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厚生市集強調「直接」與農民購買產品,打破傳統農產交易結構。
厚生市集提供
第150期
文☉賴宛琳 整理⊙林平
頂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的光環,張駿極在女兒出生後辭掉半導體業副總的工作,成立「直接跟農民買菜」厚生市集。「原來這世界還有那麼多東西需要你去學、去關心、去努力,這種充實感和快樂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從小到大沒離開過台北,頂著牛津大學博士光環,是一般人口中「天龍人」的張駿極,為何選擇中年創業,跑到桃園龜山賣菜?

 

張駿極辭去科技業的高薪工作,全心投入厚生市集打造小農產品交易平台。丹尼爾攝影


40歲以前的他,在知名科技公司擔任半導體業副總經理,工作順利、家庭美滿,每天認真工作,放假就帶家人出國,「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與社會之間有何關係,工作和家人就讓我很滿足。」


打造電子交易平台 直接跟農民買菜

2010年,張駿極40歲,小女兒剛出生。當時因為食安事件頻傳,張駿極看著強褓中的女兒,開始思考,在地球生態體系不斷遭到破壞下,身為科技人,能為下一代的健康做些甚麼?「然後我發現,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全球,有機種植都是未來環境保護重要的一環。」

張駿極解釋,在工業化與效率經濟的思潮下,傳統農產品的交易經過不同階段的收購、殺價、調貨,當產品到達民眾手中,早已失去「溯源」的功能,常常發生農夫為了現實成本考量而抱著僥倖心態添加化學藥物,造成現今農產品安全問題益發嚴重。「農夫與消費者之間沒有直接連結,食安問題就會出現。」

另外,科技業出身的他在當時也嗅到行動裝置普及的趨勢。張駿極認為,網路科技和行動硬體的進步,將促使資訊流通快速化、平坦化,消費者和農夫間的訊息互動不再被傳統盤商壟斷。

有了進入產業的空間,張駿極從中看見商機,於是找了三位有多年合作默契的同事,一同辭掉工作全心投入,以「直接跟農民買」為口號成立厚生市集,打造有機食品友善交易電子平台。

親自前往產地觀察農友是否如實採用友善或有機種植,是張駿極經營厚生市集的基本堅持。

 

厚生市集網站設計簡單清爽,配合消費者地區陳列不同商品。網路擷圖

 

分散式供應鏈 堅持在地消費

點開厚生市集網站,清新的網站設計與手繪風格跳脫傳統農業印象。在點開陳列商品的頁面前,網站會先要求消費者選擇所在地區,再根據地區不同顯示當日可購買商品。

在地食材,是厚生市集最基本的堅持。

為了達成「當天採收,當天送達」,確保食材新鮮、降低貨物運送的排碳量,厚生市集採用「分散式供應鏈」。每天早上由在地小農將產品送至龜山倉庫集中管理,中午,厚生市集員工迅速整理訂單並出貨,下午五點,多數消費者已經收到冷藏良好的新鮮產品。

為了配合大台北地區交通特性,張駿極也大膽使用機車機動性配送,而且堅持生產地區到消費者居住區,最多不超過30公里。「所以厚生市集不賣進口貨,就算客人說想吃,我們也不會進,這是我們的堅持。」

因為標榜直接和安心,厚生市集在尋找合作農友時,除了參考農友的檢驗證書,張駿極也堅持親自拜訪農民,從產品生長環境、使用工具、肥料存放等細節中仔細觀察,並和小農積極聊天、交流,確認是否真正從事有機種植。從北到南,任何有意願合作的小農,張駿極都不放過,開著卡車全台跑,他認為只有親眼看過才能真正安心。「所以我可以很驕傲地說,厚生市集的每位農夫,我全都認識!」信任,是厚生市集最珍貴的資產。

另外,厚生市集還貼心設計食譜購物的概念,在網站上提供各類食譜,消費者可以針對有興趣的食譜直接點選購買食材,省下了一般上班族婦女不知道該煮甚麼菜、去哪買的煩惱,增加網站使用意願。

 

厚生市集今年與華光基金會合作開設第二間實體商店,開幕典禮請來喜憨兒打鼓表演。

 

