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線上課程 補習班業者逆境求生

▲疫情導致學校全面停課,老師、家長、學生不得不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Adobe Stock
第225期
魏肅、楊戎真
疫情衝擊補教業者,為尋求生存,啟動線上教學已成必然。除了考驗老師的應變能力與教學技巧外,如何化危機為轉機,評估疫情過後市場的走向,因應情況變化規劃更多課程,和家長積極溝通,均是補習班業者必須思考的方向。

疫情導致學校全面停課,老師、家長、學生不得不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兵荒馬亂的還有補教界,業者急需尋找生存之道,思考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在桃園市經營兒童美語補習班十餘年的王老師夫婦,在5月15日雙北疫情升級至三級警戒,緊接著教育部宣布5月19日起全台停課後,起初內心還暗喜,覺得好不容易有假期。當時無法評估疫情的嚴重性,以為兩週後會解除,但逐漸發現沒那麼樂觀。

由於補習班有加盟美語品牌,在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一個月期間,王老師除了忙於線上課程的問題排除,更排滿美語總部以及補教協會的各種會議,「簡直焦頭爛額!」

但危機也是轉機,資深的美語主任反應迅速,準備妥線上課程軟體、打理好教學流程,經過兩週的反覆試教,在5月29日第二次停課週期開始前,王老師的補習班順利迅速啟動線上美語課程。

 

邱仲達認為師生間單向授予的學習方式,應該轉為雙向互動。Adobe Stock

▲邱仲達認為師生間單向授予的學習方式,應該轉為雙向互動。Adobe Stock

 

翻轉1:師生單向授課轉為雙向互動

線上課程啟動後,挑戰才剛開始。有些老師連滑鼠的左右鍵還不熟悉,軟體的操作成為線上教學的第一道難關;第二道難題是線上課程該怎麼教,並沒有定論。由於學生為國小以下的小朋友,美語老師習慣以豐富活潑的教學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轉為線上教學後,難度不小。同時,台灣的教學模式較少讓孩子開口,線上授課導致孩子更難找出自己的問題,多半被動接受。

擁有33年實戰管理經驗的「仲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邱仲達,一直致力於台灣補教產業的創新改革。面對疫情,邱仲達首先想要推動的,就是讓補習班的業者有線上教學的掌控力,「台灣的數位化,以前可能是拍很多教學DVD,賣整套DVD給家長,但這是影片,沒有互動。還有一種是線上教學平台,一樣是錄好影片來賣課程,課程可以重複觀看,不過也很少互動。」

補教業數位化的概念,邱仲達認為除了老師的授課技巧外,更要結合線上和線下,包括硬體的改變、線上資源的改變、教材的改變,老師、家長、學生的心態,也都要改變。

在具體的教學互動上,邱仲達認為就要有一個「翻轉」。他舉北歐國家的學習方式為例,教室裡沒有椅子,周圍都是可以寫字的玻璃,兩、三個不同年級的老師,帶著五、六位學生討論功課,學生有問題就上去書寫自己的想法。但這種方式在台灣很難實驗成功,家長多半會覺得放任學生討論的時候,老師只是一個輔導者,這樣行嗎?

但邱仲達表示,刺激學生從小主動去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很重要,「傳統補習班是我教你,你吸收。但是如果結合線上、線下,孩子即使不和老師面對面,也可以隨時隨地去找出問題,甚至更容易培養孩子自發性主動學習的習慣。」他認為孩子主動學習,搭配老師指導正確的讀書概念,學習效果應該會更好。

因此,所謂的翻轉,也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單向授予的學習方式,應該轉為雙向互動,「這個學習的概念,可能會通過這次疫情有所改變。」邱仲達判斷,只要老師有企圖心,補習班主事者願意改變觀念,很可能會影響整個市場的變化。

 

王老師的補習班迅速啟動美語遠距教學,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停課。楊戎真攝影

▲王老師的補習班迅速啟動美語遠距教學,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停課。楊戎真攝影

 

翻轉2:線上教學將成為常態

身為補習班主事者,王老師認為轉型能否順利,補習班老師的態度至關重要。由於他旗下的老師態度正面積極,主動熟悉軟體操作,並在一週內大量練習,透過模擬、試教迅速修正流程;課程正式上線後,也會彼此分享適合線上的教學工具與教學活動,讓他的美語補習班轉型後,快速步上軌道。

王老師很清楚從實體課程轉到線上教學,即使對長年投入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而言,都還是需要花費數倍於以往的時間備課。他表示,老師們願意全心投入,除了責任感外,也和大家認為未來線上教學「可能成為常態」有關。

對補習班經營者而言,短期變化快速,帶來的是不確定感:什麼時候會解除三級警戒?解除警戒之後,家長依然願意將孩子送到補習班?還是會因為擔心寧願讓孩子多待在家?此外,原本暑假是補教業者舉辦營隊活動的重點時期,也因疫情叫停,嚴重衝擊營運,尤其是以安親課輔為主的補教業者,都在積極謀求生路。

 

王老師認為,未來線上教學將成為常態。Adobe Stock

▲王老師認為,未來線上教學將成為常態。Adobe Stock

 

翻轉3:補教業者面臨全新考驗

但危機包含「危險」與「機會」。王老師表示,他的補習班的學生,兄弟姊妹有在不同補習班上課,家長可以直接觀察不同補習班的反應能力,甚至直接觀察不同老師視訊教學的過程,認真且有能力的老師直接會被家長看見,更易脫穎而出。

他另舉自己認識的一家台中補習班為例,當政府宣布5月19日全台停止到校的隔天,也就是5月20日,該補習班線上課程就已經完全啟動。除了學生改為待在家中外,所有課程沒有任何改變,反應非常快速。

