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妳為何愈來愈不快樂?

資料顯示,現在歐美國家的女性,普遍都比1970年代時還不快樂。
Thinkstock
第149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在《看》雜誌上一期的文章中,我曾跟讀者們介紹過去幾十年來在許多西方高所得國家中,男女在勞動市場的就業率跟薪資水準上的差異都呈現逐年縮小的趨勢。以美國為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從1950年的33%增加到2000年的74%(圖一中的綠色方塊),跟男性的差別從61個百分點降到12個百分點。同時,女性平均薪資相對男性平均薪資的比例,從1960年代的大約60%上升到2000年代的大約77%。

 


圖一:美國1950-2000年代男性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變化圖 

 

圖二:美國1970年以來25-32歲男女完成大學教育比例趨勢圖

 

女性處境的改善並不是只體現在勞動市場而已,在教育與婚姻這兩個面向也是。圖二是美國從1970年以來25-32歲的人口中女性與男性完成大學教育者的比例。女性不但從1970年的12%以來一路增加到2013年的38%(綠色線),更在1990年代超越男性(棕色線),顯示女性受教育機會已經不再少於男性。在同一個時期,單身女性的比例也大幅增加,生育率大幅下降,已婚女性的就業率增加,女性從事家務的時間大幅減少。


所有的這些趨勢都表示了女性受到傳統價值的束縛愈來愈少,享有的各項自由愈來愈多。但弔詭的是,大量的實證資料顯示女性並沒有變得比較快樂。


歐美女性愈來愈不快樂


美國的兩位經濟學家Stevenson和Wolfers在2009年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追蹤了美國1970年代到現在的資料,發現平均而言女性變得比較不快樂。他們用的資料來自於美國的「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s),其中有一個問題詢問每一個受訪者自我評量的快樂程度是:非常快樂、普通快樂、還是不太快樂?他們發現不論是女性的平均快樂程度還是相對於男性的快樂程度,2000年代的女性都比1970年代更不快樂。


此後,經濟學家們發現,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歐洲的女性。除了德國之外,普遍歐洲高所得國家的女性現在都比1970年代更不快樂。


因為單親媽媽愈來愈多嗎?


有研究者猜測,並不是因為女性普遍地變成比較不快樂,而是因為某些特殊的族群,例如單親媽媽的比例愈來愈多的關係。單親媽媽因為需要單獨面對生活各方面的困難,所以成為特別不快樂的族群。同時,由於單親爸爸的比例一直非常低,所以男性的平均值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過,Stevenson和Wolfers發現資料並不支持這樣的假設。他們發現變得比較不快樂的女性並不集中在單親媽媽這個族群,而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女性們。


因為事業家庭兩頭燒?


另一個普遍的猜測是現代女性必須兼顧事業與家庭,疲於奔命的結果就是休閒時間受到擠壓、生活壓力升高,因此更不快樂。但這個聽起來非常合理的假說也沒有得到Stevenson和Wolfers所用資料的支持,因為兩位研究者發現並不是只有職業婦女變得更不快樂,家庭主婦和沒有孩子的女性也同樣變得更不快樂。


關於這一點,另外兩位經濟學家Lative和Stutzer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們同樣利用美國資料發現,如果一個社區中支持男女平權的人比例愈高,生活在該社區中的女性就愈不快樂。他們認為這是「社會期待」對於女性形成的壓力:如果一個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她會面臨來自社會的眼光,因為社會期待她們成為不受傳統性別角色束縛的「進步的女性」。


女人的要求提高了?


Stevenson和Wolfers則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們認為女性的整體福利在過去三、四十年以來其實是提高了,但當她們在評價自己快不快樂的時候,現在比過去的「參考標準」更高了。在2000年代,更多的女性在評估自己的快樂程度時,其實是拿男性作為參考標準。而在1970年代,更多的女性是拿自己跟其他的女性做比較。


這樣的詮釋儘管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卻凸顯了一個根本的困難:快樂程度是一個相對的指標,其高低隨著參考點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要比較不同人(或同一個人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的快樂程度,首先必須保證比較的對象都採用相同的參考標準。


除了工時長短,喜不喜歡也重要


Aguiar和Hurst兩位經濟學家直接利用非常詳細的個人時間運用調查資料(Time Use Survey),來比較男性與女性在過去幾十年來職場工作與家庭工作的時間分配變化。他們發現從1965年到2003年,男性每週的職場工作時間下降了11.5小時,但在家庭工作(家務、照顧小孩、園藝等)上所花的時間增加了3.9小時。同一個時期內,女性每週的職場工作時間增加了6.2小時,而家庭工作時間則大幅減少了12.6小時。總合算來,女性的總工作時數的減少幅度較小,這或許提供了女性相對男性而言變得更不快樂的一個解釋。


美國的經濟學家Krueger則認為,工作時間的長短雖然會影響快樂程度,但可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對這些工作的喜好程度。尤其,人的偏好不同,有些人比較喜歡職場工作,另外一些人比較喜歡做家務。為了探討這個面向,他直接研究男女性對於自己職場工作與家庭工作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男性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間(不論是從事職場工作還是家庭工作)比以前少,但這樣的減少並沒有發生在女性身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時》前副總編輯何榮幸的感性告白
2012年台灣媒體界最轟動的大事,當屬「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該遊行肇因於「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旺中案)以及後續所引發的「走路工」…
最強飲品「溫開水」 擁有6大神奇好處
老一輩時常交代,不要喝太多冰飲,溫度適中的溫熱飲,對人體有百利。日本醫學博士蓮村誠在新書《神奇的溫開水救命奇蹟》中強調,溫熱飲,…
英國媒體曝中國十大「黑領」人物
職場人士一般概括分為勞心的白領與勞力的藍領階層。英國《每日郵報》1月29日刊出文章,援引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走在時間刻痕上的「龔灘」
碧綠的烏江在腳下流淌,古老的石板路在腳下蔓延,質樸的老房子一座接一座,看著古鎮連接成片的黑瓦屋頂,讓我不禁想起是否也曾有武林高手,…
大媒體小故事
20. 後會可期   東科媒體集團5個月前開始的「全民記者」計畫,到今天為止,吸引了5,000名兼職記者加入。記者們每天上傳新聞,拿廣告費…
父親節隨筆
不似母親節有典故可循,父親節據稱是近年創造出來的。暫且不問製造的背景,這個被發明的傳統,讓世上所有的子女,有一個認真念起、…
古人對音樂的全方位運用
報載一則新聞:「吵死塔利班,美軍用重金屬當武器。」說是美軍為了將塔利班分子逐出阿富汗南部一個荒涼厭戰的農村,用重金屬音樂當武器,…
退一步海闊天空
您曾經受到責備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一如您偶爾也會與別人意見不合一樣。重點是,受到委屈,您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甚且去「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