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揪來新北 體驗觀光工廠的千變萬化

手信坊董事長陳世洋(左)與新北市經發局工業輔導科股長潘守亷(右)。
李唐峰
第150期
劉佩絨

近十多年來,台灣面臨傳產沒落、產業鏈外移、新興開發國家競爭等挑戰。於是經濟部積極推動「觀光工廠計畫」,協助傳統製造業轉型為觀光服務業,尋找新商機。自2008年開始推動至今,目前全台已有超過117家觀光工廠,創造龐大觀光產值,其中新北市在市長朱立倫的積極推動下,目前已有21家觀光工廠成功轉型,成績名列前茅。

 

新北市經發局》
全方位推廣轉型觀光工廠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工業輔導科股長潘守亷說明,新北市從2009年開始推動觀光工廠計畫,透過邀請各領域專家顧問,協助業者進行軟體、硬體改善與動線規劃,以及導覽人員的訓練,幾乎可說是全方位輔導。

新北市因地狹人稠,土地取得成本高,工廠場地有限,潘守亷分析,業者如果是純粹靠門票與現場銷售的收益,很難與其他縣市相較。但是在品牌行銷方面,相對的成長比較快速,因為新北與台北市的人口將近六百多萬,能夠讓一個品牌快速行銷出去,「業者獲得的是品牌價值的成長,這是無法量化分析的,也是要靠業者自己去經營的。」潘守廉解釋道。

此外,新北市政府在輔導過程中也發現,中小企業較缺乏轉型的資金,對此政府提供額外的硬體設備補助金,最高補助150萬。潘守亷說雖然金額不多,但對業者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產業內容豐富》
成功創造觀光產值

雖然有先天條件的限制,新北市的觀光工廠仍然有明顯的成長。根據新北市經發局統計,從計畫開始至今已成功輔導21家傳統業者轉型,包括食品業、襪品生產業及其他製造業等,平均每年吸引50萬人潮,光去年所創造的產值就高達1億4,000萬元。

其中表現亮眼的三家觀光工廠,「手信坊創意和菓子文化館」是新北市第一座國際亮點觀光工廠,將台灣文化、日本精神巧妙融合,讓和菓子不只成為家喻戶曉的伴手禮,更是台灣米食文化的代表,揚名國際。位於林口的「吳福洋襪子故事館」,多年來秉持「堅持只做對的事」的經營原則傳承四代。轉型不到一年即成為優良觀光工廠,兼具深度與趣味。「宏洲磁磚觀光工廠」以傳承磁磚文化為使命,多年來持續不斷推廣陶瓷藝術與磁磚產業,拉近民眾和磁磚的距離。這些由不同類型傳統產業轉型而成的觀光工廠,各有特色和趣味,為新北市增添不少耐玩度。

「手信坊創意和菓子文化館」獲選為2014 年全台僅四家的「國際亮點觀光工廠」。由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許茂新主任(右)頒發獎座,手信坊副總經理陳美姚(左)代表受獎。岳翔雲攝影

獲選「優良觀光工廠」,吳福洋襪子故事館執行長賢伉儷(左、右)受獎合影。岳翔雲攝影

宏洲磁磚觀光工廠已連續兩屆獲頒「優良觀光工廠」榮譽。圖左為副總經理吳忠治。岳翔雲攝影

 

成立觀光業者協會》
串聯景點打造新旅遊圈

手信坊董事長陳世洋,同時擔任「新北市產業觀光促進發展協會」的首屆理事長,他提到新北市的觀光工廠都不是設立在觀光景點,「交通動線不佳」是業者遇到最大的困難。他期許未來新北市政府能協助業者規劃彩繪觀光列車,結合新北市的觀光工廠與夜市商圈,推出新北市一日遊或半日遊,讓遊客白天來觀光工廠玩,晚上接著逛夜市,藉此活絡新北市本地的觀光商機,合作帶動整體發展。

陳世洋表示:「現在的觀光工廠其實不是在賣商品,我們真正賣的是台灣的文化。」他進一步說明,有外國遊客形容來台灣的觀光工廠為「深度之旅」。尤其是中國遊客,或許大陸的山川湖泊比台灣漂亮,高樓大廈更多,台灣真的沒得比,「但是,台灣的人情味與在地文化是大陸人學不來的。」

外來遊客真正想看的是台灣的文化與精神,陳世洋認為,只有來觀光工廠,才能看到台灣各行各業的真實面貌。

「其實台灣能夠在困境中屹立不搖,就在於這些中小企業老闆認真打拚的創業精神,遇到困難就往前衝、克服它,才創造出了台灣的經濟奇蹟。我們很希望能把它找回來!」陳世洋言談中充滿豪情。

在許多產業出走之際,這些對台灣充滿感情的傳產業者選擇留下,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勇於轉換跑道重新出發,為打造自己的品牌與台灣的未來繼續努力。這些在逆境仍堅持向上的故事,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股市:一個市場兩種遊戲
最近二家出版社分別來找我,想要再版我七、八年前所寫的兩本有關股票投資的書。歡喜之餘,也令我驚訝,因為當時所寫的內容,一般說來是非主流,…
美軍核子潛艇 百慕達三角驚魂奇航
滿載核子武器的美國「聖胡安」號核子攻擊潛艇2007年3月13日晚7時至14日凌晨5時,在著名的百慕達鄰近水域突然神秘失蹤。…
不斷轉型升級 柯耀宗整合出自我價值
  旅行世界各地、自由安排上工時間、客戶得事先預約時間進行企業輔導與個人諮商、授課時只需動口不動手……這樣的工作內容,聽來是否吸引人?…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政府主導的「資料戰爭」(二)
前期我介紹了北歐國家行政資料的開放與運用,導致北歐國家對全世界研究人才的「磁吸」作用,本文接續介紹北歐目前的「戰略」…
蘋果樹 讓廚房成為媽咪的伸展台
台灣人超愛買鍋的!電視購物三天兩頭就來一檔,百貨公司週年慶也少不了拿鍋鍋當主角,讓人不看不買都心癢癢。但是,台灣媽媽真愛買鍋嗎?其實,…
老友伯的傳奇故事
我父親在老家有一個經歷頗為傳奇的朋友,這裡姑且稱他為老友伯吧。 大約是三十年前吧,老友伯還很年輕。初冬的時候,他步行去一個很偏遠的山區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