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

由石斑魚危機 看台灣高經濟魚種養殖利弊得失

▲台灣四周環海,不管是在遠洋漁業,還是養殖漁業,產值與技術全球數一數二。圖為台灣東北角的海水養殖場。Adobe Stock
第235期
謝平平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灣四周環海,不管是在遠洋漁業,還是養殖漁業,產值與技術全球數一數二。1960至1970年代,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成功培育淡水養殖魚種,進而研究高經濟價值的石斑、鰻魚養殖技術,花費了數代人的心血。目前能以人工養殖的物種超過上百種,造就了台灣養殖漁業的蓬勃發展。

 

 

台灣漁業產值概況

 

1960至1970年間,水產試驗所以中國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鱅魚(大頭鰱)、青魚(烏鰡)——為研究對象,成功試驗出淡水養殖的完全養殖。Adobe Stock

▲1960至1970年間,水產試驗所以中國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鱅魚(大頭鰱)、青魚(烏鰡)——為研究對象,成功試驗出淡水養殖的完全養殖。Adobe Stock

 

草魚是台灣水產試驗所早期研究開發的淡水養殖魚。Adobe Stock

▲草魚是台灣水產試驗所早期研究開發的淡水養殖魚。Adobe Stock

 

1960~1970年代:成功發展「淡水魚養殖技術」

鄭成功入台後,創屯田之制,開漁鹽之利,為長期反清復明而準備。當時,台灣原生魚種多在山澗之中,體型小、成長慢,有人因而開始從中國大陸引進草魚、鰱魚。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獎勵淡水養殖、同時發展遠洋漁業,初步奠定現代漁業面貌。

簡易的粗放式養殖延續到戰後,當時漁民從野外採捕天然種苗後,投入土池中飼養,以戶為單位的產業規模不大,而天然採捕的種苗來源也不穩定,因此經濟規模不大。

1960至1970年間,水產試驗所以中國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鱅魚(大頭鰱)、青魚(烏鰡)——為研究對象,成功試驗出淡水養殖的完全養殖,包括:種苗來源、育種、改良品種等,更成為民間最常食用的養殖魚類。

漁業署表示,養殖漁業的發展不僅對農漁村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也形成細緻的分工,讓台灣養殖技術聲名遠播,賺取大量外匯。

水產試驗所《水試專刊》第20期提到,養殖漁業在1950、1960年代,年成長率平均5%,之後年年陸續上升。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除了養殖、育種等技術的進步,魚種飼料的開發成功,也成為養殖漁業開始集約化、擴大化的主因。

 

石斑魚為海水養殖魚種,養殖技術困難。Adobe Stock

▲石斑魚為海水養殖魚種,養殖技術困難。Adobe Stock

 

1990年代:確立「海水魚養殖技術」

有了成功的經驗,水產試驗所再度挑戰海水魚的養殖技術,例如:烏魚、鰻魚、石斑魚等。但海水魚與淡水魚的養殖方法、過程,相差極大,如海水魚的魚苗出生時,嘴巴口徑微小,開口階段的餌料生物如何配比?供給方式是多種、還是單種?穩定的培育以何者為佳?都需摸索試驗。

以石斑魚為例,其稚幼魚開口階段的餌料生物投餵順序大致為:牡蠣受精卵、微藻、輪蟲、橈足類、枝角類、人工微粒飼料,頗為複雜。

漁業署表示,餌料生物對稚幼魚的生長影響大,且其發育過程中會經多次變態(型態轉換),餌料生物的大小、營養成分、誘引效果等,皆須配合稚幼魚的生長速度進行調整。1990年代後,水產試驗所總算確立了海水魚的養殖技術,是台灣養殖技術的一大突破。

 

 

台灣養殖漁業近年(2020 ∼ 2021 年) 出口前五名魚種

 

石斑魚 vs. 鰻魚:哪種比較難養?

