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難題、提供指南 顧問巴慧玲助你成功創業

▲創業顧問巴慧玲。巴慧玲提供
第265期
楊戎真

說到創業,很多人想到的是創造營收、工作自由,或者自我實現。然而,創業真的能符合這樣的想法嗎?創業顧問巴慧玲認為,其實不然。尤其創業初期多半是「校長兼撞鐘」,如果沒有巨大的熱忱支撐,創業者很難度過一路上的種種難關。

巴慧玲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創計畫」與「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計畫」創業顧問,也擔任過多個縣市的創業補助金審查委員。她認為要創業成功,至少要到熱愛的程度,「對於你來講,幾乎是整天腦袋裡面都在想的事情。」此外,找到市場機會才創業,才有較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至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巴慧玲認為沒有定論,重要的是需具備創業家的精神──勇於創新、敢冒險、樂於接受挑戰、遇到問題會想辦法解決。

 

創業之前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銷4P策略,了解創業的可行性。Adobe Stock

▲創業之前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銷4P策略,了解創業的可行性。Adobe Stock

 

創業評估》創業時機與條件

如何評估創業時機與條件是否成熟,巴慧玲從幾個面向分析:

1.要有熱忱

投入創業要有迫切想要創業成功的熱忱。巴慧玲分析,有些人講到自己的事業,眼睛充滿光芒,且語氣非常熱情、迫切,「如果跟你介紹產品,自然而然就會被他吸引。」她認為,這樣的態度或心態,會是一個成功的關鍵。

2.對生產製造、事業經營有基本概念

如果是商品銷售,對產品的生產製造以及上游原物料採購與相關流程要有概念。不一定要在某一方面很專精,但要有事業經營的基本概念,自己不夠專業的地方可以透過團隊夥伴補足。

3.盤點創業資源

可以盤點一下自身的創業資源,特別是微型創業,資金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譬如周圍是否有具備創業經驗,或是特別懂行銷、法律、財務的人,可以在你創業過程中成為輔助的力量。

如果目標還不明確,可以透過整理「創業計畫書」了解創業的可行性。巴慧玲建議創業之前先花點心思,整理一下自己的產品特色、市場分析、行銷4P(指Price價格,Product產品,Promotion促銷和Place地點)策略,以及收入與成本的預估。

 

「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計畫」針對45歲至65歲的企業創辦人。巴慧玲提供

▲「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計畫」針對45歲至65歲的企業創辦人。巴慧玲提供

 

創業維艱》善用各種輔助管道解決難題

決定創業後,必定會面臨諸多困難,如果能提前了解或掌握更多的資源,將可事半功倍。巴慧玲提出一些普遍會遇到的難題提醒創業者注意:

難題一:缺乏資金

巴慧玲表示,多數創業者最常遇到的就是資金問題。針對這點她指出,不管中央或地方政府,都會有一些貸款或輔助型的計畫,提供給設立未滿5年的公司。例如:經濟部的「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負責人需年滿18歲至45歲;勞動部各分署則有「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對象為65歲以下成年女性、45歲至65歲國民,以及20歲至65歲離島居民。

 

創業者提出政府貸款申請後,有關單位便會依據創業相關內容指派顧問予以協助。巴慧玲提供

▲創業者提出政府貸款申請後,有關單位便會依據創業相關內容指派顧問予以協助。巴慧玲提供

 

當創辦人提出申請時,有關單位會依據創業型態委派顧問,協助相關流程,並安排創業輔導相關課程,青創計畫申請者需至少上滿20小時或取得二學分證明;鳳凰計畫則需參與研習課程18小時。

地方政府也有各自的青創計畫,這些計畫可以同時申請,但是申請過程中,需列出曾經獲得的補助,銀行則會據以評估,如果覺得申請者的營收還款有困難,可能不會提供資金貸款。

除了申請貸款,政府也有各類型補助計畫提供給創業5年內的新創公司,這類型計畫通常採取徵選的方式,有創新亮點的企業自然較具優勢。補助型計畫雖然不用還款,但政府會進行稽核,以確認補助款是否依照申請時所規劃的運用。巴慧玲提醒,未能依照計畫書所寫的完成進度,可能會依據完成的百分比予以扣款,並留下黑名單的紀錄。另外還有一些小額補助,可能條件相對寬鬆,如補助Logo設計、網站設計、店面改裝等。

