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台饕美食密碼

師大夜市
師大夜市
吳誠恩
第1期
魯魚
全世界各地的特色料理,中國各省的美食精髓,
加上台灣傳統的小吃、點心與料理,
在小小的島上撞擊出了最是香味四溢的花火。

如果問這島上的住民,何處為全世界美食薈萃之寶地,這島上的人們會挺起胸膛,很驕傲地告訴你:就是這裡。聽起來有一點狂妄。但若換個問題來問拜訪台灣的外國觀光客:來台灣之旅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大概九成九的受訪者都會回答「吃」。

寶島美食的魅力真的令這些外國友人著迷,在中南部火車站,常見言語不通也要去探訪當地小吃的外國旅客看著地圖煩惱,筆者撿到迷路的外國旅行者的經驗多到不可枚舉。而這些可愛的旅人之所以甘願「冒險」的原因,大抵都跟他們手上的那本美食指南有關。即便是在偏遠的鹿港小鎮,也可以見到阿逗仔們捧著阿榮師剛出籠,還冒著蒸汽的白嫩肉包,或者在路邊攤大啖蚵仔煎,一臉心滿意足的神情。

可不是嗎?全世界各地的特色料理,中國各省的美食精髓,加上台灣傳統的小吃、點心跟料理,加上充滿創意的點心,在小小的島上撞擊出了全世界最是香味四溢的花火。民以食為天的個性,在這個匯集人口來源多元的國度可說是發揮到淋漓盡致;「吃飯皇帝大」這句台語俚語更說明了這裡的人對吃執著的程度。

「幾乎沒有哪一種料理是台灣找不到的」,這句話道盡了台灣人對於吃的好奇與追求。到底這裡的人有多愛吃呢?隨便抓個人來問吧,年齡不拘。「如果要安排去某個縣市旅遊,要打算如何安排?」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十個中會有八個絕對會把探索美食列為主要重點,並對於著名小吃或夜市的參訪期待興奮不已。

既然這麼愛吃,想必這裡的人們對吃也頗有概念吧!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僅吃得好又吃得多,吃得刁也吃得巧。隨便問一個人哪裡有什麼好吃,被問到的人大都能講得頭頭是道,宛若美食名家。輕易地用Google搜尋,部落格上多的是對於各地美食的評頭論足,老饕密度大概是舉世之冠。在這麼多饕家「品管」的情況下,可以想見,這裡餐飲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若拿不出真功夫真本事,想要力爭上游,形成人氣可是很不容易的。

曾有外國友人言:「在台灣每天吃不一樣的食物,可能一年後還不會出現重複。」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不過也正因為有這麼多選擇,這裡的人確實是有那麼一點點被寵壞,也有一點點茫然,彷彿蝴蝶入花叢,被各種香氣薰到眼花撩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是好。

如果問台饕(台灣饕客)什麼是他們認為「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我想可能會有不少人絞盡腦汁努力思考,但還是回答不出個所以然。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太太困難了。

所謂最美味的食物,必然是眾多食物比較競爭後的結果。但對多情又貪吃的台饕而言,不管是蚵仔煎跟臭豆腐,或肉包跟肉圓,都有其獨特的存在,就像橘子跟蘋果一樣,根本不存在比較。台饕對美食的博愛與情懷,與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段譽的父親差可比擬。幾千年前的孟子老爺不也曾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為難不已?日本料理東西軍的那一套,說真的,對貪吃鬼來說很殘忍。

大部分台饕對於喜歡哪些食物;東西怎麼處理最好吃;或者哪一種食物哪一家最好吃都有自己的一套獨家秘笈。以後的幾期,我們就來慢慢探索這個島嶼的美食密碼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