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花
古往今來的風雅逸事,當屬「賞花」為最。所謂「花前月下」,更是文人歌頌不已的風流韻事。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其知名的小品文集《幽夢影》中如此寫道:「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豔,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短短幾句道盡觀賞花木的精髓。
但頗堪玩味的是,目前世界上除了日本的櫻花祭和荷蘭的鬱金香花季盛名遠播外,最富文化底蘊的華人社會卻沒有知名的賞花盛典。不知是不是和一個社會的經濟與文明程度有很大的相關?還是現在的華人缺乏「雅興」?
不過,台灣社會近幾年來,倒是頗能附庸風雅。從一月的梅花、三月的杜鵑花與櫻花、四五月的油桐花、六七月的荷花等,各地相關的賞花景點,總能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如要細數各個花季,當然各有千秋,但其中最有規模且足以媲美日本櫻花祭的,大概就是目前正逢其時的「桐花祭」了!
近年來,由於客委會的全力推動,每年的「客家桐花祭」已經成為台灣客家族群的年度盛事。客委會除了邀請民眾賞花、遊客家庄之外,還堅持傳承著祭拜山神的隆重儀式。如今,油桐樹的民生經濟價值雖然不再,卻成就出另一番觀光與文化的價值。以「2011客家桐花祭」活動為例,全台總計有十三個縣市、一百二十多個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共同舉辦二千多場活動,期間結合多元化的餐廳、商品販售點等,可謂盛況空前!
今年花團錦簇的桐花已然展露丰姿,本期封面故事特地自全台選出五個熱門賞桐景點以及五個尚未廣為人知的賞桐祕境,供民眾前往領略「五月雪」的風情。在這物價上漲的當下,也許品味一下《幽夢影》中所說的「桐令人清」,或能紓解一下胸中鬱悶。
本期雜誌還有一個看點,那便是中國大陸最近風波越演越烈的「重慶事件」。隨著下台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4月10日再遭胡溫當局革除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並將其妻谷開來以涉嫌殺人移送法辦後,中國高層的內鬥已經赤裸裸地浮上檯面。「透視中國」欄目中,我們有此一事件的基本評述,未來也將持續關注。誠如《紐約時報》近期評論所言,此一內鬥中,中共是最大輸家。因為這不是意識形態爭議,也不只是薄熙來個人與其野心的處理,而是對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的絕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