漏失、誤字、短少等狀況,會使用不同來源的法規內容交互比對,藉此判斷正確與否。」

他也說明,並非直接把法源的資料庫爬下來使用,「Lawsnote資料有超過2,000萬筆,就算把本案的數萬筆法規資料全部算進去,也佔不到 1 %的內容。」

近年來許多資料驅動的商業模式,高度仰賴網路資料的抓取,此案不僅再次突顯台灣法規對新創的限制,呈現新創數位服務與法律解讀的角力,也顯示出 AI 基本法立法的重要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8888 vs.美國自我出發
在2008年的最後一夜,世界上有各種辭舊迎新活動,大概無數人都焦急地期待08年快點過去,因為這是災難的一年,全球的股市大跌,…
別鬧了!霸王
「胖哥清源『著童』囉!」一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到辦公室來報馬仔。雖然隔著一棟樓,但我已隱約聽見教室裡騷動的聲音。 乩童出現在校園 整整儀容,…
縱橫華爾街10年 彭博生財最多
2000到2009年可說是繁榮與衰退錯綜複雜的10年,2009年更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大多數人免不了受到經濟損失,但是依然有少數人成功獲利…
一夜好眠 正確睡姿保健康
過年了,俗諺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辛苦了一整年,沒能好好休息,許多人可能在新年期間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值得注意的是:…
大媒體小故事
8.一差二錯   「一個換兩個、一個換兩個......」 人資組組長王一麟從會議室走出來之後彷彿念咒一樣,一直喃喃自語地念著這個神祕的口訣…
斜槓家族「彰藝園」 陳韋佑九年鋪就布袋戲接班路
「做布袋戲,沒用啦!」陳韋佑的祖父陳峰煙中氣十足地說著六、七十年前的趣事,卻也不忘轉頭給金孫一句肺腑之言。…
透視「庶民經濟指標」
吳敦義院長上任第一天接受媒體專訪,即提出「庶民經濟指標」的主張。吳內閣似認為,現有的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等統計指標,無法貼近民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