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 vs. 腹型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Fotolia
第146期
戴士杰

「張主任,你們的團隊在幹嘛?客戶要的功能為甚麼都不能給?」

「王經理,我才覺得莫名其妙,明明公司系統就沒有這些功能,你為甚麼要承諾客戶?」

「老張,所以你註定當不了業務嘛!客戶有需求當然要盡快回應他們啊,難道眼睜睜地看著生意機會溜走?公司請你就是要解決技術問題的呀!」

「老王,不好意思,你不照程序銷售、亂開支票,我們要怎麼配合?你知不知道研發新功能需要很多時間,還要解決很多問題!」

「唉,公司怎麼會聘你這種公務員心態的傢伙,氣死我了!」

「總比聘你這個詐騙集團來得好!」

***

在TPD的研究中,不同型的人其實都有彼此無法忍受(互斥)、但又互相需要(互補)的地方。如果只是把「互斥」放大,而忽略了「互補」的重要性,其實是辜負了上天造出多種類型人格的美意。因此,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當中,我會把焦點放在這些互斥嚴重的類型,談談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以及該如何發揮互補的功效。

在您閱讀下去之前,我得先講清楚,這裡的「急」和「慢」,不是指動作迅速與否,而是「心態「與「思考」的節奏差異。

心腦型人就像是短跑健將或是獵豹一樣,他們在看準獵物之後,能夠短時間爆發出全力,豁盡一切達到目的。

腹型人則是有絕佳的耐力,他們像是馬拉松選手,或者像狼一樣,他們會有耐心地跟在獵物之後,等到對方筋疲力盡,自己也準備妥當之後,才安穩地出手。

這兩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也都有自己的道理。

對心腦型來說,他們必須從做中學,所以一旦機會現身,他們不能等到準備好了才行動,最好就是馬上出手,然後從中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

對腹型人來說,如果不是他們熟悉的戰場,他們就必須花時間收集資訊,做好準備,設想與實驗各種可能性,等到自己非常熟悉、做好萬全準備之後,此時出手通常十拿九穩,一定會成功。

因此,這兩型人對於是否要採取行動,經常會有歧異的看法(尤其是新事物)。心腦型會認為,反正是未知的事物,只有去測試才會知道會不會成功;而腹型人則會用自己的經驗去檢查,看看有哪些細節沒有準備妥當的,如果這件事實在太新,那他們會寧願看看有沒有人願意當先烈,或是等到資訊充足一點再說。

我們會建議,兩型人各司其職,互相尊重,會有比較好的配合表現。

像故事一開頭的例子中,是常見的業務部門與產品(或技術)部門間的衝突。通常我們會提醒高階重新設計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或獎懲機制,讓心腦型的業務不要只是急著衝量,以免過度承諾、後患無窮,甚至從此喪失客戶的信任感。

而腹型人其實必須多方接受客戶的資訊、了解客戶的需求,不能固守一套自己熟悉的方法,不知變通與修改,這樣同樣需要透過績效制度的評鑑方法來設計規範,不能只是靠個人意志力來達成。

舉更多互補的例子來說明:像是以業務工作來說,心腦型人適合探索未知,開發新的商業機會;腹型人擅長維護、打入既有的體系之中或是把一些固定的流程跑得非常熟練,展現出專業的態度。

在合作執行一個專案時,心腦型人適合當前鋒,腹型人適合當支援或後勤;心腦人可以打下某個特別困難的任務或專案,但結束後要給他們時間充分的休息和放鬆,腹型人則適合需要長期抗戰的工作,比拚耐性與毅力。

緩急之間,本來是沒有好壞高下之分的,最重要的是兩型人要彼此尊重、珍惜對方的長處,搭配起來才是無敵勁旅。

 

想了解更多知識,請連至http://sense-siq.com/tpd/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韓式炸雞想在台灣開店 有哪些關鍵成功因素?
問: 您好!我是韓僑,有韓國朋友原本在韓國賣韓式炸雞多年,而且經營得不錯,也就是說我們有技術上的know how。拜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台灣與大陸「統一」前瞻
2013年10月10號,在台灣「雙十」國慶大典上,位列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在致詞中,對兩岸關係下了定義,稱「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
房屋泡沫禍害無窮
泡沫經濟是大家很熟悉的名詞,然而從國人的行為來看,許多人卻仍未瞭解泡沫經濟和它造成的嚴重後遺症。很多人仍爭相投入中國的泡沫經濟,…
大江淘不盡千載東坡名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為萬古雲氣封閉的西蜀,在岷峨雪浪匯入長江的大雷之音中,一個嬰兒呱呱墜地,議者按其生辰解說「…
守望相助隊員黃國訓 穿梭巷弄護衛家園
夏日晚上10點鐘,雖不若白天酷熱,走在街上還是有點悶。此時,夜色中點綴著萬家燈火,多數人悠閒地待在屋裡吹冷氣、看電視或做些消遣,…
疫情下的舐犢情深
樹叢裡,鹿媽媽正在哺乳小鹿寶寶。 好一幅舐犢情深的溫馨畫面!讓人不由得想起經典迪士尼卡通裡的「小鹿斑比」。 令人訝異的是,…
田園城市風格書店 一場清新小邂逅
 比起滿足慾望的小確幸,人生有時候更需要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轉換心態成為一股激勵的力量,讓人可以在壓力與苦悶的現實中繼續奮勉下去。…
看清楚就不會怕
千百年來神佛對人揭示了一個「無常」的道理,世上萬事萬物沒有甚麼是永恆不變的。人生的種種苦惱,正來自於對「無常」的種種懼怕──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