得以快速就位,是因為這家業者參照中國補教現況,及早開始為線上教學做準備,甚至開闢了線上暑期營隊。由於中國的補習班一停課就是半年以上,間接催生了數位化。疫情過後,堅強的團隊同樣足以面對疫情過後的市場。

以台灣來說,美語系統的補習班業者,多數願意積極開啟線上教學;但以安親課輔為主的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尚不知該如何因應。王老師分析,雖然三級警戒影響許多產業,但多數家長在經濟上受到的影響不大,補習班業者是否能偕同老師規劃出家長願意付費的線上課程,且進一步擁有行銷能力,是安親課輔業者需要積極思考的方向。

王老師判斷,這次疫情之後是回不去了,線上課程會一直存在,只是可能有兩種方向:一是將實體課程「部分線上化」,實體教室的比重雖然降低,但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仍需要老師面對面引導;另一種可能就是會發展「完全的線上課程」,目前已經有網路教學平台業者,開始聯繫較具規模的補教業者,合作規劃線上課程。兩種方式補教業者未來該如何拿捏?王老師表示,有待在每一次互動中了解家長與學生的反應,才能做更好的判斷。

「嗨糖」日式可麗餅 友善應援甜點店一週內轉型

▲「嗨糖」軟皮可麗餅繽紛可口。
第225期
文⊙曾允盈 圖⊙嗨糖提供
成立於2017年的日式可麗餅甜點店「嗨糖」(HiSugar),學生族群、上班族約各占一半。疫情爆發後拆解優勢,研發新產品,推出半成品搖搖鬆餅罐,粉絲接受度高。團隊僅有五人的嗨糖,如何凝聚共識,快速應變?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催化企業數位轉型,鄰近台北捷運中山站的日式可麗餅和下午茶甜點專賣店「嗨糖」(HiSugar),在餐飲業一律外帶的三級防疫警戒下,一週之內推出新品,快速轉型線上。

 

胡瑩帶領嗨糖快速轉型。

▲胡瑩帶領嗨糖快速轉型。

 

意外爆紅》成為「為粉絲應援的友善店家」

初次創業的胡瑩,在製作甜點的過程找到樂趣,2017年研發特製的軟皮可麗餅、棉花糖紅茶大受好評後,決定切入甜點市場。初期因為店址隱密、店面太小,開發過路客不易,因此當年8月開店,9月就搭配Uber Eats、Foodpanda、誠實蜜蜂(honestbee)、Lalamove等平台,開發外送市場。

 

韓國偶像團體BTS的應援物杯墊。

▲韓國偶像團體BTS的應援物杯墊。

 

營業半年後,一個主動找上門的契機,讓嗨糖從此知名度大開。當時,有個高二女學生來到店裡,因為自己支持的韓國偶像名字(韓國防彈少年團BTS的SUGA)和店名Sugar接近,因此向胡瑩遞出一份正式的企劃案,想合作發送應援物。這些粉絲會自發手做小卡、杯套等,寄放在應援友善店,提供同好購買商品時免費領取。

2018年第一檔活動後,嗨糖的可麗餅在應援圈頗受好評,胡瑩順其自然成為「為粉絲應援的友善店家」,開始每週做活動,讓有意願提供應援物的小編登記檔期。由於應援圈人數眾多且十分熱衷,週末最高紀錄一天可賣出700個可麗餅,下午一點開店,粉絲甚至會搶搭第一班捷運來排隊。

 

嗨糖鄰近台北中山捷運站。

▲嗨糖鄰近台北中山捷運站。

 

布局線上》開發下午茶外送訂單

只是,嗨糖門市的週間與週末營業額差距實在太大,胡瑩開始布局線上,找來超過10位部落客試吃體驗。因店內坪數不大,她鎖定中山站附近的金融業、科技業上班族,推下午茶外送。由於軟皮可麗餅不易碎、包裝漂亮、顏色繽紛,成功吸引上班族訂購。

胡瑩持續找部落客做內容行銷,網路搜尋排名越來越高,平日逐漸能接到200個以上的訂單。有效平衡週末、週間的營業數量後,疫情前應援圈、上班族各占營業額的五成左右。

2020年胡瑩因為「Hi Support嗨!應援活動整合平台服務建置計畫」獲得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成功開發線上號碼牌機,每天提供固定名額,解決粉絲大排長龍,甚至排到暈倒的問題。

只是誰也沒想到,疫情嚴重爆發後,瞬間改變了世界的運轉,企業在家工作,不叫下午茶,粉絲也不能出門聚會,嗨糖5月的下午茶訂單,銳減至4月的一至兩成,整體營業額減少五至六成。

 

轉型後推出搖搖鬆餅罐。網路擷圖

▲轉型後推出搖搖鬆餅罐。網路擷圖

 

加速轉型》步步為營一週內開發新產品

5月15日,雙北防疫升至三級警戒,那天是星期六,胡瑩一邊先喘口氣,一邊計算週轉金可以支撐多久,同時她想起,和BNI商會(Business Network International)的夥伴──食物設計師陳麗文,兩週前曾經討論如何升級品牌。

 

半成品搖搖鬆餅罐,可在家自製鬆餅。

▲半成品搖搖鬆餅罐,可在家自製鬆餅。

 

步驟1:商會人脈運用,解決庫存為先

過了週末,5月17日星期一胡瑩再約陳麗文到店裡,當時店內有訂做的200個「偶像應援罐」必須在預定的時間之內送到粉絲手上。由於現做的可麗餅不適合冷凍宅配,在家製作也不容易,但店內有烘焙素材、有應援罐,評估現有的資源和急需送出的庫存,胡瑩和專長拆解食物的陳麗文,討論出一款半成品的「搖搖鬆餅罐」,提供兩包鬆餅粉,只要準備雞蛋、牛奶一起搖勻,倒進煎鍋,就能DIY鬆餅,在家也能應援。