至於補助額度,則與設立時的資本額有關,通常不會超過資本額,且以1:1為原則,亦即自籌的部分要超過50%。

除了上述貸款型或補助型計畫,巴慧玲建議,創業人也可以善加利用所在地的大學資源。目前各大學院校都有產業發展處、研究發展處或育成中心,提供廠商進駐或產學合作,共同擬訂計畫,可申請到一些資源。

募資平台也是一個管道。有些創新產品在募資平台上很受歡迎,原本設定募資目標為50萬,最後募到1,000多萬的大有人在,對於資金的籌措與知名度的推廣都有幫助。

難題二:團隊難覓

創業者可能需要團隊。巴慧玲指出,要找到核心的成員不一定容易,而核心成員的特質與專長最好要互補,但是價值觀與經營理念要一致,這樣的團隊才能長長久久,也會比較有創意。

難題三:業務開發難

另一個難題是不知道客戶在哪裡,以及如何接觸到。「很多人可能對產品很專精,但是講到行銷、講到業務開發,可能就相對比較弱。」巴慧玲強調,行銷與業務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基礎,東西再好,不會行銷,不知道把它賣給誰,終究企業還是會倒掉,「客戶在哪裡?要怎麼去接觸到他?我覺得滿多創業的人,可能在創業初期都沒有很好地思考。」她提醒創業者,初期最好把最大的心力放在業務開發上。

 

創業後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因為賣不好,過度打折促銷,造成價格很難拉上來。假設消費者第一次到店消費用餐,用的是五折價,之後有可能用原價回去吃嗎?Adobe Stock

▲創業後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因為賣不好,過度打折促銷,造成價格很難拉上來。假設消費者第一次到店消費用餐,用的是五折價,之後有可能用原價回去吃嗎?Adobe Stock

 

行動指南》運用各種資源了解市場

至於如何開發業務,也有一些關鍵行動需達成。例如知道市場與目標客群,也知道如何觸及,有差異化的定位,成功機率也會提高。

行動一:市調、試銷、試營運

巴慧玲建議,創業前可以先採用市調、試銷或試營運的方式了解市場,以作為進一步評估的依據。巴慧玲強調,產品應該要給不熟的人試用、試吃,收集其建議。因為熟人多半無法給予中肯的反饋,找到陌生的目標客群,方能收集到客觀的意見,作為修正的參考。

行動二:定價要涵蓋時間、通路和行銷成本

很多微型創業者對於定價與成本,並沒有太清楚的概念,很可能只是將原物料的成本加上想要獲取的利潤作為定價依據,卻忽略了自己投入的時間。尤其如果沒有算到通路成本,恐怕就會導致永遠「只能自己賣」。巴慧玲表示,一般通路抽成都不低,沒有抓到這一部分該有的利潤,就沒有足夠的經營空間,就會覺得不划算。此外,推廣的成本也應該涵蓋進去,沒有足夠的推廣空間,促銷時就會綁手綁腳,遑論投廣告。

然而,微型創業不管在規模或原物料的取得上,本來就缺乏價格優勢,再加上通路、行銷成本,如何在大型企業的夾縫中求生存?巴慧玲指出,就是要塑造自身差異化的價值,擁有獨特性,因為別人沒有,就可以賣貴一點。面對各種價格問題,巴慧玲特別提醒創業者須留意以下兩點:

1. 切記勿過度折價:創業後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因為賣不好,過度打折促銷,造成價格很難拉上來。她舉例,有些餐廳因為生意不太好,就參加團購,而團購券一殺都殺到對折,「假設消費者第一次到店消費用餐,用的是五折價,之後有可能用原價回去吃嗎?可能就有點難,因為錨定在腦海裡面的價格就會是五折。」業績不好降價促銷不是唯一的策略,巴慧玲認為,應該要重新盤點產品的定位、行銷活動,或者在其他方面上用心,而不是用促銷來解決。

2. 掌握技術性調價:如果創業初期沒有算好通路、行銷成本,導致定價利潤不足,該如何調整價格?巴慧玲認為,要有合理的說明,譬如原物料、薪資、水電費上漲等,且調價要「一次調足」,不要每次都調一點,讓大家感覺一直在調。至於因為價格調整而流失的顧客,只能判定這些就不是目標客群,「我的客群就是價格雖然比較高,但是我的品質、我的訴求,他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進行價格調整,巴慧玲建議可以透過些微的商品改動達到調價的目的,如:推出新的顏色、尺寸加大,或是量增加,也可以改包裝,「反正就是要跟原來的不一樣,要有一點點差別。如果一模一樣,人家就會質疑了。」

 

經濟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有很多創業相關課程可以利用。巴慧玲提供

▲經濟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有很多創業相關課程可以利用。巴慧玲提供

 

