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中資來台 誰占了便宜?

我國歡迎外人投資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他們帶來新技術。當年讓麥當勞來投資時,都希望它能帶來新的餐飲業經營服務水準和技術。
我國歡迎外人投資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他們帶來新技術。當年讓麥當勞來投資時,都希望它能帶來新的餐飲業經營服務水準和技術。
Getty Images
第42期
陳博志

政府開放中國大陸資金來台投資,國內有人欣喜有人擔憂。我們可由造成國際投資的各種經濟動機或目的,來分析各類來自中國的投資,到底對我國是有利或有害。

中資帶來資金 我們資金早已過剩

吸引投資的國家也就是地主國,想要得到外人投資的第一個重要動機,是自己的資金不足,要吸引外資來增加國內投資。中國過去二十多年就是這樣吸引到鉅額資金來幫助其經濟發展。這也是我國幾十年前開始吸引外資投資時的重要目的。然而由於我國儲蓄率甚高,長期以來外國資金在我國投資或資本形成裡的比重或重要性都不大,我國絕大部分投資和建設都是靠本國人民的儲蓄。目前我國有數兆元過剩的資金,超額儲蓄的比例也遠高於一般國家,因此我國並沒有吸引外國資金來補充本國資金之不足的必要。所以從全國資金供應的角度,我們並無吸引中國資金的必要。 

但從個別企業的角度來看,有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等緣故,可能資金不足甚至要倒閉,而國內又沒有人願意投資。這些企業可能很想得到中國資金的挹注,因此它們也會大聲歡迎開放中國人來投資的政策。而既然國人認為這些企業不值得再投資,若沒有「政治」等特殊利益考量,中國人恐怕也不願投資這些台灣人自己不要的企業。因此值不值得讓中國人來投資,以及中國人願不願投資這些企業,都要看那些「其他利益」的考量。

我們要技術中資可能帶走技術

國際投資第二個重要誘因是技術。我國多年來歡迎外人投資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他們帶來新技術,連當年讓麥當勞來投資時,都希望它能帶來新的餐飲業經營服務水準和技術。我國許多廠商去矽谷投資的目的,則是希望能從那裡帶回一些技術。中國除了軍事科技之外,其他產業的技術大多不如我國。因此我們很難期待中國的投資帶來技術,反倒必須擔心中國藉著投資而取得我國產業的技術。

原則上,經營者會防止自己的技術被盜走,但若廠商急需資金注入,或者經營者自己持股比例不高,外資都有可能藉入股取得控制權而得到技術。有些技術非一家廠商獨有,而是台灣產業共有,因此個別廠商也可能不在乎技術外流對其他同業所造成的損失。政府應該也會對一些重要產業的投資設限以防技術外流。不過即使在非高科技產業,也有很多實際經營上的技術或訣竅(know how)也值得防止外流,而這恐非政府限制可投資之產業就能防止。

突破貿易障礙中資來台會傷害台商

國際投資第三個重要的目的是突破貿易障礙,特別是投資國廠商突破地主國的貿易障礙。例如我國多年前限制日本家電產品和汽車銷到我國,逼使日本廠商來台投資生產,我們也就得到資金和技術。目前我國對中國產品仍有一些貿易限制,中國廠商也可藉投資來突破限制。但我國現在設限制的目的並不是要取得我國不缺的資金和技術,而是要保護國內廠商免受中國產品的競爭,所以這類產業讓中國來投資,將可能變成放棄貿易限制及對本國企業的保護。

有很多產品本質上不容易貿易,因此這類非貿易財產業的國際投資也像是在突破貿易障礙。到台灣的麥當勞和去中國的台南擔仔麵都是例子。從自由化的原則來看,這類中國產業如烤鴨來台投資似也無可厚非。但這類產業若國內供給已飽和,中國來的投資勢必要迫使一些本國企業和員工退出。而由於中國和我國風俗及生活習慣近似,因此中國進入我國這類非貿易財產業的可能性遠大於其他國家。中國許多企業規模極大,非市場經濟的制度和政治支持,將使有些企業可以不顧盈餘;而過去長期的中國化教育和媒體宣傳,又使一些中國企業和產品具有偏高的知名度,這都可能對我國企業造成不公平的競爭。政府在學者提醒之後,已注意到中國金融業來台可能造成的不公平競爭。但對其他產業可能因中資來台而造成的傷害,政府仍未注意,更沒有預防措施。