靠著參加跨業態的商會廣結善緣,在危機爆發時可以增加信心,合作互助。星期二胡瑩隨即在BNI商會的組聚上分享這個計畫,獲得大力支持,「其他夥伴給我不同的專業建議,也鼓勵我有想法就先去執行,做了才能改善。」

步驟2:冷靜拆解優勢,拓展產品線

餐廳突然不能內用打亂腳步,卻也是轉型的好時機。「因為疫情的關係,加快我拓展產品的速度。」早在開店前期,胡瑩就規劃線上販售,曾經架設兩個網站,不只賣可麗餅,也賣冷藏的提拉米蘇和巧克力。但疫情大爆發前,平日下午外送訂單多,沒有人力維護網站,提拉米蘇製作費時,也不屬於當時可以掌握的產品線。

新開發的「搖搖鬆餅罐」就不同,原物料和可麗餅很像,開發速度快,製作簡易,也不用低溫配送,巧妙避開疫情升級後冷鏈塞車的問題。除此之外,搖搖鬆餅罐在製作鬆餅的過程中必須多次搖動,也有應援含意,符合大宗族群的期待,推出後接受度很高。

開發新品之後,胡瑩讓員工聯繫各家應援團小編,是否有意願提供應援物。起初不少人選擇延後檔期,隨著三級不斷延期,越來越多小編願意參加。

          步驟3:看見成果,帶領員工改變

胡瑩最大的挑戰,是說服四個工讀生改賣搖搖鬆餅罐。「星期三是關鍵,我拍新產品傳給她們,說我要賣鬆餅,沒想到她們都說不想買。」胡瑩體會到,突然的改變,通常會讓員工感到害怕,「我說服她們說,我們就是應援店家,怎麼把應援這件事情轉換成在家裡就可以做到,不需要到外面群聚是我們要思考的。他們本來就想拿到搭配產品的應援物,為什麼要限制粉絲呢?」

除了分析可行性,也鼓勵員工直接調查粉絲意願。結果IG上反應熱烈,也讓員工更有信心,當天晚上就確定口味,拍攝教學影片。隔天星期四做好設計,星期五在社群宣傳,星期六晚間6點準時開賣。開賣十分鐘內,就預購完290個搖搖鬆餅罐,粉絲買一個罐子,就可以挑選想要的應援物。

「要讓她們相信,就要帶領大家做出好成績。」第一次販售讓員工信心大增,決定每週的活動不間斷。

步驟4:鼓勵成長,賦予員工責任並承擔

疫情爆發之前,胡瑩就設計員工額外的獎金制度,包括接洽應援的應援邀請獎金,負責設計、客服也有不同額度的獎金。她笑著說,四個員工本身就是粉絲,抱著開放的心態,鼓勵她們做想做的事情,「妹妹們半夜不睡覺都在IG聊天,我說那任務就交給妳,沒有設限她們太多。」

疫情後活動做得好,胡瑩除了鼓舞員工,重新分配獎金,拉高獎金幅度,也多次一對一深度談話,了解大家對產品的想法,以及對疫情的焦慮和不安。她調整員工的上班時間,讓她們平日在家,週末再來店裡包貨,有時她親自開車接送,讓家長格外安心。胡瑩則平日進店,有單才做,營業時間從每天下午1點到7點半,調整為週一至週五下午1點到5點,以降低營運成本。

首次賣搖搖鬆餅罐後,胡瑩在線上召開會議,和員工們開誠布公,檢討流程和確定未來方向。她坦言員工都想要成長,只要是幫助店裡發展的建議,她會賦予責任,但是結果一同承擔。

雖然人都害怕改變,但平日累積深厚的基礎,讓員工對胡瑩很信任。「我不喜歡承諾什麼事或說大話,但只要規劃好,一定會讓公司改變成我說出來的樣子。」

 

粉絲在家DIY鬆餅在IG分享。網路擷圖

▲粉絲在家DIY鬆餅在IG分享。網路擷圖

 

步驟5:取得粉絲信任是關鍵

推出新產品粉絲依然買單,關鍵在於粉絲的信賴。這樣雄厚的資源,是嗨糖三年半來累積三千多檔活動,接洽超過1,500個應援小編、用IG和粉絲積極互動、受眾黏著度高的成果。嗨糖在學生族群中能量強、口碑佳,粉絲不只是想獲得應援物,也會在意可麗餅的口味。

胡瑩時常受邀演講,在校園也有知名度。有不少中南部粉絲終於買到嗨糖的產品,反應熱烈;也有學生會興奮地跑來店裡找她聊天,也喜歡和店長交換心情。

 

胡瑩在疫情期間自發向醫護單位送上甜點,為艱難的環境下的防疫人員加油打氣。

▲胡瑩在疫情期間自發向醫護單位送上甜點,為艱難的環境下的防疫人員加油打氣。

 

展望未來》開發親子受眾線上教學影片

有一個6歲大的女兒的胡瑩,早就想開發親子受眾,嗨糖曾舉辦小小店長活動,小朋友來店裡就送圍裙、送獎狀,活動持續長達一年半。如今,在疫情驅使下,嗨糖拆解優勢,找到新的產品線,一週內快速轉型。搖搖鬆餅罐也很適合親子在家互動,她趁勢和授課平台合作,拍影片教親子在家製作鬆餅。

雖然疫情爆發讓人措手不及,但這也是一個好時機,用新產品拓展出新受眾。不變的是,作為一間「應援友善店家」,胡瑩在疫情期間自發向醫護單位送上甜點,不僅應援偶像、應援粉絲,也為艱難的環境下的防疫人員加油打氣。

