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深溝國小附幼 小朋友自己種菜吃!

推行食農教育,小朋友學習尊重環境、愛物惜福。
曾漢東
第140期
曾允盈
落實食農教育,除了向小農購買蔬菜,更要讓小朋友自己親手種菜!小朋友穿著雨鞋,拿著鏟子,在小農和老師的帶領下,下田除草、觀察蔬菜的生長……

食安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為了捍衛健康的飲食,台灣已有不少縣市計畫執行食農教育。宜蘭縣深溝國小附設幼稚園從2013年9月開始,結合在地小農,掀起一場小革命。

深溝國小前有隻白鷺鷥停留。

學校環境非常天然,深溝國小期許孩子快樂成長。

黃增川校長推動食農教育不遺餘力。

幼稚園自己找廚工,料理小農蔬菜,並使用有機的調味料。

結合小農資源 天天吃在地蔬菜

白鷺鷥佇立在校門口清溪前的畫面,據校長黃增川說,是校園裡常見的景象。一群嚮往友善耕作的在地小農,從這學期開始與深溝附幼合作,讓孩子們天天都可以吃到用友善農法種植的蔬菜。

深溝附幼是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學校,重視食農教育,強調有機、友善和慢活。2010年曾申請在地食材計畫,實行一年後,受限於經費難以持續推行。今年,宜蘭三星行建村贊助白米,加上當地農民、曾任深溝國小家長會長的賴青松穿針引線,與現任家長會長李光平用心聯繫,整合在地的食材來源,終於促成幼稚園的獨立餐廚。

要吃到蔬菜本該有的滋味,生長的時間就要拉長,讓蔬菜吸收更多的微量元素。然而,友善耕作的蔬菜沒有農藥、不施肥,維護面積有限,種植成本在台灣一直很高。黃增川充滿信心地說:「如果我們讓小農有固定收入、固定的銷貨通路,數量就能提高,相對成本也能降低。」與宜蘭在地小農合作,小朋友可以吃得健康,也因食取在地食材,可以縮短食物運送的里程,「低碳飲食」更能保護環境。

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是食農是深溝附幼不可或缺的教育,「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黃增川說。「他們每天看到農民送菜來,加上學校就有菜園,看著那些蔬菜長大,自己本來不愛吃的,都乖乖吃下肚,也不會浪費食物了。」深溝附幼主任林慧敏看著小朋友的轉變,同樣很感動。

穿著雨鞋在菜園裡,自己種的菜長大了沒?

 

灑水中的菜園,老師和小朋友各有一片菜園。

 

無毒、沒有農藥的天然食材,小朋友吃得開心。

 

自己動手種 校園就是田園

黃增川一直想推行食農教育,2013年8月調任深溝國小後,獲得家長會、幼稚園的全力支持,和在地農業資源的配合,終能如願以償。

幸運的是,深溝國小旁地主無償出借一塊300坪的園地,讓小農直接走進校園耕作。「我們很幸運,蔬菜就生長在小朋友身邊,照顧它、看它長大,那種感覺很棒。」林慧敏笑著說。

落實食農教育,除了向小農購買蔬菜,更要讓小朋友自己親手種菜!他們穿著雨鞋,拿著鏟子,在小農和老師的帶領下,下田除草、觀察蔬菜的生長。看得見今天、明天和以後要吃的菜,小朋友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校園裡充滿笑聲。

黃增川認為,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種,可以實踐食農教育的三個目的:「第一是體驗生命教育,經過時間讓植物成長,和生命有了不同接觸。其二是愛物惜福的概念,現在好不容易才能種出一顆高麗菜,他們學會不浪費,也不攀折路邊的稻穗。第三是環境教育的培養,看到有機植物的成長,食物安全與環保概念從小就可以知道。」把校園變成田園,深溝的環境非常天然。從小開始學習與萬物、與生命共生共存,小朋友們很幸運。

除了幼稚園,深溝未來也計畫在國小推行自辦營養午餐,並朝向使用在地食材的典範學校邁進。雖然仍有經費的考量,但黃增川仍然堅持:「推行食農是對的事就要去做,我們在往好的方向走,所以不用擔心。」指著自己親手種的番茄,笑稱對它們充滿感情,他信心滿滿。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陷空前孤立
俄羅斯和喬治亞於8月7日北京奧運開幕前爆發衝突,原因是喬治亞派兵試圖重新收回境內自1990年代就企圖獨立的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地區。…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周星馳在人群中「西遊降魔」
華人導演中,周星馳是我的最愛。他的作品中,我覺得《西遊降魔篇》調性獨特,內涵深刻。這部嚴肅的電影,探討的只有兩個字──修煉。 …
全球掃房潮再破紀錄 中國買家最愛紐約
中國富豪的購房熱情正在推動全世界的資產價值。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2015年中國買家在西方大城市的房屋購買量再次打破紀錄,…
走出虛擬人生
年節與家人拜訪親戚。一進門,叔叔嬸嬸立刻起身至門口迎接。大家寒暄時,我看到客廳裡坐著堂弟一家四口,除了堂弟盯著iPhone,…
香港人反送中之文化思索
香港609、616大遊行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歷經回歸之後的22年,這個東方之珠已經滿目瘡痍。一個城市之興起,有其內在的生命力,…
神奇的候風地動儀
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在古機械復原研究中,一直都是熱門的研究主題。特別在於它的機械原理和震源的感應方式,至今仍是難解之謎。根據《…
黃毓民的那些年
香港97後的第三次區議會選舉已經揭曉,泛民(泛民主派)是大敗還是小敗雖然有爭議,但是認為大敗的看法占優勢。認為小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