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與世界銀行4月下旬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春季年會。IMF仍然擔心,世界經濟在未來若干年內將面臨七大威脅。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表態,印證了IMF所言不虛。
IMF的擔心:風險遍布全球
此次會議共有189個與會國家,會議主軸在於討論如何因應近年高漲的反全球化情緒。會議公報中,並未提及任何氣候變遷威脅,也不像過去那樣嚴厲呼籲各國「抵制所有形式的保護主義」,只鼓勵各國避免推動「國內導向的政策」。比較正面的是,與會者們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後遺症,最終開始消退的種種跡象正在增強,世界經濟正在走強,成長率正在上升。
但是,IMF仍然擔心,復甦可能脫離正軌。IMF認為,風險遍布全球。以下是可能在未來若干年內困擾世界經濟的七大威脅:
1. 美國經濟表現
美國經濟目前表現強勁,但IMF擔心,它可能正處於一個榮枯週期的邊緣,有可能發生政府債務激增、公司過度借貸。
IMF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警告:「如果預期中的稅收改革和放鬆監管,導致美國經濟走上不如預期中那般有利的成長和債務控管之路,風險溢價和動盪性就可能急劇上升,從而削弱金融穩定。」
2. 歐元區債務危機
IMF稱,歐元區各家銀行似乎情況良好,但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經濟的週期性好轉,而不是因為各家銀行已經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考慮到一些國家政府仍然債台高築,債務問題可能導致一種危險的加成後果。
3. 中國經濟泡沫
IMF認為,在「貸款繼續迅速增加」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所面臨的「金融穩定風險」不能忽略。「很多金融機構仍然過於依賴批發融資,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現象相當嚴重,流動性和信貸風險加劇。」
4. 保護主義
最近數十年,貿易一直是經濟成長和繁榮增強的一大驅動因素,採取重大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有損全球金融前景。如果保護主義政策觸發資本快速流動,其影響可能會在相對脆弱的各國金融體系中擴散,並在此期間造成極大破壞。
5. 新興市場的美元債務
新興市場國家的公司和政府往往以美元計價貸款,因為與本國貨幣相比,美元供應量較大。但是,如果其收入以本國貨幣計價,那麼美元升值會導致償還債務的難度增加。
6. 放鬆金融監管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銀行和其他金融公司受到了額外監管,試圖令它們不易崩潰,且在一旦有銀行倒閉的情況下,可以保護納稅人和其他銀行。 IMF警告,不能採取極端行動以取消過去8年中的所有監管措施。該組織說,政府應該保持警惕,「普遍取消金融監管措施,或放棄全球合作的可能性,將削弱在金融穩定方面來之不易的進展。」
7. 低利率問題
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利率一直處於前所未有的低水準。IMF擔心,這將難以再次升息。
從金融穩定性角度來看,IMF尤其擔心,這將進一步損害銀行的獲利能力,增加某家銀行陷入困境的可能性,使各機構難以採取保護自身安全的金融緩衝措施。
周小川表態 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
4月2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和準備金保持充足,完全有信心預防和消除系統性金融風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對系統性金融風險表態的背後,中國企業在過去近10年間,因為高槓桿劇烈擴張而留下的高債務問題仍不容忽視。這個問題已隨著一些企業債務的不斷違約,刺痛了金融機構。
在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中國銀監會仍舊提出,要更加主動地防控金融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交叉金融業務風險、理財和代銷業務風險、網際網路金融與訊息科技風險等。針對這些風險,銀監會也在近期對銀行密集下發文件。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更令銀行業惶恐的事:企業的高負債率。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企業的債務規模達到118.8兆元人民幣,為GDP的167.6%,全球最高。其後果是很多企業大量向銀行借債後卻無力償還。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風險出現跨境傳染的複雜性,交叉傳染的特徵明顯增加,尤其中國多年積累的風險正在不斷顯現。中國經濟處於下行趨勢,從去年以來,無論是中共政治局會議還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都聲稱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