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事交給白蘭氏 「食益補」做您一輩子的健康夥伴

通過巨大的鷄精瓶,就可以走進白蘭氏健康博物館。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提供
文☉劉佩絨 攝影☉李唐峰
2003年重新開幕的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以推廣健康為目的的博物館。一般工廠的製造過程,可說是商業機密。身為「鷄精」龍頭的白蘭氏,為何願意開放全部製程讓遊客參觀?

講到鷄精,台灣人腦海中多半會浮現「白蘭氏」(Brand’s)三個字。「白蘭氏」儼然成為鷄精的代名詞。事實上,世界上首次出現鷄精這項產品,就是由英國御廚──韓溫白蘭(H.W. Brand)所研發出來的。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裡保留了最早製造的鷄精瓶與韓溫白蘭的鷄精配方。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裡的畫像中,只要走近一些,就會演出白蘭氏鷄精誕生的故事。


遊客走進白蘭氏健康博物館,首先看見的就是歷史區與品牌區。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提供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四樓明亮的空中走廊,透過玻璃能一窺鷄精製造的秘密。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提供

延續百年傳統的白蘭氏鷄精

19世紀時,英王喬治四世身體微恙,御廚韓溫白蘭先生便研發出一種濃縮、去油脂又易消化的鷄湯,讓國王迅速恢復了食慾與健康。此後,白蘭先生健康祕方的名聲傳遍了英國上流社會。1835年,退休的白蘭先生便創立了自己的鷄精品牌「白蘭氏」(Brand’s),「白蘭氏鷄精」跨越三世紀的精彩故事也由此展開。

1920年,白蘭氏鷄精首度飄洋過海進入亞洲。由於與華人食補的概念相似,很快就打開了華人市場。

1974年,白蘭氏在台灣彰化縣福興工業區設立生產工廠。1997年則轉進彰濱工業區設立了現在的廠房,是當年最早響應政府政策入駐彰濱工業區的工廠之一;當時,白蘭氏也開始導入了GMP食品藥物標準以及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升級台灣工廠。


食益補台灣分公司客服中心經理李淑珍。


在空中走廊能夠看見鷄精實際的製造過程。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提供

開放空中走廊 打開鷄精的黑盒子

一般工廠的製造過程,可說是商業機密。身為鷄精產品龍頭的白蘭氏,為何願意開放全部製程,讓遊客前來參觀?

負責生產行銷白蘭氏鷄精的「食益補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客服中心經理李淑珍,說起白蘭氏成立健康博物館的初衷:「1997年,我們建廠同時就規劃了高逹四層樓的空中走廊,當時就有開放民眾參觀的計畫。1999年,工廠就已經做到製程全面透明化,並且成立了博物館,目的就是想讓民眾看見白蘭氏對食品安全品質的堅持,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內有許多互動式設計,讓小朋友能在遊戲中開心學習健康知識。


「防疫堡壘站」設計了一格格的提問板,可以翻看如何強化免疫力。


「魅力加值站」讓訪客可以透過魔鏡的互動設計,了解外表與健康的關聯。


每一瓶白蘭氏鷄精都是利用高壓及超過攝氏100 度之高溫隔水燉煮超過10 小時才精煉完成,最後再進行100 度以上高溫殺菌處理,確保產品完全無菌。白蘭氏健康博物館提供

為了更好的服務 不斷創新

基於成為您「一輩子的健康夥伴」的承諾,原本的鷄精博物館,在2003年以健康博物館的新面貌落成開幕。白蘭氏健康博物館面積總坪數約三百坪,不單只是陳列介紹白蘭氏的產品與歷史,也是全台灣第一座以推廣健康概念為目的的博物館。

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建造一座健康博物館,並持續更新館內設施,除了基於回饋社會的理念,貫徹「健康事交給白蘭氏」的精神外,李淑珍強調:「我們認為一旦要做,就要與眾不同,用創新的方式把健康概念用有趣又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遞給消費者。」館內的設計,如:「防疫堡壘站」、「魅力加值站」等,都深得消費者喜愛並廣受好評。

基於關懷社區的承諾、回饋台灣的心意,白蘭氏健康博物館也將於近期再度全面改裝出發,展現出白蘭氏繼續深耕台灣的決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漫談古人的觀天術
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人類與星象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西方,有十二星座對應著人的命運、愛情、事業等,…
山水相逢 處處生機 花蓮地震一週年有感
2024年0403大地震,山崩地裂,震碎花蓮人的心。如今,傷痕累累的山林兀自修復著,城市寂寥。花蓮近況如何?   ▲…
儒家有無階級概念?
一個國家的文化,除了藝術文物、歷史記載、傳統節日之外,最重要的,同時也是聯繫一切文化的要素,就是「思想」。這不只是一種哲學,…
國是會議應討論的具體問題
馬政府擬於7月間召開經貿國是會議,以求凝聚朝野對未來整體經貿發展策略的共識,政府主辦單位也初步建議了一些議題。…
中國經濟泡沫即將破裂
各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泡沫行將破裂,各類外資正在設法抽身離場,儘管離場外資的主體其實是假外資,即經過維京群島等資本外逃中轉地漂白的中國資本…
草木有情 植物也會自救與求援
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實際上可能恰好相反,因為有的植物也是有感情、有知覺的。古文人也說過「感時花濺淚」、「草木同悲」、「…
華語教師百萬年薪 海外就業新選擇
由於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更是一職難求,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高學歷已不再是就業保證。…
大媒體小故事- 30. 群策群力(下)
【前情提要】經過了從早上到下午的OST,東科的員工跨部門、跨階層地交流了各種想法,接下來要進入「想法轉換為行動」的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