如果沒有大環境的變動,恐怕也沒時間停下來調整、轉型。雖然營業額不能和疫情前相比,但危難中小團隊凝聚信任、願意嘗試,也藉此引進BNI資源,這家溫暖的甜點店前景值得期待。

累積人脈存摺 中小企業突圍的資源在這裡

▲商業合作因為組織化而更有凝聚力。中小企業面對碎片化時代,更需累積人脈應對變局。Adobe Stock
第225期
曾允盈
BNI商會意在以商務合作為導向,在破碎的消費市場中,會員彼此引薦資源。謝銘元創立的華榮分會,在半年多的時間內迅速擴張,在超過100位會員的組織中,只要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有機會槓桿出更多機會。

眾所周知這是碎片化的時代,不僅資訊碎片化,網路流量、消費者注意力碎片化,事業經營同樣碎片化。

在碎片化的時代,許多零售業者從追求規模化,轉而追求規模小而深度經營,走向掌握消費者資訊、建立符合體驗的服務,商品也趨向客製化。在製造、服務甚至物流能力上,業者都必須搶占核心能力,才能避免被市場淘汰。

電商經營者或者更有感,以往只需要上架大型電商平台,即能獲取收益。如今什麼都要做,社群經營、臉書和Google廣告投放、LINE行銷、線上結合線下、異業合作、內容行銷,營運和行銷都碎片化,不能遺漏任何一個管道,同時對外串接資源的速度越快,精準度越高,越有機會成功。

2008年後陸續創立法意PHIGROUP資產管理、iFit愛瘦身、moneybar財經社群網站、ECFIT雲端CRM的謝銘元,認為碎片化經營中,創業者已經進入「人際關係變現」的時代。2020年12月,謝銘元因此與戰友共同成立BNI商會(Business Network International)華榮分會,短短半年時間已經凝聚約140位會員,是全球前20大的BNI分會。

「關鍵在於將碎片化重新組合。」謝銘元認為商業合作因為組織化而更有凝聚力。疫情爆發後零售業者如何快速應變,在商業組織中更顯優勢。

 

BNI華榮分會創辦人謝銘元,積極擴大BNI影響力。謝銘元提供

▲BNI華榮分會創辦人謝銘元,積極擴大BNI影響力。謝銘元提供

 

面對疫情:商會的超前部署

「好習慣運動教室」可以說是轉型最快的健身房之一,新冠疫情升級三級警戒之後,創辦人胡孝新立刻透過BNI華榮商會成員的協助,開展視訊、直播,安排教練錄製線上教學課程,其他成員也主動提供平台宣傳、企業窗口引薦、直播抽獎商品,甚至促使他開發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企業方案,打破受眾的印象,包括研華科技、世界先進都成為好習慣的課程用戶。

 

BNI早餐會以商務需求為導向。網路擷圖

▲BNI早餐會以商務需求為導向。網路擷圖

 

胡孝新知道自己不是單打獨鬥,5月15日早上11點政府公布疫情升級,華榮分會其實已經超前部署,一早就在拋議題、找解方,包括如何分流?如何分倉?如何購買護目鏡與防護衣?哪些商品會成為爆品?「當其他健身房以為只會短暫停業,我已經因為華榮如火如荼的對策,感染嚴謹的氣氛。」

謝銘元觀察後坦言,自己原本偏好「進健身房」運動,沒想到視訊教學也可以快速吸引大量受眾參與。原因是好習慣運動教室精準開發一群喜歡「居家運動」的受眾,不用進健身房也能獲得專業教學,可謂正中下懷。

 

謝銘元、董事顧問王孝梅、會內元老陳顯立(由左至右)為BNI華榮分會核心人物。網路擷圖

▲謝銘元、董事顧問王孝梅、會內元老陳顯立(由左至右)為BNI華榮分會核心人物。網路擷圖

 

快速轉型:企業需要陪跑員

疫情後積極轉型的「HiSugar:嗨糖日式可麗餅」甜點店,創辦人胡瑩參與的是BNI華冠分會。華冠與華榮、華網分會的董事顧問皆為「成真文創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孝梅,分會之間常有合作。胡瑩坦言幾年前,不認為自己會和BNI有關聯,直到申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的企業顧問是分會核心成員,因為信任該顧問而果斷加入BNI,廣結善緣讓胡瑩很快獲得可靠的資源。

「商會很有紀律,而且以商務為導向,透過一場早餐會,不只是取得一筆訂單,有機會解決自己卡住的問題,而且大家有共同的語言,都希望自己可以付出更多。」

每一位會員代表不同的專業別,高效協作和專業分工,讓她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快速解決。疫情後開發新品、線上販售,胡瑩在組聚提出列印出貨單非常耗時,會員中專營POS系統(Point of Sale,銷售時點情報系統)設備的普微爾科技,立刻提供使用。

企業要轉型,能夠串聯資源,還要評估內部人力。靠著專業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朋友建議,胡瑩一邊盤點店內的數位能力。店內工讀生仰賴她做決定,同時也要知道自己可以成長。她形容企業需要「陪跑員」,分會夥伴恰可扮演這個角色。

 

「Power Drink 請支援收飲」是台灣民間支持前線醫護的公益活動。網路擷圖

▲「Power Drink 請支援收飲」是台灣民間支持前線醫護的公益活動。網路擷圖

 

付出者收穫:發起「請支援收飲」公益活動

由好奇心創意、泛思醫學、Stephen Mei發起的「Power Drink 請支援收飲」,是關懷醫護的公益專案,透過集資的方式,每天捐贈100杯飲料給不同的醫護、警消或為疫情而付出的單位。

