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來台 百萬導遊?百萬負債?

陸客來台 百萬導遊?百萬負債?
第85期 2011年4月14日

陸客來台

 

1949年,在國共戰爭失利後,中華民國政府由中國大陸播遷來台。那時,很多年齡不到二十的「十萬青年十萬軍」,也跟著政府落腳台灣。

當時有個青年,來台後一心一意想「反攻大陸」回鄉。因為,除了家有高堂外,還有十多歲時就迎娶進門的妻子。離家從軍報國時,也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然而,在台灣久等回鄉無望後,只好就此安居樂業、另行娶妻生子。只不過,中國人「落葉歸根」的想法,始終埋藏內心深處;總有一天,漂泊的遊子,還是要歸鄉的。

歲月匆匆過去二十多年,透過美國友人輾轉傳遞郵件,終於和家人聯絡上。這時也才知道,家鄉的妻子在他離家後,還為他生了第二個兒子。就這樣魚雁往返多時,終於盼得大陸人民可赴香港探親,兩岸親人便約在香港會面。和故鄉妻子在香港會面時,只能以「恍如隔世」來形容。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開始開放兩岸探親。當年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如今已屆耳順之年,終於能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然而,除了來不及為高堂送終外,魂牽夢縈的家園卻出乎意料的殘破、貧窮,不復當年富庶景象。最令人傷心的是「人事已非」,歷經文化大革命等反人性運動的荼毒,中土已經不再是溫厚平和之地……

以上的簡短故事,可能發生在很多台灣家庭上;而這也是我們家的真實故事。記得念研究所時,才知道父親在大陸家鄉居然已經結婚生子!而大陸的大哥,年紀和自己幾乎差了二十歲;最令人驚奇的是,二哥是父親原本都不知道的。雖然大家未曾謀面,但終究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父親過世後,台灣的哥哥也代表父親至家鄉「探親」。去年,大陸的姪女在台灣開放「陸客來台」後,第一次踏上台灣土地,台灣的家人也特別安排了一場聚會,也算是某種程度的「團圓」……

本期封面故事,探討的是「陸客來台」後的台灣旅遊業祕辛。雖然講的是大局,但裡面也包含了許多各有背景的小故事,包括我們家跨越一甲子歲月的悲歡離合。就像所有的事情總是「正反同出」一樣,有正面的效益,也有檯面下的諸多弊端。商業交往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兩岸人民有更多機會互動交流後,也許能真正開啟互信融合之門,慢慢消弭巨大的文化落差。畢竟,兩岸的隔離是政治因素、時代的悲劇,絕大多數的人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封面故事

看台灣

看中國

看世界

看論壇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用藝術實現的中國「茉莉花革命」何清漣
經濟新視野減碳與碳稅計畫在澳洲樊家忠(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研究員)

看生活

看古今

心靈觀點惠風文集 憶故人劉惠宜

看管理

虛擬企業嗷嗷待哺戴士杰(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 副總經理)
虛擬企業嗷嗷待哺戴士杰(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 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