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書店四次革命 獨立書店接棒實體、網路書店

▲書店式微,未來還有書店的生存空間嗎?Adobe Stock
第229期
謝平平

「生活在二十世紀,你很清楚什麼是『書店』,但進入網路時代後,書店可能被重新解構。」一坐下來,蘇至弘就預測獨立書店的未來,生死難卜,既然如此,是不是要勸同業及早跳船?「但是,一般書店賣不動的書,在獨立書店都賣得很好。」還好,「獨立書店」起死回生了。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一角。謝平平攝影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一角。謝平平攝影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咖啡廳舉辦演講活動。謝平平攝影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咖啡廳舉辦演講活動。謝平平攝影

 

蘇至弘,清華大學「水木書苑」老闆,「友善書業合作社」創辦人之一。網路時代的衝擊,即使設立在學校內的書店也難以倖免,「以前開學的前三個月,教科書最熱賣,現在教科書只能賣二週。」隨著學生學習型態的改變,他也將部分空間挪為電腦銷售、咖啡廳。

書店四次革命

台灣出版社早年寄居在書店中,琳瑯滿目的文具中,撥出一小區擺放新書,還夾雜農民曆。說是書店,倒不如說是文具店。蘇至弘表示,1983年設立於台大商圈汀州路的金石文化廣場,帶來書店的第一波革命,明亮的燈光、優雅的氛圍,啟動全台書店大換裝。

六年後,精緻設計的誠品書店,1989年落腳於台北仁愛敦南圓環帶來第二波革命,國內難得一見的原文書、外國進口的文具,加上邀請頂尖室內設計師打造的優雅風格,導入會員制,此等種種讓全台書店皆望塵莫及。

第三次革命是1995年底、「博客來」網路購書的出現,在當時僅有學術網路的年代,是一大創舉;第四次,電商的興起與超低折扣大戰,衝擊了實體書店,比當年小型書店拿不到書更加嚴重。

獨立書店的靠山——友善書業

2008年「獨立書店聯盟」成立,當時雖有小型書店拿不到書,但僅是個案;2014年,幾乎成了許多小書店的宿命,蘇至弘與幾位同業全台奔走,隔年成立「友善書業合作社」,將各店需求集中,共同進貨,現已成獨立書店的主要進書來源。

但即使集眾人之力,友善書業一年的營業額,還是不敵電商,「所以,折扣不是獨立書店的訴求。」

但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遭逢武漢肺炎疫情嚴重,竟有31位新社員加入友善書業,今年則有15家加入,範圍遍及基隆、彰化、雲嘉南、屏東、花蓮、金門。

 

今日遍地開花的獨立書店,是1980年代的餘波,還是有可能是新的趨勢?Adobe Stock

▲今日遍地開花的獨立書店,是1980年代的餘波,還是有可能是新的趨勢?Adobe Stock

 

全台各縣市的獨立書店多具有自己的個性,主理人長期經營某一領域,建立口碑,退書率因此較低。蘇至弘表示,友善書業退書率每月約在15%至20%,一般經銷商則超過50%。

獨立書店站在夢想與現實的平衡點上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此話也能套在獨立書店上。低調但卻有膽識的蘇至弘指出,有熱情、願意堅持的人,才能撐起一家獨立書店,「否則,再好的位置,都不見得能成立一家書店。」回到現實面,即使是一人書店,房租、人事等就要占了一半以上的營收,是專家一聽就怕的成本結構。

「如果新社員只想靠賣書維生,我們會告訴他不要開,一定要有其他的『副業』。」副業包括了代編刊物、在地小旅行、餐飲、民宿、金工藝術販售等副業。那麼,現下最時興的演講,能為獨立書店活血嗎?

「不行!」蘇至弘一臉斬釘截鐵,他直言,多數演講活動都與銷售脫鉤,少數讀者為了支持獨立書店,才會現場購書,「讀者的支持,是獨立書店最大的動力。」

那麼,今日遍地開花的獨立書店,是1980年代的餘波,還是有可能是新的趨勢?蘇至弘認為,這要從改變後的生活習慣來分析。

他以學生為例,以前學生會因為看書而廢寢忘食,現在即使書店在一樓,仍過門不入,「書店以前是人的生活一部分,但現在7-11才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蘇至弘表示,擺滿書的實體空間,可以讓生命有實質的探索與變化,是手機遠遠比不上的,但他也不樂觀,「如果還有讀者,而我也能以此維生,這個空間就會存在。反之,我們就得面對現實。」

 

新竹‧友善書業合作社(2015年成立)

主理人:蘇至弘

資本額:3,180,284 元

社址: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459巷19號

 

 

 

相關文章: 

南投籃城書房 宛如遊客服務中心的獨立書店

彰化南方書店 祖母級書店經歷了些什麼?

有備而來的Z世代 女大生圓夢創辦基隆樂心書室

書店不死,只是漂泊!新手書店開業8年最害怕的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