有人認為中資來台投資之產品,也可以較方便回銷到中國。但這種效果恐怕很少,因為它們並不能免除中國的貿易障礙,只能在中國有較方便的行銷管道。而除非台灣的生產成本低於中國,否則中國廠商何必來台灣生產再回銷?台灣生產成本若較低,那本是台灣廠商的利益,若中資來台生產而又有較方便的管道在中國行銷,那豈不是搶走台灣廠商原有的市場?所以這種利益恐怕很少,我也沒聽誰講出一個具體可讓台灣獲利的產品來。就算台灣真有某項有利基的產品,卻因缺乏在中國的管道而無法行銷中國,解決之道也是台灣的生產廠商和中國的行銷商合作,而不是用中資來台投資生產這種更麻煩的做法。

國際投資第四個重要的目的是取得和控制資源。中國最近在國際上就有許多想取得或控制自然資源的大投資。例如中國來投資我國的漁業,即會分走我國漁業的捕撈權及國際配額。但我國並沒有原油、鐵礦等資源可供中國投資。就算有,我們也可能不想讓他們控制。中國若是控制了我國某些關鍵性的土地、水資源、交通,或者甚至金融,恐怕也非我們所樂見。

股票房地產可能短期上揚增加泡沫

由這些國際上通常的投資目的來看,中資來台投資對我國並沒有甚麼明顯的好處,卻有不少可能的傷害,那政府為何急著要歡迎中資?除了可能的政治動機,顯而易見的理由乃是炒作股票和房地產。過去一年多來,中資投資不動產,入股特定企業,以及投資股票等議題,已經多次成功地讓不動產和相關的股價上揚,其中許多也在事後又下跌。這種炒作的功能不只相關的業者喜歡,政府似乎也喜歡,甚至其他投機炒作者也喜歡。

但這對台灣經濟好嗎?泡沫經濟和炒作上漲的高價格都不能持久,最後還是要下跌。我國若和中國簽金融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能因而來台投資的中國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不到300億台幣,也就是只有目前在台外資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左右,對台股的長期影響非常小。但這一年MOU和QDII這個議題不知已被政府和股市炒作多少次,先知道政府要發布相關新聞的人也許可賺不少錢,但由於最後價格又跌回來,因此他們賺的就是其他投資者的損失。政府實在不能為一時股市的上漲,而這樣坑殺散戶投資人。

除了取得技術和突破貿易障礙,中資來台對中國的經濟利益也不大,如果政府在這兩方面做好把關的工作,而中資卻仍要大量來台投資,那就可能是有其他目的。短期參與炒作是一種不好的目的,控制我國企業和企業家,或者影響國防和國家安全是更可能的目的。但我國政府卻似也忽略了這種可能性,而可能被中國占便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8888 vs.美國自我出發
在2008年的最後一夜,世界上有各種辭舊迎新活動,大概無數人都焦急地期待08年快點過去,因為這是災難的一年,全球的股市大跌,…
別鬧了!霸王
「胖哥清源『著童』囉!」一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到辦公室來報馬仔。雖然隔著一棟樓,但我已隱約聽見教室裡騷動的聲音。 乩童出現在校園 整整儀容,…
縱橫華爾街10年 彭博生財最多
2000到2009年可說是繁榮與衰退錯綜複雜的10年,2009年更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大多數人免不了受到經濟損失,但是依然有少數人成功獲利…
一夜好眠 正確睡姿保健康
過年了,俗諺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辛苦了一整年,沒能好好休息,許多人可能在新年期間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值得注意的是:…
大媒體小故事
8.一差二錯   「一個換兩個、一個換兩個......」 人資組組長王一麟從會議室走出來之後彷彿念咒一樣,一直喃喃自語地念著這個神祕的口訣…
斜槓家族「彰藝園」 陳韋佑九年鋪就布袋戲接班路
「做布袋戲,沒用啦!」陳韋佑的祖父陳峰煙中氣十足地說著六、七十年前的趣事,卻也不忘轉頭給金孫一句肺腑之言。…
透視「庶民經濟指標」
吳敦義院長上任第一天接受媒體專訪,即提出「庶民經濟指標」的主張。吳內閣似認為,現有的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等統計指標,無法貼近民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