活動前訪問460位前線醫護,調查後獲知,醫療現場最需要巧克力牛奶、能量飲料、手搖飲,想捐贈飲品的民眾,到官網點選「我要認購」,以最少1杯、最多100杯為單位,不指定配送,所有金額都用於支援前線單位。

號召公益活動的「好奇心創意」負責人陳伯麒表示,七天內串聯貝殼放大、飛氏配速、圓矩法律事務所、不要對我尖叫、好習慣運動教室、尚諺群佳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平均只要五句話就能談定合作意向,除了同是華榮分會的人脈,更重要的是彼此信任。

分會資源不會少,但是平時參加會議,也是累積信任度的過程,最終才有能力去整合。「因為我們的理念是『付出者收穫』,大家也都在觀察,只要願意付出,當你需要幫忙,資源很快就會到位。」謝銘元也提到,合作方式其實類似口碑,由身邊認識的親人向別人推薦,在信任的前提下,合作門檻自然降低。

電商慣稱「打群架」,就是在市場零碎的情況下,共享各類資源。中小企業如果有基礎能力,參加跨業態的商會,會是促進企業前進的方式之一。因為重要的時刻,就是檢視人脈存摺的時機。

企業充電站

第225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女力學院校長 職涯品牌心法

 

女力學院校長 職涯品牌心法

 

斜槓的概念越來越普及,很多斜槓人都會選擇開設自己的Podcast或YouTube的頻道。建立個人品牌真的這麼容易?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自己的品牌發展?女力學院的創辦人S姐將分享過去如何從工程師轉職成為獵才顧問,再到創辦女力學院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經營個人品牌到現在有破萬的追蹤者。分享主題包括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路徑、個人品牌經營的訣竅、當初創辦女力學院的初衷及未來規劃,以及橫跨多領域的人才如何拓展及管理自身人脈。

 

時間:2021年8月17日 19:00~21:30

地點:my space 3F(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77號)暫定,請留意主辦單位資訊。

報名費:早鳥票350元,一般票400元,學生票300元,影片票350元。

 

 

零基礎學習UI/UX講座

 

零基礎學習UI/UX講座

 

想入職UI/UX(User Interface/User Experience,用戶界面/用戶體驗)的世界,但又不知道這個行業在做什麼,或是該準備什麼技能?不怕沒有競爭力,本講座帶您找出科系與UI/UX的關聯。講座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直擊!UI/UX設計師的日常」、「想轉職?一探設計相關科系與UI/UX的關聯性」以及「作品集健檢」,由三位設計師為大家講授UI/UX設計領域的相關議題。

 

時間:2021年8月21日 14:00~17:00

地點:尚未公布,請留意主辦單位資訊。

報名費:普通票500元,三人同行票1,200元。

 

 

文案創意思考邏輯實戰班

 

文案創意思考邏輯實戰班

 

能寫的都寫了,再也想不到下一篇的題材?好不容易寫出來,卻引不起消費者共鳴?腦中有好多的想法,但不知道怎麼具象化?不少人認為,需要獲得創意及靈感才能寫出令人激賞難忘的文案。其實更重要的是怎麼將抽象的「創意」概念,拆解成步驟來進行,進而收集到能夠使用於文案寫作的場景、物體、情感、字詞等素材。課程邀請前奧美廣告文案、榮獲超過50項創意大獎的資深廣告文案人史晴,分享創意發想與文案寫作祕訣,教你拆解抽象的創意概念。

 

時間:2021年8月21日 13:30~17:30

地點:線上直播

報名費:早鳥票2,490元,一般票3,000元。

樹上的大黑熊

丹尼爾攝影
第225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樹上的大黑熊

樹上有三隻熊?太令人驚奇的畫面了!

話說阿丹家的狗追逐這三隻美洲黑熊,結果黑熊媽媽就帶著兩隻小熊一溜煙地衝到樹上去了!因為阿丹的狗就在樹下守著,結果三隻熊就這樣在樹上待了一整夜,直到阿丹發現後把狗帶走,三隻熊才得以脫困。這就是牠們脫困前一臉疲憊可憐的模樣。

請注意:畫面中的這棵樹大概有30公尺高,而三隻熊大約有180公分高!最下面那隻是熊媽媽,上面兩隻小熊有2歲大,差不多正是要離開媽媽的年紀。所以,這真的是「大黑熊」喔!另外,「美洲黑熊」和會攻擊人的「美洲灰熊」不同,牠們性情溫和,看到人會走避。膽小的黑熊很怕狗,一遇到狗追逐,多半就會像這樣逃到樹上去了。阿丹補充說,黑熊可是爬樹高手,爬上一棵30公尺的樹,大概只要6秒鐘!

互利時代 共度疫後危機

互利時代 共度疫後危機
第225期 2021年8月5日

為積極改變的你打氣

 

文⊙曾允盈

 

 

 

疫情籠罩全球,企業經營者不得不重新檢視組織問題,因應目標去改變。「被改變」的每個人,無論如何都是痛苦的,習慣的流程、習以為常的狀態、熟悉的夥伴、既定的目標,突然要打破再重建,怎麼不是挑戰?如果組織不能由上到下去推行,往往都會失敗。

這幾個月的採訪,幾乎都聚焦在疫情中能快速反應、成功改變的店家或企業,老闆們不僅自己要衝第一,第一時間還要理解員工的需求,願意去解決問題、願意去進行良性的雙向溝通。

在「嗨糖日式可麗餅」創辦人胡瑩的眼中,研發新產品、確定行銷方案,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事。但是要讓四個工讀生認同,跟著她一起改變,必須要從「心」出發,「跟她們溝通的那一天真的太關鍵了。」溝通的結果也左右了轉型的成與敗。或許這也講出了大多數經營者的心聲。