石斑魚與鰻魚都屬高經濟魚種,但繁殖技術大不相同。石斑魚的魚苗培育、高殘食特性(互噬行為,通常體長者贏)所造成的損失、先雌後雄的性別轉換機制,都是初期難以突破的關卡。

 

石斑魚(左)和鰻魚(右)都屬高經濟魚種,但繁殖技術大不相同。Adobe Stock

▲石斑魚(左)和鰻魚(右)都屬高經濟魚種,但繁殖技術大不相同。Adobe Stock

 

漁業署表示,今日台灣研究人員以分段養殖、篩選與分養,來解決高殘食性問題;也已找出性別轉換機制,並確立各階段餌料生物、營養需求。加上台灣石斑魚養殖漁業擁有完整分工,從餌料生物的培養、飼料、冷凍加工、運輸行銷、養殖設備等,若業者平日對放養密度、投餵控制、魚塭保養多加注意,台灣的石斑魚已可達到「完全養殖」。

但台灣擅長養殖的日本鰻,就令人頭痛了,最難之處在於鰻苗的取得。日本鰻為降海洄游性魚類,冬天會洄游到太平洋產卵,台灣漁民在此一個多月中,頂著大浪捕撈野生魚苗,售價可比金子,因此鰻苗也被業界稱為「鰻金」。

日本研究機構在30至40年的長期研究中,試圖找出成功繁殖的方法。2019年,日本媒體報導已有機構能掌握日本鰻的洄游規律性,並可進行繁殖、順利成長至成鰻,可說是一大突破。

漁業署透露,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內亦有業者投入研發,已可成功取得受精卵,並孵化至柳葉鰻階段,但後續的培育階段未成,能進階到幼鰻階段的魚苗,僅有一、二成,仍需持續投入試驗。

對台灣來說,石斑魚與鰻魚二者相比較,石斑魚仍屬較為成熟的養殖魚種。

台灣石斑魚的「天敵」

2009年,石斑魚行情看好,漁業署推行「石斑魚產值倍增計畫」,透過補助、輔導,年產量曾一度突破2萬公噸,外銷產值連年高居世界第一。目前台灣石斑養殖業者多集中在南部,包括屏東(40%)、高雄(25%)、台南(25%),內外銷比為3:2,去年石斑魚年產量約1萬7,000公噸。

然而,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崛起後,台灣精緻的養殖技術經由台商相繼外傳,直接壓縮了台灣石斑魚的外銷空間,加上台灣生產成本較高,價格競爭力與產值逐年下滑。

漁業署表示,若以氣候、繁殖與養殖技術、完整分工產業鏈來看,台灣仍具生產優勢,但危機在於外銷多倚賴中國大陸單一市場,未來將把石斑魚推向多邊市場,並轉向以產量、產能決定的「計畫性生產」模式。

 

中國從6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農委會從加工、內銷、外銷實施因應措施,協助建構內外銷市場。文化部臉書擷圖

▲中國從6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農委會從加工、內銷、外銷實施因應措施,協助建構內外銷市場。文化部臉書擷圖

 

祭出三箭:止血中國市場危機

除了面對中國大陸、東南亞石斑養殖業者的威脅,今年6月13日,中國宣布暫停台灣石斑魚進口,引起台灣養殖漁業業者一片哀嚎。根據漁業署資料顯示,去年台灣外銷中國大陸市場的石斑魚達6,121公噸(占總產量36%),截至今年5月底,銷往中國大陸、香港的石斑魚數量為3,059公噸。

 

農委會推出「臺灣農產嘉年華」網站,鼓勵民眾購買。網頁擷圖

▲農委會推出「臺灣農產嘉年華」網站,鼓勵民眾購買。網頁擷圖

 

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農委會表示,將祭出三箭止血。一是調節石斑魚上市期間與產量,以低利貸款鼓勵業者於魚塭、海上箱網續養,避免同業戈矛相向、血流成河。

 

全聯福利中心預計採購國產石斑500公噸販售。漁業署臉書擷圖

▲全聯福利中心預計採購國產石斑500公噸販售。漁業署臉書擷圖

 

二是透過網紅、電商平台、電視購物台等推出促銷活動,刺激零售市場;另也將透過農、漁會超市、連鎖超市,推出行銷活動,並強化與餐廳、宴會等的實體促銷活動,增加線下銷售能量。

最後,將啟動加工凍儲,以美加、紐西蘭、歐盟等市場為目標,與當地百貨、超市、餐飲等通路合辦拓銷活動,並將提供海外拓銷獎勵,分散石斑魚外銷市場,穩定產銷供應鏈。

目前已有台灣企業認購上百公噸的石斑魚,日本養殖漁業也對台灣石斑魚頗有興趣,這次突發事件未嘗不是轉機,或給台灣養殖業者另一次走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相關文章:

龍膽石斑業者陳明宏 憂內銷價格隨外銷跌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