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論壇

用數字檢視黃金十年的品質
大選在即,馬政府提出黃金十年的政策來和民進黨的十年政綱對抗。相對於十年政綱有很多具體政策主張,黃金十年卻少有具體政策,且有許多數字化的目標卻缺乏達成目標之政策。數字化的說法通常比較容易說服人,…
另一種「進口替代」
過去十幾年,台灣平均「名目工資」(即未考慮物價水準因素的工資)成長十分有限,平均「實質工資」(經物價水準平減後的工資)甚至是下降的。事實上,從1990年代起,工資差異化幾乎是全球共有的現象,…
就外傭在港居住7年,能否申請居港權問題,高等法院於9月30日作出判決:外傭有資格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外傭申請永久居民身分 檢視香港法治程度 香港《基本法》…
中國經濟還能再坐「過山車」嗎?
今年中國通貨膨脹持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已不像去年那樣樂觀,雖然還會有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33和黃金十年
馬政府說要提出黃金十年的政策已經兩年,總算在日前開了首場記明會。由於該說明會只有口號和目標,少有具體的政策方法,因此並不容易看出這些目標是否真有可能達成,…
效用主義者的真面目
效用主義(Utilitarianism,或稱功利主義),是西方倫理學的一支重要理論,主要是由邊沁(Jeremy Bentham)和米爾(John Stuart Mill)於十六與十七世紀開始提倡的…
中國和利比亞的差距在哪裡
利比亞「變天」了!從利比亞,中國人應學習借鑑到甚麼?怎樣才能使中國也發生這種變化,使中國也獲得自由?首先似應找出中國跟利比亞的異同。 我們先來看相同的部分:格達費時代的利比亞,跟當今胡錦濤的中國一樣…
被香港民間批評打壓自由、人權的政務司長唐英年。潘在殊攝影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到訪香港,不但一些人的人身自由受到打壓,香港媒體的言論自由更是受到嚴重傷害,不但記者被當作「黑影」受到警方的暴力對待,當局更是發布官方新聞稿來取代媒體的採訪。…
美國開始阻擊中國在美大外宣
9月13號,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資深國會眾議員戴納•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維吉尼亞州的國會眾議員蘭迪•福布斯(Randy Forbes)和德州國會眾議員泰德•波(Ted Poe…
教育應培養優質生活及創新能力
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會隨發展程度而改變,所以發展策略也必須跟著改變。 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力和土地等資源的價格常低於所得較高的國家,而國際上也有很多現成免費的技術可以學習,…
每一個涉及專業的職業,例如醫師、律師、工程師等,似乎都會引起「數量管制」的爭議;包括政府到底應不應該管制數量,或者如果要管制、甚麼樣的管制方式為最好等問題。在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中,…
從卡恩案看美法差異
在前「世界貨幣基金」總裁卡恩的「性侵案」吸引世人眼球之際,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被公審。從美、法兩國民眾對卡恩案的不同看法,到中東人對穆巴拉克被關進籠子受審的反應,可以看出美國、歐洲、中東三地法律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