帶領團隊改變的責任,組織負責人必須承擔,從做決策、識人到領導溝通,在在是經營者的任務。「好習慣運動教室」創辦人胡孝新直言,內部溝通太重要了,對他而言,教練就是健身房重要的資產,「所有商品都取決於教練如何付出與配合。」雖然面對商業模式的重建,他也在摸索,但因為自己夠重視、夠在意,就必須想盡辦法讓旗下的教練也認同,才能對內部產生影響,共同因應變局。

這些經營者的踏實令人尊敬,也讓人深刻了解改變過程所經歷的努力和掙扎。但是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改變不了「改變」帶來的煎熬。

在令人煎熬的7月後,台灣社會迎來微解封的二級警戒。這個月大家都關注的話題,不外乎疫苗打到第幾輪、接種各種疫苗廠牌的風險,還有2020東京奧運的戰況。在此,為奧運台灣選手打氣、為第一線醫護與防疫人員打氣,也為願意在世界迅速變動中,積極改變的經營者打氣!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快速反應、互利共好 「好習慣運動教室」開啟新商業模式文⊙楊戎真 圖⊙好習慣運動教室提供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樹上的大黑熊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商業模式媒體+電商流量整合 禾多AI推播助攻轉單文⊙楊戎真 圖⊙禾多移動科技創媒
每月選書疫情衝擊下的數位轉型能力評估文⊙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財經觀點

經濟新視野麥克阿瑟的「反共疫苗」樊家忠

全球焦點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加州:美國的南非何清漣
長看天下日本是中美台的榜樣曹長青

GOODS

生活風格

影像故事彩色山谷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下)文、攝影⊙方世宇
劉惠宜專欄歸宿劉惠宜

【東奧】白俄羅斯選手被強押返國 各方出手救援

哨子先生

 

2020東京奧運女子短跑項目的白俄羅斯選手齊瑪諾斯卡婭(Krystsina Tsimanouskaya)疑似因在個人社群帳號上表達對教練的不滿,而在昨天(1日)遭白俄代表團強行帶往機場遣返回國,過程中她直接報警請求日本警察協助,一度引起騷動。

根據《路透社》報導,齊瑪諾斯卡婭原定2日參加女子200公尺短跑,但她對日本警方和記者表示,教練在她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她列入4x400公尺接力賽的團體項目。之後齊瑪諾斯卡婭在IG上抱怨此事,認為教練替換成員的理由僅是因為其他隊員有「禁藥檢測」問題而感到相當不滿。就在發布動態後一小時左右,她收到通知「上面」決定讓她退出比賽,且必須馬上收拾行李離開日本。

現年24歲的齊瑪諾斯卡婭對日本警方和媒體不停強調,她絕對不會返回白俄羅斯,並在網上請求國際奧委會(IOC)幫助。

消息傳出後,捷克、波蘭都公開表示會提供機票和簽證讓她入境並給予她跟家人政治庇護,聯合國難民署等多個相關機構也正與齊瑪諾斯卡婭聯繫中。目前齊瑪諾斯卡婭已被國際奧委會帶往安全處接受保護,她本人也在今天透過聲援反對派運動員組織「白羅斯運動團結基金會」(Belarusian Sport Solidarity Foundation, BSSF),聲明自己平安無事。

齊瑪諾斯卡婭為何那麼害怕上飛機?別忘了這個國家不久前才剛用「劫機」的方式逮捕異議記者。

白俄羅斯「劫機」逮捕政治犯 歐洲譁然

白俄羅斯—歐洲最後的獨裁國家

白俄選手被強制遣返會引起這麼多關注,是因為白俄羅斯是歐洲最後的獨裁國家,現任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已掌權27年。雖然白俄羅斯每四年有一次總統選舉,但永遠都是盧卡申科當選,他也被稱為是「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

2020年舉行的總統大選,白俄羅斯爆發選票作弊疑雲,反對派陣營列舉多個證據,表示盧卡申科的執政黨為贏得選舉使出奧步,例如直接讓投票所斷電、將監票民眾趕出開票所。隨著選票黑箱爭議延燒,去年8月白俄羅斯出現大規模示威抗爭,人民長年來對盧卡申科的不滿一次爆發,歐洲各國紛紛表態不承認這場選舉結果。

選舉造假點燃革命烽火 白俄選後持續動盪

但是擁有老大哥俄羅斯當靠山的盧卡申科沒在怕,繼續派出軍警暴力鎮壓所有反對聲音,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被迫流亡海外。

運動員因政治立場被刁難 在白俄羅斯不稀奇

去年的反政府示威,當時就有不少參與抗爭的運動員被逮捕刑求,甚至被踢出代表隊,世界運動員協會(WPA)還曾發信向國際奧委會(IOC)求助,希望奧會展開調查。

就如同台灣的體協長年被特定團體把持,白俄羅斯的奧委會更誇張,會長直接就是盧卡申科,副會長則是他的兒子。如果想獲得出國比賽的機會,運動員只能選擇站在政府這一邊。這也是為何白俄羅斯選手齊瑪諾斯卡婭只不過在自己的IG限時上抱怨一句「我們偉大的老闆總替我們決定一切」,就會讓明斯克(白俄羅斯首都)如此不悅。

白俄羅斯奧委會事後發表一則聲明,表示齊瑪諾斯卡婭因為有「情緒和心理狀態的問題」,在醫療團隊的建議下離開了比賽,但齊瑪諾斯卡婭反擊她從未接受過任何醫療檢查。

國際奧委會現正要求白俄羅斯國家奧委會做出回應。目前人剛好在美國拜會拜登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則透過推特給予齊瑪諾斯卡婭支持,並譴責白俄羅斯政府強制遣返的行為,「任何運動員都不應該被這樣對待。」