結合公益團體 擴大服務據點

雖然屬於網路平台,但厚生市集不走一般有機食品商店模式,反倒認為他們的對手是頂好、松青等大型連鎖生鮮超市,「我們認為厚生市集就是你的虛擬生鮮超市,上面陳列的商品保證安心無虞,而且還到府宅配,對於消費者來說簡單又健康。」為了方便選購商品,厚生市集還推出手機App,讓消費者可走到哪,買到哪。

除了原先的龜山店,厚生市集也在今年7月與華光基金會合作,在新竹縣成立第二個實體商店。張駿極表示,2013年5月時他正思考厚生市集在實體通路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正好華光基金會主動與他連絡,希望能夠結合厚生市集的技術和管理,結合附設的望德園生機農場進行合作銷售,幫助憨兒學習、訓練生活技能。「當時我想都沒想就說好,事後被夥伴唸了一頓,說怎麼都沒先跟大家討論就擅自決定!」他認為,厚生市集本來就是為了完成一個社會理想而成立的企業,如果企業在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還能幫助其他團體做公益,豈不兩全其美!

對於張駿極的義無反顧,同仁鄭茵笑說:「他就是這樣,覺得對的事就直接去做,我們已經習慣了。」

厚生市集未來打算朝與當地公益團體合作的模式擴展營運。「厚生市集已經開始獲利,代表這樣的方式是可行的,接下來就是要挑戰成功將營運模式複製到全台,成為更好的社會企業。」張駿極信心滿滿地說。

 

昔日農業門外漢 今日幸福創業者

從全然的門外漢進入傳統農業領域,張駿極表示,自己花了一年多時間才進入狀況,「一開始真的有聽沒有懂,覺得自己好像笨蛋。」如今,面對台灣現今農產結構以及慣行農法對於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張駿極侃侃而談,儼然是個生態養殖和自然農法的專家。

「我曾經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社會正義、環境保育,都覺得與我無關。直到創業後,跟許多有理念的夥伴、小農接觸,雖然他們書可能沒有我讀得多,可是和他們互動,我的視野完全被打開,原來這世界還有那麼多東西需要你去學、去關心、去努力。這種充實感和快樂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

張駿極笑著,眼神充滿熱情。你知道他是幸福的創業者。

(本文整理自《看》2014年第146期「認真臉譜」)

 

【安心食物,何處尋?】相關文章

阿麟師樂當「瘋子」 用善念推廣安心蝦

張智傑由百萬台幹 變身百萬農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秘魯人學中文 台灣助數位學習
全球經濟動盪不安,但中文熱持續發燒,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魯,雖然跟台灣沒有邦交關係,但是卻有不少台灣籍的老師在這裡教中文。…
洪蘭教授擔憂台灣學生的未來
擔任國內醫學院評鑑委員的中央大學洪蘭教授,近日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寫下對於台灣頂尖學府──台大醫學院的課堂觀察。她質疑「上課好像菜市場」,…
宜蘭綠色博覽會 2009最夯的春日嘉年華
伴隨春之步履,2009宜蘭綠色博覽會再次雀躍遊人的心。牛年的宜蘭綠博嘉年華會,以牛為活動主軸,自3月21日起,…
後疫情時代 實體行銷科技高峰會
台北+日本+國際領導企業分享最新行銷科技趨勢 年度行銷盛會「MarTech Asia」即將登場,首屆 MarTech Asia 講師陣容…
香港學者:中國禽流感或將大流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朱華晨的研究團隊,聯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美、澳科學家合作,…
天然 「食」尚 健康 - 伊薇特台味冰淇淋有夠「酷」
2013年7月,台灣第一家提供冰淇淋DIY的觀光工廠──「伊薇特冰淇淋夢工場」於新北市新店開幕,…
黃河明獻身社會公益 助人開展「新生命」
為了信守承諾,為了助人的使命感,你願意付出到甚麼程度?曾任資策會董事長的黃河明,不僅花了15年的時間投入脊髓損傷的公益活動,…
第三集 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意拼貼者
「啊哈,把A加上B,不就變成了C嗎?」 「哇,你還真有巧思耶!」 你的生活中,也許剛好有這麼樣一個人,會讓你常常稱讚他有巧思、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