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陸客來台旅遊,出了甚麼問題?

陸客來台旅遊,出了甚麼問題?
Getty images
第85期
鄭少凡

在台灣一個旅遊購物站外,一群群中國觀光客從遊覽車上魚貫而下。導遊領著隊一一參觀各種台灣名產與伴手禮,大力說明產品特色。

「各位大陸的朋友,這是貨真價實的台灣茶,大陸買不到的,品質絕對沒問題!因為稀有,所以價格比較高……」導遊口沫橫飛地向陸客推銷著。

這是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後,常見的場景。

來台外國旅客,陸客第一名

嚴格說來,兩岸觀光交流始於1987年解除戒嚴後的開放探親。但真正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旅遊,開始於2008年7月,採行限5人以上、40人以下的「團進團出」方式。根據觀光局統計,開放至今,2008年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次為19.7萬;2009年即達到97.2萬人次,僅次於日本的100萬;2010年則竄升至163萬人次,超越日本的108萬(參見表一與圖一),位居第一。


 

圖一

由於旅客絡繹不絕,繼觀光局宣布2010年1月1日起中國觀光客「團進團出」平均配額由每日3,000人提高為4,000人後,觀光局更積極規劃中國觀光客「自由行」的時間和人數,預計2011年清明節上路,每日限額500人。初期先開放北京和上海的居民,且須繳交保證金新台幣10萬元以及年收入達新台幣75萬元、在公安部門無不良紀錄等資格限制。觀光局表示,陸客來台市場穩定成長,趨勢也更為明朗。

由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次的統計數字來看,確實商機無限。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陸續爆發出來。

商機無限?還是危機無限?

2011年3月23日一早,北京電視台報導了一則消息:一名2010年來台旅遊的中國旅客趙先生,在台購物時,以45萬元台幣買下一串金綠寶石貓眼石項鍊;拿回中國鑑定卻發現竟是軟玉石貓眼,據傳價差在100倍以上。趙先生不甘遭店家欺騙,氣急敗壞之餘,除向該店家抗議之外,並向中國媒體投訴。消息披露後,台灣店家隨即致上道歉信並保證全額退費。

中國媒體如此描述此事件:「台灣當地一些商家,把大陸遊客當肥羊,公然進行欺騙宰客。」

再把時間往前推一個月,2月19日,立委羅淑蕾爆料,台灣的旅行業者向她投訴,開放陸客兩年半以來,中國旅行社積欠台灣旅行社費用金額達50億台幣。羅淑蕾解釋,中國旅行社的付款都是以賒帳方式,等中國觀光客返回大陸後,再進行尾款給付。但中國觀光客一旦回到中國後,中國旅行社就以各種藉口推託,許多帳款根本討不回來,因此金額越積越多。

同樣是2月份,香港接待中國觀光客的旅遊業也不平靜。中國新年年節期間,香港導遊林如蓉因所謂「強迫購物」問題與中國觀光客張勇發生口角並引發肢體衝突(參見本刊82期「香港觀點」專欄作家林保華〈中國惡遊客施暴港澳導遊〉一文)。此事件引起中港民眾的激烈反應,認為林如蓉是去年7月香港導遊「阿珍事件」的翻版(參見本刊69期「香港觀點」專欄作家林保華〈香港旅遊界的「阿珍風波」〉一文)。這起紛爭,檯面上以香港旅行社賠償張勇12萬元港幣暫告平息,卻同時引發陸客「旅霸」問題餘波蕩漾的廣泛討論。

今年港台旅遊業第一季才剛結束,就發生了上述三起重大事件──中國觀光客來台購物被宰、中國旅行社積欠帳款、香港導遊因購物問題與陸客發生肢體衝突。表面看起來,三起事件彼此沒有太大關聯,事實上卻緊密相關。

欲揭黑幕,探詢業界人士才能瞭解個中原由。以下即為記者的追蹤報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新店開張 麥當勞也講「風水」
  中國古代根據「風水」來安排物件擺放和數量,目的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健康、和諧和興旺。「風水」之說一向被認為是華人的傳統文化,…
生命的智慧與芬芳
誰能拒絕嬰兒的笑容,看著他們笑得一臉純真燦爛,為「思無邪」下了最貼切的註解,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註解,孔子卻用了《詩經》的全部內容來闡述。…
紋面的太魯閣族武士
  畫面中目光如電、氣宇軒昂的是太魯閣族原住民歌手――伊祭‧達道。他在2007年榮獲金曲獎原住民語歌手獎,得獎後前往世界各地表演,…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中國灰色的商業環境再度受質疑
儘管中國在「力拓案」中暫時取得了「國家資本主義對自由資本主義的勝利」,(參見《看》雜誌45期「澳洲力拓案 「間諜門」轟動全球」專題報導)…
常見的芭樂品種與挑選方法
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芭樂,高纖維、低熱量與富含維生素C的營養價值,成為許多人日常的果品選擇。 芭樂俗稱「拔仔」,正式名稱為「番石榴…
日本電車族 「卡位」有訣竅
日本的電車在早、晚尖峰時間總是擁入大量通勤與上班人潮,要搭上擠滿人的電車簡直像是打仗。如果沒有座位,隨著人潮不斷擠來擠去,…
助人為樂的「貴人」
在章思廣和郭逸萍的築夢故事中,有一位「貴人」在兩人創業的關鍵時刻伸出援手,讓他們得以度過難關。這位關鍵人物是助人為樂的「松園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