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

不要在新工作中帶入舊回憶

在適應新的組織文化之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過去工作的「舊回憶」帶進來。
在適應新的組織文化之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過去工作的「舊回憶」帶進來。
Getty Images
第54期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新的一年開始,總有些人會趁此時機下決心轉換跑道,而和習於「終身僱用」的傳統職場不同,在高流動性的現代就業市場當中,轉換工作也會是許多年輕人在職涯發展過程當中必須面臨好幾次的關鍵時刻。

進入一個新的工作位置,除了要趕快上手新的工作內容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盡快融入新的組織文化。從原本熟悉的組織進入另一個新的組織,不可避免要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在適應新的組織文化之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過去工作的「舊回憶」帶進來,而跟眼前的工作方式與同事關係糾纏不清,這會徒然增加自己適應的時間與難度。

我們在一個組織中工作日久,很自然會適應這個組織的人、事、文化,發展出對應習慣。而到了新的組織中,這些習慣很自然會遇到衝擊。舉例而言,一個人在原來組織裡面可能已經習慣四處請示,等到各方都有充分共識之後,才來推動事務,而新的組織文化卻是高度授權,希望接到工作的人勇於承擔責任及風險,而到處請示詢問反而會被當成是推諉卸責或沒有決斷力的表現。在這種情形下,一開始的水土不服當然很難避免。

遇到舊習慣跟新文化相衝擊時,會比較新舊組織有何不同,這是人之常情。如果我們把比較的結果,做為有助於自己適應新組織文化的參考,這並沒有錯;怕就怕我們把這種比較當成自己遇到困難麻煩時的擋箭牌,甚至還以此來批評新組織與新同事,這就相當不妙。

如果一個人在進入新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同事們就開始聽到這個人經常評論:「在我過去那家公司,我們是如何又如何」、「我過去上班的地方,遇到這種事情會怎樣又怎樣」,這並不會讓這個人在新同事之間獲得尊敬,而是相反的,會讓自己成為別人在背後議論的焦點,會讓新同事產生「這個人很難搞」,「這個人不想融入我們組織」的成見,甚至因此有形無形地加以排斥,這等於自己去放大了舊習慣與新文化的衝突,也更加大了自己適應新工作的困難。

不要在新工作中帶入舊回憶,是對新工作、新同事、新組織的尊重,也才能贏得別人的相對尊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遊日月潭 緬想文武聖人
從美國西雅圖來到台灣旅行,辭別了大都市台北,乘坐台鐵一路南下,突發奇想要在台灣的雲林住宿幾日。因為我平生喜歡藍天白雲,…
漫畫大師劉興欽 只畫有道德的漫畫
劉興欽因畫漫畫獲得美國聯合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在台灣漫畫界中是獨一無二;不僅如此,劉興欽也是台灣唯一獲得五任總統接見肯定,…
短影音如何商業變現?
書名:《老獅說的商業短影音流量變現全攻略:破千萬營收商業短影音教練教你從直播小白變成流量網紅》 作者:老獅說 Lion 出版社:…
你的身體不只是你自己
很多人在談及健康時常常說:「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不過,科學研究的結果卻顯示,人體超過一大半是由非人類的微生物細胞群組成…
北一女1980校友風雲榜
一般人公認的台北第一、甚至台灣第一的女子高中,非「北一女」莫屬。這樣的北一女,人才濟濟自不在話下。當年青澀的少女經過三十年歲月的洗禮,…
多國力邀,台積電為何只能扎根台灣
全球晶片大戰中,台積電因其5奈米的製作技術,雄踞全球晶片製造廠的龍頭,成了美國、日本、歐盟爭搶的「香餑餑」(比喻受人喜愛的人或事物)。…
克服人生風雨 黃湘詅畫出一片天地
2009年11月27日,台北福華飯店二樓沙龍裡的水墨畫展開幕式,媒體、賓客絡繹不絕,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新黨主席郁慕明也特地前來祝賀致詞。…
那一年 我們一起走上街頭的「自由之夏」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陳為廷,7月28日在電腦前氣憤地看著那幾天的新聞,「走路工」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他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轉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