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搞雙標 讚許馬拉威 卻無視美國大選爭議

網站截圖
哨子先生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19日選出2020「年度進步最多國家」,得獎的是又老又窮的非洲國家馬拉威,跌破眾人眼鏡。《經濟學人》的理由是:該國人民從上到下都挺身而出,讓民主在威權區域得以開花結果。

先介紹一下馬拉威的經濟狀況——地處非洲東南的內陸國、沒有海港可進出口,又缺乏工業技術支撐,全國約有55%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人均國民所得(GNI)只有600美元。將近 85%的居民住在農村,以務農為主,2018年曾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為世界排名第三窮的國家。

通常這類型的貧窮國家,政治局勢多半動盪不安,但馬拉威在反共總統班達超過27年(1966-1994)的鐵腕統治中,是少數沒有受內戰影響的非洲國家。

題外話,同是反共立場的馬拉威跟台灣,從1966年開始一直維持友好邦交,班達總統甚至來台灣跟蔣中正見過面。直到2008年,班達總統過世十年後,終究敵不過中共利誘宣布與中共建交,結束與台灣長達42年的邦交關係。

立可白選舉 喚醒馬拉威的公民精神

2012年,時任馬拉威總統穆塔里卡突因心臟病發逝世,但他的弟弟彼得對外隱瞞死訊,將屍體運到南非聲稱要「治療」,打算接班奪權。雖然當時沒有成功,時任副總統喬伊斯班達堅持宣誓就職,接任總統。但在2014年的選舉,弟弟彼得穆塔里卡仍然順利登上總統大位。

2019年,彼得穆塔里卡試圖尋求連任,但大選過程爭議不斷,最誇張的是點票時發現上面滿是立可白修改的痕跡。這場「立可白選舉」(Tipp-Ex election)引發馬拉威人民大規模示威,要求彼得穆塔里卡下台,即使執政黨試圖賄賂法官,但法官仍頂住壓力宣判選舉無效,在今年6月重新選舉,由反對黨領袖查克沃拉以近6成的得票率,打敗穆塔里卡。

《經濟學人》稱讚馬拉威法院與人民,在不畏執政黨手握大權的情況下,以法律制衡,以投票宣告改革的民主精神,在非洲實屬不易。「馬拉威依然貧窮,但其1760萬人民是『公民』而非『臣民』,以舉國之力在威權區域復興民主。」值得獲頒年度最佳進步獎。

稱讚馬拉威 卻無視美國大量選舉造假證據

馬拉威人民的精神的確值得嘉許,但《經濟學人》一方面稱讚馬拉威的同時,卻提到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成功阻擋川普的民粹主義」,是另一種進步象徵,事實是如此嗎?

這就讓人想不透,從11月3日大選開票至今,美國各州舉辦多場聽證會,有大量的證據和證人,足以證明投票計票過程中出現諸多違法事由,選票真實性存疑,導致至今美國官方選舉單位仍無法宣告誰當選。《經濟學人》直接認定拜登就是當選的總統候選人,還稱川普是「民粹主義領袖」,很想知道,放任黑命貴(BLM)和極左組織Antifa在街上製造暴亂的,是哪些人?為何可以視而不見?

《經濟學人》一方面稱讚馬拉威勇於對抗假選舉,以權威評論者的姿態給出獎項,另一方面則對這場堪稱21世紀以來規模最大、最腐敗的全國性選舉舞弊案選擇性作答。作為主流評論媒體,如不能客觀的陳述事實,何不頒一個「最佳逃避獎」給自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器官等待病人」 美國會揭開中共恐怖黑幕
在中國,移植患者並沒有等待器官,相反的是器官在等待著病人,這一現象揭開中共不可告人的黑幕。據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
官員犯罪展覽 中國貪官「怕老鼠」
重慶在5月16日至25日舉行為期10天的「官員犯罪展覽」,並公開貪官在法庭上的懺悔。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市規劃局原副局長梁曉琦,…
一個黑奴的自傳 奧斯卡最佳影片《自由之心》
天賦人權幾乎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基本原則。它主張人有自然的權力,非他人所能剝奪。 《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
出售港中資產 李嘉誠惹揣測
9月17日,原本是長江實業集團執行董事趙國雄邀約媒體午宴,午宴近結束時,李嘉誠突然現身,滿臉笑容向各人握手打招呼,並且表示「無事不可問、…
「愛」是答案 《富都青年》無國籍邊緣人綿延的悲歌
《富都青年》,2023年末台灣電影大黑馬。由馬來西亞籍、電影監製出身的王禮霖首次導演、編劇,李心潔監製,吳慷仁、陳澤耀領銜主演。…
王岐山「故交」建言 「反共不反國」建兩岸共和
近期,北美獨立學者劍申鵠致中國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公開信在網路上流傳,信中就蔡英文台灣總統大選獲勝後的兩岸問題向北京建言。…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北韓頻送秋波 美國南韓再啟援助
最近北韓對南韓與美國頻頻示好。北韓於8月29日釋放於7月30日因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故障而迷航進入北方水域遭扣押的南韓漁船「沿岸號」與4名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