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瑞典模式」再次成為樣板

「瑞典模式」再次成為樣板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美麗海岸線。
Getty Images
第85期
曹長青

瑞典是北歐的小國,人口只有840萬,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瑞典的經濟模式曾被全球關注,因它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既不是美國式的原本資本主義,也不是中國式的國家計畫經濟,而是被稱為在這兩者之間的第三條道路──福利社會主義。

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左翼羅斯福總統乘機推行實質為社會主義的「新政」,直到他去世為止。左翼經濟學家凱恩斯則為這種國家干預經濟學提供了理論基礎;瑞典的「福利社會主義」是新政和凱恩斯主義的全面化。因瑞典熱衷福利社會主義的左翼政黨,在過去74年中執政了65年。

所謂福利社會主義,主要特徵是「三高一平」:高度國營化,高稅收、高福利,追求社會財富均等(分配)。在七十年代,瑞典的「第三條道路」全球聞名,被視為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替代方式,有人性的資本主義。

敵視商界的國家

但是,要達到「三高一平」,政府就必須主導經濟、控制社會(以全面提供服務為名),把人從搖籃到墓地都包攬起來。這一定產生惡果,因為政府要提供「高福利」,只能提高稅收。羊毛出在羊身上,當中產階級、富人和企業的資金都被政府的「高稅收」強行收繳,他們就沒有資金擴大再生產,就無法再招工和擴大企業規模。七十年代,瑞典是全球「臭名昭著」的敵視商界的國家,制定了繁瑣的規章限制企業。1979年,瑞典的最高稅率達到87%的頂峰!

高稅收、高福利,直接導致經濟活力下降,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降低,很多企業外移,到勞工成本低、稅率低的國家開工廠。這些連鎖反應到一起,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滯緩或危機。

瑞典就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七十年代瑞典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幅下降了一半以上。政府包攬越多,就越需要設立更多部門來負責「分配」和「管理」。結果出現「一高一低」:政府的開支越來越高,1995年瑞典政府開支占到GDP的66%;同年政府的債務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0%!從1970到1988年,連續18年瑞典政府在赤字下運作。為此不得不舉債維持,僅僅是債務的利息,就大到占政府支出的七分之一,是僅次於社會福利開支的第二項支出。

高稅率自然造成勞動成本增高,結果瑞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下降。據瑞典經濟學家卡瑞森(Nils Karison)2004年的報告,自1950年以來,瑞典的私營領域沒有增加新的就業機會(而同期美國的私營領域增加了六千萬個工作機會);在斯德哥爾摩股票交易市場的前50個瑞典大公司,沒有一個是1970年以後產生的。

社會主義是否死了?

卡瑞森在報告中毫不客氣地指出,瑞典所代表的北歐社會主義模式已完全失敗,「其結果令人震驚卻很少世人知曉」。他說,瑞典模式給世人的教訓是,如果想創造一個人道、有同情心、繁榮的社會,僅僅有好的願望是不夠的。

後來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社會主義是否死了?」的研討會上,多數學者都以瑞典模式為例說,社會主義至少在全球有思考能力、有理性、有資訊的人民中已經死了。那些還信奉它的人,「是對所有形式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費邊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烏托邦公社)失敗的歷史無知。」

但是,瑞典畢竟是民主國家,人民手裡的選票,對政府的錯誤政策有一種決定性的改變作用。早在九十年代,即使還是在左派執政時,他們就已感覺到非改革不可了。而所謂改革,就是從原來的「福利社會主義」改走原本資本主義道路。這跟英國工黨領袖、後來做了首相的布萊爾走所謂「中間道路」是一樣的,就是以所謂中間的名義、體面地放棄原來的左傾經濟政策,而走向自由市場經濟。

2006年,瑞典發生「政治地震」,長期執政(65年)的左翼政黨在大選中失敗,強調市場經濟的保守派上台(2010年又連任)。瑞典發生了全面的經濟變革:稅率被降低,社會福利被控制,對企業的規章限制被取消,遺產稅、贈與稅被廢除。原有的改革在繼續,新的變革在發生。這些往資本主義方向的改革,導致瑞典起碼在三個方面發生了令全球矚目的變化:

瑞典的三個「驚人」

一是政府赤字被控制。原來赤字占GDP的76%,現降至36%。預計在2013年降至26%。相比之下,左派總統歐巴馬主導的美國,政府債務總量已達到15兆美元,占GDP的比重超過了百分之百!

二是失業率下降。瑞典目前的失業率已降至7.1%,遠低於歐元區的平均值10.1%,也低於美國的8.8%(今年3月底的最新統計)。

三是經濟強勁成長。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復甦中,瑞典的恢復是全球最快的之一。2010年瑞典的經濟成長率是5%,尤其是第四季,成長率高達8.7%。而瑞典之外的整個歐洲的2010年經濟成長率平均才是1.7%,美國是2.8%。

瑞典學者、總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智庫「全球經濟成長研究所」(IGEG)訪問學者莫伯格(Lotta Moberg)和該所主任、也是卡托(Cato)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的拉恩(Richard Rahn)在4月號美國《Newsmax》雜誌合寫了一篇題為〈瑞典向右轉〉的文章,針對瑞典從左向右的變化,總結說:

「瑞典人民看到了大政府製造災難,看到了高稅收窒息經濟發展,所以他們迫使政府削減開支,廢除限制企業的規章。瑞典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民主,經濟半社會主義的福利國家,吸引無數的其他國家追隨。但現在,瑞典向世界展現了一條新的道路:用民主的方式,改變過去災難性的經濟試驗,而且是用一種很少痛苦的方式。」

瑞典,再次成為「樣板」,從原來那個(帶來災難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樣板,變成實行市場經濟,走向真正資本主義的、充滿經濟活力的新樣板!

(曹長青網站:http://www.caochangqing.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本單身經濟席捲各行業
日本因為少子化趨勢導致人口數逐漸下降,但家庭數卻不減反增,因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獨居及年輕人晚婚或不婚,造成過去30年來單身家庭數與日俱增,…
核心戰開打 「習核心」逼宮「江核心」
2016年元月起,中共11個省和直轄市的書記先後喊出「習核心」的說法,喊破了中共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舊核心未死、新核心登場」的局面,…
火車快飛
「把把!我要玩風車!」火車上,一對父女親密的互動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那是一個甜美稚嫩的小女孩,坐在爸爸懷中,嬌嗔地大聲說著話,…
想減重?應避免6 項適得其反的方法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減肥因而成為熱門話題。有許多人用盡所有方法想要瘦身,但減重後往往適得其反,不是營養不足就是在短時間內復胖,…
蜂族三部曲之二 勇者工蜂
就在蜂巢的附近,工蜂1345正獨自漫無目的地到處飛行著。今天,她正在履行此生中的最後一項任務:維護整個蜂巢安全的警戒工作。執行完這項職務後…
瞧瞧人家的「問責」!——兼議三聚氰胺限量
中國的毒奶粉事件爆發後,據說「問責」一詞突然時髦起來。甚麼是問責呢?黨員被開除黨籍了?官員被免職了?還有沒有別的呢?一般來說,…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房產崩盤效應 產能過剩將拖垮中國經濟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4月4日抵達中國,開啟為期六天的訪問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