行動三:持續學習

巴慧玲提醒,很多創業的人忙於製造商品、接待客戶和開發客戶,沒有花太多心思在管理上,慢慢地就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如品質下滑、服務下降,影響顧客回購。因此,在開發客戶的同時,也要把管理機制建立起來,以制度來要求員工才會省事。

她建議,創業者都應持續學習,也許一開始專注於產品的設計開發,創業之後就要了解財務,要懂得管理成本、帶領員工,尤其要懂得行銷,特別是善用社群的力量,可以節省很多廣告宣傳的成本。「以前沒有網路、沒有社群,曝光都要靠實體廣告,要去丟傳單;現在年輕人如果有創意,會製造話題,可能品牌一夕之間就可以爆紅。」

 

實體課程也可以讓創業者拓展人脈。巴慧玲提供

▲實體課程也可以讓創業者拓展人脈。巴慧玲提供

 

至於如何學習,巴慧玲表示,政府部門有很多相關資源,涵蓋實體與線上課程,如經濟部便設立了「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提供系列的免費課程。實體課程也有助於擴增智囊團,因為授課老師多半很樂於回答問題。

行動四:註冊商標

隨著公司逐漸成長,商標登記就很重要。巴慧玲強調商標為註冊主義,先註冊先贏,一些商標蟑螂會關注發展不錯的項目,先行註冊,導致原本的持有人反而要花錢去買註冊的權利。因此,Logo、商標、品牌名稱等,還是要趁早花錢註冊比較好。至於要註冊在哪些產品類別,初期不用選很多,因為每選一個就要付一筆費用,註冊含掛主要的營業項目即可,視後續發展再擴到周邊。

行動五:家人的支持

巴慧玲特別提到,一旦開始創業,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創業後通常因為忙碌而減少與家人互動的時間,要避免因創業而失和,讓自己身心俱疲。

 

經營者要專注在自己最有貢獻度的核心價值上,建立自己的成功方程式。Adobe Stock

▲經營者要專注在自己最有貢獻度的核心價值上,建立自己的成功方程式。Adobe Stock

 

堅持核心價值》建立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作為創業者,也輔導過大量企業創辦,巴慧玲認為,別人的成功經驗只能參考,不能套用,創業者應自己嘗試、修正,建立自己的成功方程式。因為產品定位、目標客群、商業模式不同,不可能產生一樣的結果。即使產品相同,只要經營的人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創業者要具備敏稅度,能夠修正,但品牌核心價值不要輕易改變,「那是一直要堅守的信仰或信念,如果一直變,人家就不認得你了。」她打比方,原本是以精緻服務取勝,後來因為曲高和寡,突然變成平價親民模式,原本的客群就會流失。

因此,該堅持的是核心價值跟理念,營運方式與行銷策略則可多方嘗試。經營者要專注在自己最有貢獻度的核心價值上,例如長袖善舞的人,就要善用業務能力把訂單帶回來,管理與行銷可以委任他人。

 

巴慧玲建議,要堅持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巴慧玲建議,要堅持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創業能否成功,牽涉方方面面,巴慧玲認為,除了品牌或產品的定位明確、有差異化,價值主張明確之外,最好還要有多元的收入來源,例如除了商品本身,還可以有活動收入、會員收入等。更重要的是,創業初期,老闆本身要是最厲害的業務員,要多花時間在經營與開發客戶上,新創事業應先求生存,再求壯大。

儘管創業者都有各自的創業緣由,創業成功者也都有一套心法,巴慧玲指出,調查顯示,有別於從自身角度出發,創業成功機率較高的,大多是因為找到市場機會,這無疑切合了市場供需法則。

至於台灣的創業趨勢,巴慧玲認為,當前比較適合年輕人的是「網路數位」創業,投入成本相對低,但同時競爭也很大。「社會企業」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的創業方式,創業的同時也應對了某些社會議題,如「地方創生」即是其中一個面向。

 

巴慧玲小檔案

現職:365品牌行銷策略數位手札 策劃人

學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

業界實務經驗:

.2011~ 大專院校與企業講師 授課

.2015~2024艾思創興業有限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2017~2022 品牌社群經營管理

顧問經歷: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創計畫創業顧問

.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計畫 創業顧問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多元培力計畫 諮詢委員

.高雄市青年局青創導師 顧問

.文化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推動協力計畫 諮詢輔導顧問

 

 

 

相關文章:

提供一站式線上服務 Simpany協助創業者「簡單開公司」

從共享空間到Simpany 林端容透過創業利己利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