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海嘯與金融海嘯

不肖業者把餿水油、工業用油經過混和、調配、除臭、脫色等手法,製成表面上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這樣的技術與金融界的財務工程不分軒輊。
Thinkstock
第149期
林茂昌
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台灣最近連續爆發幾起食安事件,不肖業者把餿水油、工業用油經過混和、調配、除臭、脫色等手法,製成表面上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販售給社會大眾和各個層級的食品業者,透過產業關聯,讓整個食品業受到嚴重的汙染和打擊。現在的台灣,不僅「美食王國」成了一大諷刺,甚且人心惶惶,不知道究竟甚麼東西可以吃。

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的問題,自然有各界專家提出精闢的見解和說明,不需再畫蛇添足,但我發現,這場食安風暴在概念上似乎與2008年的次貸風暴有些雷同之處,或許可以提出來討論,雖不能針砭時事,卻可以當作茶餘飯後。

次貸風暴的起因,簡單說,就是重量級的金融業者把「有毒的」抵押房貸,運用財務工程,打包成信用等級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商品,再轉售給專業投資機構或是廣大的投資人。

從某個角度看,這是財務工程上的創舉,一方面讓銀行的不良放款有了去路,所以銀行能夠不斷地承作,讓更多信用不良的人買到房子。因為這些不良貸款,反正都被打包出售了,將來就算債務人無力清償,也不關原始承作銀行的事了。另一方面,投資人的爛頭寸也有了去路,他們終於找到信用等級符合要求,利率條件又優厚的商品,可以放心買進。再怎麼說,這些金融商品都是國際級金融機構所販售的,還加上知名信用評等公司的風險確認。

於是這些商品如滾雪球似地成長,量體越來越大,牽連越來越廣,可以說全世界都參與其中。但不良貸款的原始風險並沒有「實質」降低,只是被一層又一層地打包起來轉售。當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終於爆發,金融海嘯就出現了。多年前我譯的一本書《大債時代》,作者蘭徹斯特(John Lanchaster)就用「灌香腸」來比喻這個打包過程:把一些有毒的下腳肉品,和正常肉品混和,做成符合衛生標準的香腸,投資人吃了不會立即拉肚子(或許還覺得美味可口),但日積月累,終究要出事的。

如今,這個概念上的比喻,已經實際出現在台灣的食品業!黑心商人就是這樣混油的,他們的技術,與金融界的財務工程不分軒輊。人家有雷曼兄弟,我們的魏氏兄弟也不遑多讓啊。經過混油之後,一方面有毒的餿水油、低劣油有了去路,解決了許多商家的廢油問題;一方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油,這是多大的創舉啊!只可惜有毒物質還是有毒物質,並沒有因為混和稀釋而消失。

和次貸風暴一樣,這次的食品海嘯,主管機關只能作事後的補救和查緝。許多人因此責怪政府無能,對於這點,我甘冒大不諱地說,這種事靠行政機關是沒用的,他們能把善後問題處理好就已經不錯了。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曾說,美國的金融弊案,就他印象所及,都不是靠行政檢查發現的,而是有內部、業界或相關人士的檢舉,不然就是等爆發之後再亡羊補牢。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敵暗我明,加上民間業者往往擁有龐大的政商關係,寄望政府有所作為,簡直緣木求魚。

這次事件雖然還在進行中,但可以預期,涉案人將被移送法辦,行政部門也會對相關業務,訂定一套更嚴格、更周全的辦法來防堵,然後,等待另一個新風暴的發生……

如果不能依賴政府,那麼,小老百姓該如何自處呢?我們要如何選擇安全的食品呢?除了參考食品專家的意見之外,我想,還是要回歸到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和經濟力量。就社會關係而言,好企業和壞企業的分別,絕不可以只看標章認證,特別是政府或半官方的認證標示,而是要認真打聽其社會風評。企業的行為,會透過員工、上下游廠商、消費者、和街坊鄰居等管道口耳相傳,而有更準確的評價。而經濟力量就是以實際行動去制裁無良廠商,很簡單,就是不買!如果無良廠商透過低價促銷或是哀兵姿態來突破,消費者便心動去購買,那麼經濟力量就破功了,黑心商品將繼續存活。

最後,這次食品海嘯的規模,和金融海嘯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談不上系統風險,更沒有「大到不能倒」的問題。該倒的就讓他倒吧,淘汰是正常、必要、且健康的過程。政府千萬不能網開一面,更不可以拿納稅人的錢去拯救紓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國家傑出建築師張景堯:使命感更重要
台灣夜市聞名於世,不僅本地人愛逛,也成為外國人來台旅遊的必訪景點。其中位於台中的逢甲夜市,在2017年1月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阿丹,一個浪漫派寫實攝影家
阿丹說,他從小就喜歡拍照,但是沒錢買相機,底片又昂貴。而今,已是專業攝影師的他,讓我看到他對待攝影的一切,就像當年那個12歲喜歡攝影的孩童…
「走婚」與母系社會
「走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婚姻制度,位於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摩梭族」曾經盛行過走婚。這個制度的特殊性在於男性不娶妻,…
黃綠星 事業與家庭兩全的完美庭長
最高行政法院退休庭長黃綠星,短髮、身材修長。面容和藹的她,自有一股慈愛與威嚴並存的風采。 黃綠星1958年自台大法律系畢業後,…
歐議會促歐盟續對中武器禁運
中共近幾年對非洲採行完全不設條件的投資政策,顯然引起歐洲議會的戒心。歐洲議會4月24日通過一項有關中國非洲政策的決議,…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7. 南蘇丹獨立 中國覬覦石油利益
2011年7月9日0時,南蘇丹(Republic of South Sudan)獨立,誕生為嶄新的國家,成為第193個被聯合國承認的國家、…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女人,妳為何愈來愈不快樂?
在《看》雜誌上一期的文章中,我曾跟讀者們介紹過去幾十年來在許多西方高所得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