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正解決經濟問題的人

▲經濟是人類生活的共通事物,各民族所傳承下來的經濟智慧也都大同小異。以華人的勤勞節儉來說,和猶太、德國、印度、日本等,其實沒什麼差別。Adobe Stock
第248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許多人認為,當國家發生重大經濟問題,領導人或政治人物會召開全國財經會議,邀集經濟學者、財經官員、工商業領袖等齊聚一堂,共商國是。這群菁英很快就找出問題癥結並對症下藥,加上官方與民間有共識,願意動用一切資源,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用經濟學解決美國大蕭條

最有名的例子非凱因斯(John Keynes)以《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簡稱《一般理論》)解決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莫屬。另一說法是,凱因斯先以有效需求理論和乘數效果概念,說服羅斯福總統擴大政府支出,在新政推出之後,才有《一般理論》的出版。在大蕭條那個悽慘不已的年代,人們謀生不易,對未來毫無指望。這時,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主張,問題出在總體需求不足,建議擴大政府支出,鼓勵民間消費等,有效提升需求,使經濟恢復活力。總之,羅斯福總統所推行的新政,與凱因斯理論契合,大蕭條於焉消失。

這應該是經濟學有史以來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經濟學家從此受到極高的重視。於是,很多人認為,我們作為一個平民百姓,不論國家經濟發生什麼問題,都不必擔心,反正有經濟菁英來幫我們解決。

不過,羅斯福新政解決大蕭條雖然是主流見解,仍有少數不同意見:有一說是二次大戰的發生,帶來龐大需求,解決了大蕭條;另一說則是人民用各種方法熬過了不景氣,改變了生活型態,無形中化解了大蕭條。這些爭議或許見仁見智,但老百姓想盡辦法熬過不景氣,這件事倒是帶給筆者莫大的啟示。

沒有凱因斯,有些小市民還是能夠對抗大蕭條

筆者最近讀到,關於美國緬因州(State of Maine)小鎮沃特維爾(Waterville)猶太人在大蕭條時期的調查研究,很有意思。根據普查資料,1929~1931年沃特維爾各族群中,以猶太移民開店做生意的比率最高,每百人有12.1人開店。而且猶太人的店存活率也最高。要在大蕭條中開店,除了勤奮,還要能夠應變。一位猶太裔市民回憶,他父親原本賣羊毛下腳料,大蕭條期間完全沒生意,但他父親發現人們需要毛毯,於是請人把下腳毛料織成毯子拿去賣。最後他們買下了一間工廠。

開店的好處是有穩定的收入,而當時物價非常便宜,所以這些猶太人存了一些錢,財務基礎日益穩固。在大蕭條當中,有的改建房屋,有的買更好的房子,而且,他們願意花錢栽培子女,讓他們受高等教育,成為律師、醫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換言之,大蕭條期間這些猶太移民不僅生活頗為滋潤,還利用當時的低物價、低利率,建立穩固財務基礎,培養子女,使族群的社經地位不斷上升。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透過市場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就會達到社會整體的利益。換言之,即使沒有經濟學家、沒有大有為政府的出手相救,只要每一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讓自己生活過得更好,經濟問題也自然解決。

 

1930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紐約失業和無家可歸的人在市政旅館外排著長隊等待領取免費晚餐。Getty Images

▲1930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紐約失業和無家可歸的人在市政旅館外排著長隊等待領取免費晚餐。Getty Images

 

傳統智慧其實是人類的經濟寶典

為什麼這些小人物在大蕭條時代還可以過好日子?傳統智慧可以和現代經濟理論相提並論嗎?