 

看雜誌第225期

NT$128

互利時代 共度疫後危機

疫情迫使許多行業轉型,受到衝擊的「好習慣運動教室」迅速數位化以應對,不但重拾足以支應人事與房租成本的營業額,也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在一片慘澹的健身業中渡過難關。

==============================

快速反應、互利共好 「好習慣運動教室」開啟新商業模式 ☉楊戎真

不敵世仇情節 日韓東奧峰會宣告破局

南韓青瓦台提供
哨子先生

 

南韓青瓦台7月19日宣佈,總統文在寅不會在東京奧運期間前往日本,也不會出席東奧開幕式。這意味著協商已久的日韓高峰會宣告破局,日本跟南韓兩國間的關係修復計畫,最終無法取得正面進展。

南韓總統文在寅在今年六月受邀參加G7峰會時,首度表態願意在適當時機造訪日本,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對話,解決兩國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議題,例如慰安婦、二戰賠償、雙邊貿易關係等爭議。

日副大使失言風波 韓方強烈不滿

然而隨著東京疫情升溫,加上兩國民眾對彼此仍有心結,對於兩國領袖將會面感到不滿,雙方一直無法確認會面消息。在這關鍵時刻,又爆出日方官員失言的難堪場面。

根據韓媒報導,日本駐韓大使館副大使相馬弘尚在接受韓媒訪問時,嘲諷文在寅的外交有如「自慰」,引起韓方強烈不滿。即使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立即承認錯誤並道歉,仍挽回不了南韓的信任。雙方高級官員17日見面會談後,青瓦台19日就宣佈取消訪日計畫。文在寅辦公室表示,日韓兩國政府官員試圖就歷史上長期爭端和兩國關係的未來發展進行會談,但仍沒有找到足夠的共識來支持雙方領導人的峰會。

島權爭議燒進奧會場 喚醒南韓世仇回憶

日本海上日本稱之為「竹島」,南韓則稱之為「獨島」的礁岩島嶼群,多年來在領土上一直存在爭議。這次東京奧運期間,南韓網友發現日本奧運官網把「獨島」標示在領土地圖上,還有1936年首位奪得馬拉松金牌的亞洲人得主孫基禎,被南韓民間團體發現官網上未說明他是南韓人。雖然當時南韓屬於日本殖民統治,但民間團體認為日本奧會刻意不標註,有故意誤導大韓民國體育英雄是日本人之嫌。

如此種種,奧運期間本就容易高漲的民族情緒,在愛國團體的高聲抗議下,南韓民眾普遍對於文在寅赴日感到不滿。南韓明年三月將舉辦總統大選,雖然根據南韓憲法文在寅無法競選連任,但仍背負輔選的重責大任。而且意圖參選的各方候選人、議員,也不免藉此機會高調痛斥日本來吸引新聞版面。幕僚認為在這個敏感時刻去日本,政治上並非明智之舉,因此一直對日方表示希望可以直接與首相菅義偉舉行最高層級的高峰會,這樣文在寅的親自出席才有意義。

不過日本方面卻不這麼想。

郎有情妹無意 會面宣告破局

日方認為,當初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原因,主要在南韓愛國團體炒作二戰慰安婦和戰後相關賠償問題,責任不在日方,要求南韓政府想見面就必須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否則沒有意義。

雖然經過多方協調後,日本方面僅同意讓兩位領導者見面15分鐘,但韓方仍不滿意這種形式上的會面,雙方的交涉進入拉鋸。

就在這個時候,奧運會舉辦前一週,已抵達東京奧運選手村的南韓運動員在宿舍外面張貼「抗日英雄」李舜臣的名言,聲稱這是「給日本的一個特別訊息」。

挑釁的舉動讓日本民眾相當不高興,網友要求立即取消南韓運動員的參賽資格。日方也不遑多讓,隨即在奧運場館掛出象徵軍國主義的「旭日旗」,旭日旗是二戰時日本軍隊的旗幟,因此二戰時被侵略的南韓尤其牴觸這面旗幟。

雙方的「旗幟」大戰,最後出動國際奧委會協調,南韓在17日同意撤下標語和旗幟,條件是日本也不能在其他相關場地展示旭日旗的共識下,總算告一個段落。

其他還有南韓擔心選手吃到來自福島的輻射污染食物,特地派廚師、營養師帶著南韓食材在選手村附近開設「飲食支援中心」,避免接觸到福島食材。種種明顯不友善的反應和舉動,都讓日本相關人士相當不悅。

就在這個尷尬的時刻,日本駐韓大使館副大使相馬弘尚居然在接受韓國媒體中央東洋廣播公司(JTBC)訪問時,使用不雅字句形容文在寅,甚至說出「日本沒有那個時間來理睬日韓關係。」即使韓方連連提出抗議,但日方似乎沒有再對相馬弘尚做出進一步懲處的打算。

這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壓垮了南韓多日來積極促成雙方峰會的磋商意願。在「郎有情,妹無意」的缺乏共識下,總統文在寅決定放棄追求任內修復與日關係的「歷史定位」,宣布取消出席。

美日韓合作戰略進程受打擊

日韓峰會的破局,失望的不僅是文在寅,期待日韓積極互動形成亞太戰略,以面對北韓核武威脅和中國侵略手段的拜登政府,也同樣感到沮喪。

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的國際研究教授伊斯利(Leif-Eric Easley)說,韓國和日本已經在表達改善關係的意願方面錯失良機。「文在寅政府在解決外交上遇到的法律和歷史挑戰方面,沒有取得足夠的國內進展。同時,菅義偉政府管理不善,對韓國的要求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到了失禮的地步。」

