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天氣之外的精采對話

為了避免陷入無話可說的窘境,最好要準備3個可聊的話題。
Fotolia
第144期
葉弘婕

有人說,不會聊天氣,就不會聊天;還有人說,只會聊天氣,也不會聊天。寒暄式的閒聊向來褒貶不一,有些人如魚得水,有些人認為只是無意義的蠢話。有些人不喜歡或懼怕與陌生人接觸,從不出席社交活動,若是萬不得已非去不可,整場只跟3個認識的人講話。

舊金山職涯顧問安柏兒.羅森柏格(Amber Rosenberg)接受《Fast Company》雜誌訪問時說,閒聊是拓展人脈(networking)的最好管道。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針對133位經理人的研究顯示,好感度(likability)是獲得工作及升遷的關鍵,而好感度多半始於閒聊。

對職場人士來說,讓人喜歡你,願意與你進一步接觸是閒聊的主要意義。安柏說,如果感覺氣氛有點僵,可以談談別人的事,這是一種迴避尷尬的方法。人們常認為聊天就是聊自己,其實不然,閒聊是與對方分享情感、話題和時間。

《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的作者黛博拉.福耐(Debra Fine)認為,人們偏向與中意的人相處或合作,每次談話都可能是未來成功的機會。她在《Fast Company》雜誌提出四點具體建議:

1.     降低期望 輕鬆自在

你可以希望有最佳表現,但不要期待太多。愈是想要留下好印象,愈怕別人覺得自己愚笨而緊張兮兮,就愈容易事與願違。假設你必須參加一場雞尾酒會,若最高期望僅在於餐廳氣氛佳、餐點好,那麼大可放鬆享受,愉快地關注酒會的點點滴滴。一個放鬆的人更令人喜愛。

2.     隨時做好準備

黛博拉說,最糟糕的情況是陷入無話可說的窘境,因此,無論參加會議、產業研討會或社交活動,至少要有3個可聊的話題。尤其當對方問出「你好嗎?」「最近怎麼樣?」黛博拉都準備了最佳答覆,避免只回答一個「好」字,讓場面瞬間變冷。

3.     先找話題 再用問題引導

直接拋出問題固然可行,但風險不小,可能觸犯禁忌。就算小心翼翼不涉及政治、社會階級或個人隱私問題,也可能觸及對方不想談的話題。例如最普遍的:「最近工作如何?」可能換來尷尬的沉默或敷衍的答案,原來是對方公司最近開始裁員。有些人覺得,一見面就這麼直接顯得沒有禮貌。

因此,主動提供可能有共通點的正面話題,讓對方回應。例如:「剛剛主持人說她才從加州回來。」讓對方可以談談主持人、加州的假期、印象或工作等。

大部分人喜歡談論自己,當問到一個安全話題時,繼續問下去是個好方法。不要問封閉性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爬過玉山?」答案很可能是沒有。問些對方最愉快的回憶,讓對方說他的故事。

如果對方是個慢熱的人,試著給他兩個選項。例如:「你在阿姆斯特丹是租車還是搭火車?」如果猜對了一個選項,對方會打開話匣子,如果兩個選項都不對,對方會糾正,然後開講,對話就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4.     適時轉移話題

若你想結束談話,可以說:「我必須去跟老客戶打聲招呼。」或是將對方介紹給另一個人:「你想認識他嗎?」但有時話不投機卻苦無抽身機會,好的談話者知道如何轉移話題。如果對方一直談論工作,黛博拉喜歡這麼問:「你在工作之餘,都在忙些甚麼?」

閒聊最棒之處在於每個人風格不同,若能真誠待人,出發點是誠實、開放的,必將收穫滿滿。否則,刻意的經營或是耍心機,最終恐將一無所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為甚麼西方年輕人加入ISIS
對侵入伊拉克的ISIS(伊斯蘭國)的最新評估,他們有兩萬人,其中約二千人來自法、英、德、美等西方國家。這些在西方土生土長、…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錯過可惜!2014優質電視戲劇推薦
電視收視率的結果常常讓人又愛又恨,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成績。受到時段、頻道、戲劇本身、宣傳手法等因素影響,…
探訪林美石磐溪瀑幽跡
為了揭開林美石磐步道神祕的面紗,我前往宜蘭縣礁溪鄉。林美石磐溪瀑係雪山山脈台北與宜蘭的分水嶺,除溪水長年源源不斷,豐富林美山區的景致外,…
美國維生素 八成中國製引關注
當您在美國商店購買維生素時,幾乎都只有標示「某某經銷」而非「某某生產」,很難看到產地。事實是,美國出售的維生素C大概有八成產於中國,…
克里米亞「公投」對北京的影響
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對北京與台灣均有政治示範意義。 3月19日,烏克蘭宣布已制定從克里米亞半島撤出全部軍隊的計畫,…
五區總辭,泛民意見紛呈
香港由泛民激進派社民聯提出的泛民立法會議員「五區總辭」,在沉寂一陣後,因為特區政府將舊的政改方案借屍還魂而再度提到日程上來。…
歐巴馬又來幫倒忙
歷史總是在驚人地重複著,只不過我們眼前發生的這場孿生兄弟般相像的歷史重複,實在是間隔距離太近了。1930年代,美國有一場被稱為「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