我們換個角度想,人類大約在2,500年前開始鑄造並使用金屬貨幣,也就是說,人類有比較頻繁經濟活動大約有2,500年。在這當中,必然發生了無數次的經濟問題。而經濟學發展至今,頂多只有250年,因此,大多數時間,人類發生經濟問題,是沒有經濟學家幫忙解決的,只能靠每個人各憑本事去面對,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

無論如何,成功的經驗會被記錄並傳給後人;失敗的經驗也會被記錄並作為警惕。因為解決經濟問題,至關重要,所以傳世智慧必然以經濟行為規範為優先。如果生活都成問題了,哪還有餘力去關注文學、藝術或是科學、哲學?所以每個民族都會將這些經濟經驗視為珍寶,世代相傳,成為一種演化而來的經濟智慧,留存在每一個民族的傳統思維當中。

美國一位富裕的猶太裔老太太被問到:「請問妳的致富祕訣是什麼?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她的回答很有趣:「很多人以為有錢人比較聰明,不然就是掌握了什麼賺錢祕訣,其實不是的。例如我,沒受什麼教育,也不聰明,有的只是父母、祖父母自小教我們的傳統習慣而已。例如不浪費、要節省,永遠要想辦法找出更省錢的方法。這是非常快樂的事。這樣過生活,就可以存下一筆錢,然後買房子。」如何開始呢?「很簡單,你去賣場買東西,結帳時一定要注意核對。他們喜歡在商品上貼著特價,結帳掃描時卻是原價,這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你一定要注意。」

由於經濟是人類生活的共通事物,因此,各民族所傳承下來的經濟智慧也都大同小異。就以華人的勤勞節儉來說,和猶太、德國、印度、日本等,其實沒什麼差別,頂多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罷了。所以,這些老掉牙的傳統才是寶。不論世界發生什麼經濟危機,只要我們謹守老祖先傳下來的經濟智慧與告誡,融入生活中,沒有什麼不迎刃而解的。所以,沒有凱因斯,你還是可以過得好好的。

身體力行

台灣現在最大的經濟問題之一就是高房價,遠高於薪資水準的房價讓人望而生畏。很多人把重點放在預測房價走勢上,到處問房市景氣如何?是否會崩盤?還會繼續上漲嗎?政府還有進一步的打房措施嗎?這些當然都是正當而理性的思考,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這些都是預測,沒有人可以事前得到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不如務實一點,多跑多看,努力尋找適合自己預算和需求的房子。如果房價實在超出自己的能力太多,也可以給自己訂一個合理的目標,努力存錢。

以上都是老生常談,卻是經濟大智慧。祕訣無他,唯有身體力行而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教育應培養優質生活及創新能力
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會隨發展程度而改變,所以發展策略也必須跟著改變。 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力和土地等資源的價格常低於所得較高的國家,…
昆德拉小說的亮點和敗筆
捷克裔法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7月11日去世,雖高壽94歲,但最終也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就像他的小說名字《…
登山自拍婚紗照 佳偶堅持實現夢想
初見翁溫鴻,她揮手迎面而來,大方打著招呼,親切聊起近日台灣南北部天候的差異,讓人直覺她是位健談、豪爽的人。直到愈聊愈深入,…
LINE設計經理: 「使用者中心」才是王道
國際非營利設計組織IxDA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名為「Interaction」(互動)的國際研討會。待會議結束後,再由各地分會接力響應舉辦「…
第23集:排除障礙 修理人事物
「陳經理,工人吵著要罷工了,怎麼辦?」 「很好!你幫我約一下他們的代表,我來瞭解到底是甚麼問題。」 「經理,你為甚麼看起來一點都不慌張,…
黃明全創辦熱門手搖「一沐日」,發掘台灣飲料經濟中的藍海
初見手搖飲料品牌「一沐日」創辦人黃明全,一般人多半會略感驚訝。 黃明全是個80後的年輕小夥子,完全顛覆一般人對於連鎖企業老闆的想像。…
月球是自然天體還是人造衛星?
入夜後,如黑絲絨般的夜幕低垂,除了閃爍的星星、瑰麗的銀河之外,最受人注目的就是月亮了。它的光度柔和、顏色溫暖,…
文人畫最後一筆 末代王孫溥心畬的人品修為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日舉辦「文人畫最後一筆──溥心畬書畫特展」,吸引大量民眾前往欣賞。末代王孫溥心畬一生傳奇,渡台後落腳台北臨沂街,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