伊斯利說:「拜登政府官員無疑是失望的,而北韓和中國的領導人則會對美國盟友的不團結感到高興。」

 

古巴人突然醒了 街頭現30年最大規模抗議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7月11日,超過千人走上古巴最大城哈瓦那(Havana)的街頭,高喊「打倒獨裁」、「要自由」、「我們不再恐懼」等口號,抗議古巴缺乏糧食、藥物、沒有政治自由。

一名抗議者向《美聯社》表示:「我們受夠了排隊與物資短缺,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共產國家古巴六十年來實施社會主義治理,抗議場面在古巴相當罕見。面對30年來最大規模的示威,儘管警方以最快的速度出動鎮壓並逮捕抗議群眾,儘管總統卡內爾(Miguel Díaz-Canel)聲稱這些反政府活動都是「美國勢力干擾」,反政府遊行仍透過社群網路迅速傳播,在古巴各地產生滾雪球效應。

截至截稿日前,古巴各地已發生至少25起示威活動,抗議延燒超過一個星期,熱度與規模前所未有。

古巴民眾為何再也無法忍受古巴共產黨的治理?最重要的原因來自經濟與民生物資出現嚴重短缺,而導火線正是在全球肆虐一年多的武漢肺炎疫情。

疫情重創經濟 糧食嚴重短缺

古巴經濟絕大部分依賴觀光產業,但是去年爆發的疫情使得全球觀光停擺,經濟大受打擊,經濟衰退至少11%,專家表示實際數據一定更高。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下台前發佈的嚴厲禁運與經濟制裁措施,更讓已被疫情重創的經濟雪上加霜。就連古巴政府少數可期待的收入來源——蔗糖,卻因今年甘蔗收成遠低於預期,以及過度依賴進口貨品的經濟結構下,外匯儲備將近見底。

人民買不到物資,採用配給制的食品店前永遠大排長龍,以及隨時說停就停的電力和網路。還有可怕的通貨膨脹,哥倫比亞的經濟學教授威達(Pavel Vida)估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古巴國內的物價可能會上漲500%至900%。

糧食  物資和日用品短缺,導致黑市猖獗,幣值崩跌導致 手持外幣的人才有辦法在外匯超市買到貨品,但還是需要排超長的隊伍。一位哈瓦那居民對《路透社》形容:「這裡正在變得無法生存。」 

政府防疫無能 推給境外勢力煽動

從今年七月開始,古巴受到Beta、Delta變種病毒入侵,每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雖然確診數跟別國比已非常非常少,但面對新一波疫情,政府拿不出具體抗疫措施,確診人數每天都在破紀錄,醫院人滿為患,醫療系統瀕臨崩潰邊緣,許多感染者在得不到治療的情況下,就在家中去世。

生存問題已來到危及存亡之秋,一場在哈瓦那南邊小城聖安東尼奧德洛斯巴諾斯(San Antonio de los Banos)出現的抗議遊行,徹底引爆古巴全國的怒火。7月11日,聖安東尼奧的遊行影片透過網路迅速蔓延,在最大城哈瓦那接棒遊行擴大聲勢後,各地陸續展開反政府活動,甚至有民眾衝入當地共產黨黨部,和軍警部隊及挺政府群眾發生衝突。

抗議者高喊「祖國與生命」(Patria y Vida),表達對卡斯楚(Fidel Castro)當年發動共產革命口號「祖國與死亡」的對抗。這明顯「反對政權」行為,讓今年四月才剛上任的總統卡內爾坐立難安,11日當晚立刻出面喊話,指名美國政府應該為這個動亂負責,痛斥美國古巴裔移民透過網路媒體煽風點火,是「境外勢力」意圖推翻古巴政權。這話,聽來怎麼很耳熟?

「他們想跟革命作對,我們死也不會答應,為此我們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我們將在街頭戰鬥。」卡內爾鼓勵政權支持者上街動用暴力壓制反對聲音,並在17日召開街頭造勢大會,企圖壓過抗議者的反政府輿論。

網路上的影片顯示,大批抗議者遭毆打,警察和保安部隊對抗議者開槍,無數民眾受傷。在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uba)至少有一人被毆打致死,外媒記者也被警察毆打重傷。

救救古巴 邁阿密街頭湧現聲援人潮

與此同時,隔著佛羅里達海峽與古巴遙相望的美國城市邁阿密(Miami),這個早年由大量古巴難民聚集奮鬥而造就的富豪之地,也陸續發起聲援古巴的行動。

大批古巴裔美籍群眾上街遊行,呼籲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應立即援助古巴人民藥物和糧食,推特上「#SOSCuba」為主題的標籤不斷刷新,「反對共產黨、聲援古巴人民」的口號塞滿討論串。

美國總統拜登12日發表聲明表示,古巴示威民眾正維護他們的基本權利,他敦促古巴政府「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讓自身致富」,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高層政要,包含前總統川普,也紛紛出來為古巴人民說話。

至於古巴共產黨的老朋友中國共產黨和俄羅斯,則不意外的出來支持古巴政權,警告「境外勢力」不應介入他國內政,這邊就不贅述這類老掉牙的回應了。

說實話,要憑一場抗議就推翻政府是不可能的,尤其人民的經濟與民生都還掌握在政府手裡,如何突破六十年來社會結構的限制,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成。可預見的是,隨著年輕人近年藉由網路資訊的洗禮擺脫思想控制,加上今年大規模抗議,覺醒的種子已灑遍古巴,或許在未來的某一日,這些追求自由的聲音終將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