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媒體集體失準談起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於2016年11月22日造訪《紐約時報》。圖為其穿過紐約時報大廳時,和警衛人員握手。
Getty Images
第176期
歐篷爾

“You are fake news.” 這是大選前川普對一邊倒的支持希拉蕊當選總統的主流媒體的論斷。昔日被媒體嘲笑的川普,今天是正宗民選的美國總統,令世界許多政客名流跌破眼鏡。美國主流媒體的集體失準,也堪稱尷尬至極。

 

傾斜的媒體

 

早前曾曝出消息:「希拉蕊一來(指擔任國務卿時訪問中國)就又要談人權問題、又要談高智晟問題,還向我們要一萬個億。我們清楚她要甚麼,出手就給了八千億。那女人拿到錢後,第二天,甚麼人權問題、高智晟問題,連提都不提了。」近日,又曝出希拉蕊出賣盟友,默許他人吞併台灣……也許還有更多沒有曝出的桌子底下的政治交易。

然而,在川普與希拉蕊競爭總統的賽事全程中,美國主流媒體這些關於希拉蕊的負面消息卻隻字不提。而對於川普,各種負面消息像流行病一樣在報紙、廣播、電視中蔓延。

為甚麼老是看川普的明疤,卻不敢揭希拉蕊的暗瘡?當自由的媒體們,以統一的角度傾斜,發出的統一的聲音,不免令人感到詭異。

「似乎你看到了許多報紙,其實你只看到了一種報紙;似乎你聽到了無數聲音,其實你只聽到了一種聲音;似乎你想到了無數,其實他們只給你一個。如果需要,他們會把所有人改造成一種人,他們擁有這種強大的力量。」這是中國女作家張抗抗對媒體被政治操縱的現實描述,用來形容這次美國主流媒體在大選報導中的表現,似乎也不為過。

 

是反省,還是開脫?

 

大選後,川普勝出,媒體失準,面對尷尬,《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瑪格麗特‧蘇利文(Margaret Sullivan)說:「媒體很固執,從不相信美國可以接受一個嘲弄殘疾人、性騷擾女性、有厭女症、種族主義、反猶太人的總統,就一廂情願的認為這不會發生。」「因為記者大多有高學歷,有大學或碩士畢業的學歷,居住在華盛頓、紐約這樣的大城市,或是民主黨根據地――西岸,所以記者對於大選的感知出現了侷限性。」

與其說是反省,毋寧說是一種開脫。而這樣的開脫並未消減尷尬。

《紐約時報》看起來要比《華盛頓郵報》更坦誠些,因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吉姆‧若騰伯格(Jim Rutenburg)說了一句大實話:「我們已不再是記者,而成了啦啦隊長。」這句話道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主流媒體正在忘卻作為媒體,當為正義發聲的「獨立」精神。

 

自由媒體的「昔非今比」

 

在自由世界,尤其是美國,媒體擁有「無冕王」的美譽,是因為民主國家的自由與正義,乃是來自昔日媒體之貢獻。《華盛頓郵報》從不畏權力的黑暗中崛起,CNN從槍林彈雨中衝出……美國新聞界不乏為揭露真相捨身取義之舉,媒體正義不只是在簡單的體現民意,而是用真相在領引民意。

然而,媒體的自由公正沒有按既定軌道越發進步,而是每況愈下的「昔非今比」。我們看到,當政治隨道德的墮落而墮落時,在自由民主的表象下,政府可以與沒有人權的國家進行貿易,放縱企業到迫害信仰的國家投資,以犧牲道義換取經濟利益視而不見。此次美總統大選,主流媒體偽造民意,一邊倒向希拉蕊,是因為被政客所迷惑,還是已淪為政客的工具?

人們不禁懷疑昔日客觀獨立、正義敢言之媒體精神今天還剩多少?甚至更為直接的斷言說,這顯示傳統媒體已經日落西山,不再代表民意。如果不是受益於互聯網社交群自由資訊的傳播,今天在台上的很可能就是希拉蕊而不是川普。

 

媒體監督總統,誰在監督媒體?

 

美國人民一直自豪的認為美國是神眷顧的國家,並把「我們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樣直接印在美鈔上。在美國短短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偉大的總統,他們追求真理與正義,為世界人民開創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媒體在每一次總統選舉中都扮演體現民意的正面角色,而這一次似乎顯示媒體和政客沆瀣一氣了。

也許,川普確如此前主流媒體們所描述的,具有種種人性弱點,然而,上帝最終選擇了川普,或許不是因為喜歡他的人性弱點,而是因為更不喜歡違背道義的騙子,或是唯利是圖的政客。

同樣,當主流媒體們漸漸喪失媒體所應秉持的傳統的道義時,就會漸漸失去政治的敏感度、精準的判斷力。沒有上帝的眷顧,如何能長保「無冕王」的榮耀?

這次的美國的大選結果,與其說是民意給了媒體一次教訓,不如說是上帝伸出了手,摘下自由媒體昔日的桂冠。筆者無意反對《華盛頓郵報》記者對美國總統做個人品行的要求,但是不要忘記,媒體在監督著社會的時候,同樣應該接受更嚴格的監督,只有回歸正義的立場,從道德良知出發,堅守公正與客觀,才能得到認可,重新獲得民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別拿加薩比台灣
加薩軍事衝突爆發後,有些華文輿論又把巴勒斯坦或者加薩比成台灣,再加上之前的把台灣比作烏克蘭等等,都是錯誤的。…
貝珠工藝的古與今 尤瑪‧達陸談連結國際的貝珠文化
你知道生活在高山的台灣泰雅族人竟有與索羅門群島互通的「語言」嗎?不是真的語言,而是「貝珠文化」。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之「遙遠的記憶—…
不景氣不是亂花錢的藉口
政府最近要求大幅舉債來擴大公共投資,甚至要發消費券給人民以增加人民的支出。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提振景氣和經濟成長率。…
溫家寶「哀歌」亦真亦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與往常一樣,高調提出「政改」。但其言談卻被外國媒體稱之為「swan song」,…
千年智慧 三十年經驗 讓身體真正健康
「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以自己要吃的高標準,提供優良的保健食品給國人。」 32年前,台記創辦人林駿杰因為一次嚴重的意外造成健康危機,…
反彈歐巴馬的美國景觀
歐巴馬贏得美國總統後,美國出現了幾個耀眼的政治景觀。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在民主黨的18個參選人中,最左傾、…
卦象分析巴黎聖母院火災
▲巴黎聖母院4月15日發生大火,這是一場意外火災嗎?Fotolia 巴黎聖母院4月15日發生大火,這是一場意外火災嗎?…
5年新建50個洛陽 中國「鬼城」排行榜出爐
近日,2015年中國50大「鬼城」排行榜出爐。排行榜前50個城市中,有地級城市(行政級別相當於地區、自治州、盟)26個,縣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