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鼻煙壺 展露良工巧匠技藝之美

▲「清 乾隆 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四十三件貯於蒔繪漆盒」,盒中每件鼻煙壺從題材、配色到裝飾紋樣無一相同。
第215期
文⊙謝平平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朝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年)帶入了星象學、三稜鏡、西方信仰之外,還有後來流行於宮廷的鼻煙壺。傳至清朝後,鼻煙壺的材質也從剛開始的玉、瓷、銅胎、琥珀、玻璃等,再加上外畫、內繪、琺瑯、套玻璃等,幾乎清朝宮廷的最高工藝,在鼻煙壺上幾乎都可以看到。鼻煙壺的使用在清初達到極致。

 

清雍正「白色料鼻煙壺」與「帶銅胎畫琺瑯黑地夔龍紋套匣」。

▲清雍正「白色料鼻煙壺」與「帶銅胎畫琺瑯黑地夔龍紋套匣」。

 

「鼻煙壺」原稱「士拿乎」

不過,「鼻煙壺」是較為後期的稱呼,利瑪竇帶入中國時,以「士拿乎」稱呼,取自「snuff」的直譯名。snuff是鼻煙,歐洲人從美洲的印地安人處得知,將發酵的菸葉磨成細粉,加入調香,平日放在盒裝中,使用時取出少部分,盛於盤中,輕嗅可治鼻病。

傳入中國後,除了菸葉,再加入多味中藥或者麝香,成為提神醒腦、通竅的養生用品。原本裝盛鼻煙的盒子,也改成密封瓶子,並加上許多精美的工藝技術,所以才稱為「鼻煙壺」。

 

盒裝成套鼻煙用具,包括三件鼻煙壺及兩個鼻煙碟,存放於小巧有座槽的木盒中。

▲盒裝成套鼻煙用具,包括三件鼻煙壺及兩個鼻煙碟,存放於小巧有座槽的木盒中。

 

故宮特展「清宮鼻煙壺」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共展出368件的鼻煙壺,是故宮特展中的盛事。

現場最小鼻煙壺高度僅三公分,小口、廣腹,連同器蓋與小匙,皆十分精巧。並有精緻木盒、木屜,可將鼻煙壺分門別類裝好,皇帝、皇室出外旅遊時,只要攜帶木盒即可,除了藥用功能,還有觀賞把玩之樂,亦可見當時良工巧匠之多。

 

清雍正「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

▲清雍正「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

「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是故宮典藏唯一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畫琺瑯器,底部靈芝框內有楷書「雍正年製」落款。

▲「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是故宮典藏唯一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畫琺瑯器,底部靈芝框內有楷書「雍正年製」落款。

 

其中,清雍正「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是故宮唯一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畫琺瑯器,器底書「雍正年製」,為乳白色玻璃仿斑竹樣貌,點點褐斑上有小蟲二隻,精緻可愛。

此外,清乾隆「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四十三件貯於蒔繪漆盒」可安置多只鼻煙壺,每只鼻煙壺高約四、五公分,從題材到紋樣,無一相同,不只蒔繪漆盒本身,每件鼻煙壺都堪稱乾隆時期的玻璃胎畫琺瑯珍品。

 

清乾隆「金屬胎掐絲畫琺瑯西洋人物雙耳鼻煙壺」。

▲清乾隆「金屬胎掐絲畫琺瑯西洋人物雙耳鼻煙壺」。

 

此外,現場還有仿西方「聖母子圖」的鼻煙壺,也有造型為玉蜀黍、玉荔枝、玉茄、玉瓜等鼻煙壺,把玩在手,溫潤可愛,也是當時文人案桌上的小玩意。

 

清乾隆「藍色透明玻璃刻花鼻煙壺」。

▲清乾隆「藍色透明玻璃刻花鼻煙壺」。

 

值得一提的是,鼻煙壺的內繪功夫堪稱一絕,使用特製的筆,伸入僅有三至五公分的窄小壺內,細細勾勒出松枝細葉、人物顰眉、建築,甚至還能在上面題字,與肉形石、翠玉白菜一般巧奪天工。

鼻煙壺與書畫、器物等相比,分量或許無法相提並論,但其工藝卻展現了清宮內苑深藏不露的生活意趣,1990年前後,大陸興起一股收藏熱,鼻煙壺身價因此扶搖直上,至今仍是熱門話題,有興趣的民眾,趕緊帶上口罩,安排時間去觀賞一回吧。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展期:2020年7月31日起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區303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