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台灣零售產業規模年增2.6%至新台幣4.9兆元。本次調查顯示,2024年百貨商場、便利商店、超市&量販業等綜合商品零售業別中,前三大業者合計市佔率(CR 3)介於44.0%至82.8%間,遠高於其他零售業別。
進一步觀察各業別市佔結構,綜合商品零售業方面,百貨商場業中,產業擴張重心集中於精品品牌布局、Outlet開發及軌道經濟生活圈場域經營,代表性業者台北101購物中心及三井不動產集團均擁有亮眼成長表現。
2025年百貨商場業將迎來多項具大型開發規模與高話題性的開幕案,包括遠東集團SOGO Garden City、統一集團Dream Plaza、南港LaLaport、誠品生活台南、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以及台中漢神洲際購物廣場等。
2024年百貨商場業規模年增1.4%至NT$4491億,較2022與2023年分別達15.5%及11.0%的增幅顯著回落,顯示產業在歷經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高峰與基期效應後,已逐步回歸長期發展軌道。市佔率方面,位居首位的新光三越2024年市佔率達19.9%,維持穩定領先優勢;同屬遠東集團體系的遠東百貨與SOGO百貨以13.1%及11.0%的市佔表現分居第2、3名;微風百貨、日商三井不動產以及台北101市佔率介於5.1%至7.7%間,名列第4-6位。
便利商店業為台灣零售產業中最具服務創新能量與市場滲透力的關鍵業別,2024年產業規模維持長年期擴張走勢,年增5.4%至NT$4235億,反映出高度抗景氣波動性與成長韌性。統一超商(7-ELEVEN)延續其長期市場領先優勢與通路競爭力、再度蟬聯市佔冠軍,市佔表現自2023年的49.2%增至49.8%,為本次調查中市佔增幅最高的超商業者;排名第2的全家便利商店市佔率自23.4%增至23.5%,維持穩健擴張;萊爾富與OK超商市佔率持續下跌。
新店開業不僅對於來客量與銷售額具有明顯挹注效果,也勢必將影響市佔結構組成;超市&量販業中,2024年市佔結構受指標性併購案影響出現較大變動。其中全聯福利中心加計大潤發(2025年8月1日後大潤發量販店更名為大全聯),2024年營業額突破NT$2100億元、市佔率達41.3%,穩居超市量販產業市佔龍頭,好市多與家樂福以26.6%及14.9%分居第2、3位,前三大企業合計市佔率達82.8%,首度超越便利商店,成為本次調查中CR 3指標最高的產業型態。
電商&直銷業中,受酷澎強勢擴張市佔影響,使長期以來穩定的市佔結構出現顯著鬆動與重組,長期位居首位的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2024年維持0.2個百分點的市佔擴張,但成長力道趨緩。
蝦皮購物與台灣酷澎均擁有母集團強勁的資本實力做為本地化擴張資源,並藉由大規模投資展現出對於台灣市場的長期營運規畫,投資金額甚至超越部分本土業者年度資本支出預算,形成顯著的資本競爭門檻外,亦對於本土業者形成難以忽視的競爭壓力。
專賣零售業方面,3C家電零售業中,TOP 2業者全國電子與燦坤2024年均陷入市佔率縮減走勢,主營影音家電銷售的集雅社市佔率逆勢攀升0.2個百分點,位居第3。集雅社主營影音家電銷售,近年持續透過選品差異化與提供消費者影音規劃&一站式購足服務做為差異化競爭優勢,2024年市佔率逆勢增加0.2個百分點至1.6%,為2024年前三大3C家電零售業者中唯一市佔率攀升的企業。
美妝藥局業中,寶雅、大樹藥局、康是美等TOP 3業者市佔規模均高於2023年表現,使美妝藥局業成為本次調查中CR 3增幅最顯著的零售業別。
家具家飾零售業中,特力集團旗下零售事業品牌合計市佔率達5.7%,在結構相對分散的家具家飾零售市場中展現出較顯著的規模優勢與通路整合效益(IKEA未單獨揭露台灣營收故未納入排名),無印良品與宜得利等日系家具品牌近年持續拓展台灣市場規模,2024年市佔率分居第2、3位。位居第4的振宇五金為結合專業電動工具與各式手工具商品銷售的複合式五金賣場。2024年受惠於7家新增門市營收挹注,帶動市佔率增至0.9%。目前振宇五金全台門市共86家、會員人數突破57.2萬人,規劃以每年8-10家的展店速度拓展營業版圖,目標2026年達成全台百店目標。
汽車專賣零售業中,和泰汽車蟬聯市佔冠軍,分居第2、3名的汎德永業與中華賓士受惠於豪華進口車銷售力道回升,2024年市佔率分別年增0.6及0.5個百分點。納智捷則在電動車n7大量交車帶動下,市佔表現一舉攀升0.8個百分點,為本次調查中市佔年增幅最顯著的汽車零售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