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山谷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下)

▲處在的高度跟周圍的山有兩千公尺左右的落差,加上緯度高,才能見到這麼壯麗的景象。
第225期
文、攝影⊙方世宇
方世宇
來自府城台南,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大學開始熱衷旅行,從俄羅斯冰箱到埃及烤箱,從伊斯蘭世界到古馬雅文明。不是很在意享受一頓美食、住上豪華旅館,卻執著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風景。2016至2017年間完成為期319天的拉丁美洲18國旅行,2018年完成為期82天的登山徒步旅程,登上南美洲、非洲及歐洲最高峰,曾造訪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以及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基地營。

(接續222期)

馬駝鹿山(Cerro Huemul)的葉子變紅的比例比烏斯懷亞(阿根廷火地省的首府)和百內國家公園(位於智利南部)都還要高,甚至可以看到馬駝鹿山整片火紅的山坡。

 

越來越接近馬駝鹿山,慢慢開始偏向右側,準備「繞山」。

▲越來越接近馬駝鹿山,慢慢開始偏向右側,準備「繞山」。

 

今天的天氣比想像中好一些,沒下雨外,太陽還會三不五時探出頭來。此等美景讓我不禁思考,或許我心目中最美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東,科羅拉多河以南地區,主要位在阿根廷境內,小部分屬於智利)要換下了……

 

爬上海拔1,057公尺的山丘,眼前的步道一路往下,通往一片開闊的山谷。

▲爬上海拔1,057公尺的山丘,眼前的步道一路往下,通往一片開闊的山谷。

 

底下是平坦的河谷,背景是馬駝鹿山。

▲底下是平坦的河谷,背景是馬駝鹿山。

 

綠葉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黃色、橘色和紅色的葉子。

▲綠葉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黃色、橘色和紅色的葉子。

 

我們爬上海拔1,057公尺的山丘,眼前的步道一路往下,通往開闊的山谷。蜿蜒的Túnel河流經整個山谷,這景致跟厄瓜多印加古道過了4,400公尺的山口後,一路下到Quebrada Espindola山谷很像。不同的是印加古道是一片枯黃的芒草,這裡則是一片七彩的樹林。

 

北邊的尖塔狀山群。

▲北邊的尖塔狀山群。

 

往右手邊也就是北邊望去,是這個區域最著名的尖塔山群。查爾騰(El Chaltén)的代表是菲茨洛伊峰(Cerró Fitz Roy)和托瑞峰(Cerró Torre),而智利側的百內國家公園(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則是以百內三(Torres del Paine)為代表。這些山的特色都是有尖聳鋸齒狀的外觀,高度雖然只有三千多公尺,但因地處高緯都有白雪覆蓋。尖聳陡峭的形狀,使得白雪不易完全覆蓋,反倒是以一條條絲帶狀的雪散布其上。

 

享受溫暖陽光最後的照射,太陽下山後將會變得非常寒冷。

▲享受溫暖陽光最後的照射,太陽下山後將會變得非常寒冷。

 

很美的無人山谷,就像童話故事場景。

▲很美的無人山谷,就像童話故事場景。

 

陽光出來的時候,美到我找不到適合的形容詞,記憶卡又不知不覺用完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拍照,好在和我同行的兩位夥伴很願意一邊享受風景一邊停下腳步等我,不時說:「別感到任何壓力,盡量拍照,我們走一段路就會休息。」能和他們一起走很幸運。

走了6個小時,終於抵達今天要紮營的公牛營地(Campamento Toro)。英國人用汽油瓶的爐子(汽化爐)加油,一罐大約600毫升,「加滿油」約可以煮一個禮拜的飯,用完了去加油站「加油」就行了,第一次看到有旅人用這種東西,甚為有趣。

吃過晚餐後,我和法國人到遙遠的河邊洗餐具。回來的時候天正暗下,西邊的山頭升起了我這輩子見過最大的滿月!

營地的風不小,洗完餐具後趕緊躲回帳篷,希望我的My First Tent可以撐過今晚的大風。

總計今天共走16.5公里,費時6小時10分鐘,累計上升787公尺,下降共529公尺,是相當標準偏向輕鬆的一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對沖基金之父:全球股市有反轉風險
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號稱管理1,020億美元資產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老闆雷…
號稱鬼考的蛇床子
蛇床子小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流行一種奇怪的皮膚病,全身起雞皮疙瘩,紅腫、化膿、潰爛,奇癢難忍,就是抓破皮了,還無法止癢。…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小眾也能翻盤 網路時代的電影行銷
國際巨星湯姆.克魯斯6月下旬才剛結束好萊塢動作冒險奇幻片《神鬼傳奇》(The Mummy)的宣傳離開台灣,…
留住青春 女人必吃的9種食物
日常生活中,攝取豐富均衡的營養是女性保持健康和延緩衰老的重點,以下推薦9種抗衰老最佳食物,讓女人吃出無痕的青春。 1. 橘子:所有水果中,…
讀紀曉嵐作品《閱微草堂筆記》
2008年首次閱讀清代紀昀(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的精選版,感於它的風趣,寫了一篇〈七月笑談〉。七年後,…
蔦松國中飛上古典藝術殿堂
「孩子終於走進門裡,真正領略到藝術的天地,我為他感到開心。」學生家長、本身也是國小校長的楊秋南言談間盡是感動。站在啟用不久的舞蹈大樓前,…
見證台灣奮發有為的年代 走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上)
回溯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初期,內外交迫、百廢待舉,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是一個奮發有為的年代,艱困中看見勇敢、堅持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