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修復讓經典電影活在現代

傳影互動提供
第183期
整理☉曾允盈

楊德昌的台北故事──《一一》(A one and a Two)(新片)


導演:楊德昌
演員:吳念真、金燕玲、張洋洋、唐如韞、戴立忍
修復上映日期:2017年7月28日

已故導演楊德昌2000年推出《一一》時,因不滿台灣電影發行被少數人把持,不想作品草草上映被犧牲,乾脆不上院線,僅在影展播放。睽違17年之後,終於第一次在台播映。楊德昌因本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2016年《一一》獲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為「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第8名。

影片結束在一個簡樸的葬禮,呼應了一開始複雜的婚禮。楊德昌用貼近大眾的濾鏡,透過一個平凡家庭的冷暖,探討每個人不同階段會遭遇的困境,兼具寬厚溫柔和尖銳犀利的風格。片中小學生洋洋喜歡把人們的後腦勺拍照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不是都只是事情的一半?」這個問題,貫穿了整部電影。 

 


找到謊言中的真相──《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舊片)


▲網路擷圖

 

導演:黑澤明
演員:三船敏郎、森雅之、京町子
修復上映日期:2015年1月9日

日本導演黑澤明創造許多經典電影,近年透過數位修復技術,讓許多斑駁模糊的老片得以重生。改編自芥川龍之介小說的《羅生門》是一部黑白電影,描述當時社會人與人的互不信任,表現出嚴肅又淒涼的氛圍。芥川龍之介被派往中國工作的四個月,工作繁重且受到各種病痛折磨,回到日本後就創作了《竹林中》,也就是《羅生門》的故事腳本。

《羅生門》在1951年獲得許多國際獎項,當時是二次大戰結束後幾年,日本還在戰敗國的陰霾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犯罪變得合理。獲獎給日本人民帶來鼓舞,黑澤明也有意無意把日本國情套入影片中,用較隱晦的方式,在結尾時朝陽升起,展現出人性「善」的一面。

 

侯孝賢的台北故事──《尼羅河女兒》(Daughter of the Nile)(舊片)


▲網路擷圖

 

導演:侯孝賢
演員:楊林、陽帆、高捷、李天祿
修復上映日期:2016年9月23日

侯孝賢經典之作《尼羅河女兒》,2015年由國家電影中心以4K規格數位修復完成,29年後再次登上大銀幕。新版海報與公眾印象的「藝術電影」差不多,但是29年前在台灣上映時,卻是標榜「今夏最新鮮、夠勁的電影」,落差很大。

影片延續侯孝賢前期的寫實風格,透過台北的邊緣青少女林曉陽的生活,呈現1980年代中期台灣的城市樣貌。攝影師陳懷恩透露,侯孝賢特別愛選太陽要下山轉天黑的「魔幻時刻」,捕捉主角在台北街頭流竄的場景。自言很少拍「當代」的侯孝賢,《尼羅河女兒》成了極少數的當代台北故事。其中吳念真飾演的夜校教師因不明原因被迫去職,點出侯孝賢在《悲情城市》等作品中,深入談到的台灣政治問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談:金融海嘯下的台灣經濟
總統府右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大樓在冬日的暖洋照射下,光彩熠熠。如同它的辦公大樓位置緊緊座落在總統府一側般,…
來興仁迺夜市 好吃、好玩、好逛大點名!
據觀光局統計,2013年來台旅客最主要的遊覽景點,前五名依序為夜市、台北101、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以及日月潭。其中,旅客來台後,77%…
卑南大圳水利公園風情萬千
位於台東卑南大圳取水口上方河階地的水利公園,是一座美景與生態兼具的親水公園。園內有水車、木造涼亭、大草皮,夏日涼風習習、溪水淙淙,別具風情…
一樣的黑心商人,兩樣的政府
塑化劑引發的台灣食品風暴,可以稱為一種「國難」。這場塑化劑風暴被拿來和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相提並論,…
香港回憶錄之「任職港大」
(續前期)1980年代初期,香港大學經濟金融系主任張五常在《信報》的「論衡」專欄,以他的經濟學理論縱談中國、香港與世界的經濟問題,…
NASA發現新地球 近似度達98%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美國東部時間7月23日正式宣布,搜索外太空適宜人居星球任務的「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
奇人異事
不幸中的大幸 尼泊爾地震奇蹟生還者:最小4個月,最大105歲 2015年4月25日11時56分發生規模7.8級的「尼泊爾大地震」,…
陸客來台旅遊,出了甚麼問題?
在台灣一個旅遊購物站外,一群群中國觀光客從遊覽車上魚貫而下。導遊領著隊一一參觀各種台灣名產與伴手禮,大力說明產品特色。「各位大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