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馬總統對鎖國下了一個定義:「若把兩岸互動視為統戰、政治動亂,就是鎖國自閉。」圖為5月20日馬總統發表就職週年演說。
鎖國和意識型態是台灣統派人士對非統派人士慣用的批評,但這批評卻並不正確,批評者的講法也常扭曲事實或自相矛盾。 例如最近社會上多數人質疑政府的ECFA等政策會讓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
中國旺旺台灣存託憑證(TDR)4月28日回台上市掛牌,共計發行2.1億單位,共募集32.55億元。雖然股市因而拉出長紅,但這是否代表「資金流入」台灣?
這幾年,台灣資本市場有兩個相關的議題一直很熱門,即外商來台和台商回台上市,以及發展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這兩件事聽起來都很偉大,都像是提高台灣在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性,…
我國在過去幾年出口約有40%賣到中國,是全世界出口依賴中國比例最高的國家。
台灣政府緊鑼密鼓要和中國簽訂ECFA,希望使台灣對中國的經貿往來,比對其他國家更優惠和方便。這種協議一旦簽署,台灣經濟無可避免將更依賴中國。因此,「台灣是否太依賴中國」,以及「更依賴中國好不好」…
美國長期仍將是最強大的國家,大多數國際貿易與產品仍將用美元計價或進行,從這意義,美元仍將是最方便的國際計價單位。
中國經濟愈來愈大,且有大量出口及大量旅客到外國,因此人民幣在全球必然會愈來愈重要。然而我國有很多人對中國存有誇大的幻想,因此對人民幣未來的地位也有更為誇大的幻想。這種誇大有可能造成公私決策的錯誤,…
以出口為經濟命脈的台灣,是否要和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引起多方不同意見與關注。
馬總統在電視上為連名稱內容都講不清楚的政策辯護時,引述鄧小平先生的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都是好貓(這是鄧小平為推動改革開放時說的一句話,表示只要達到目的就是好的,其他不重要)。…
2009台灣大學校園徵才活動,3月8日在台大總校區椰林大道展開,共有162家廠商、188個攤位參與。企業高喊「用愛打敗不景氣」,現場人潮洶湧。
上個月我曾在這個專欄主張,不景氣和失業造成人民很大的痛苦,政府各種政策都應思考到失業的問題,但政府卻未及時察覺失業的嚴重,原本可以幫助失業者的消費券政策也因規劃不當,而未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新政,提供失業救濟與促成復甦經濟,因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全球金融海嘯從2007年底次級房貸引爆至今已一年多,世界各國至今仍陷在經濟衰退的泥沼中。台灣也受到嚴重衝擊,從主計處公布去年第四季GDP為-8.36%,以及今年GDP預估為-2.97%來看,…
兩岸已經三通直航之後,現在若和中國簽合作協議,不管它叫甚麼名稱,一定都是要給對方一些沒給其他WTO會員的優惠,其中利弊得失不可不慎。
最近台灣政府用了CEPA、CECA,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等名稱,強力要和中國簽訂某種合作協議。相關政府官員說這是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是和國際接軌;又說若不簽這協定,…
使用消費券後大賣場的生意即使真的變好,也可能有很多是「替代性的消費」。很多配合消費券的打折也只是生意的噱頭,有很多店用現金買也可得到同樣折價。
政府在1月18日發放了消費券,而且從當天開始就努力宣傳說消費券政策成功,不少民眾可能也被政府宣傳引導而認為政策成功。然而消費券政策是否成功,目前實證上還無法判斷,政府和媒體所提的成功之證據,…
《當幸福來敲門》一片由好萊塢著名演員威爾‧史密斯(中)以及他的兒子傑登‧史密斯(左)主演。圖為威爾‧史密斯父子檔與妻子潔達‧平凱特‧史密斯(右)一起參加2007
「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一詞,是唐代詩人杜甫形容當時社會貧富巨大差異下的悲歌。想不到在富裕的台灣也發生「路有凍死骨」的悲劇。南投一位父親,家境清寒,因擔心天冷妻兒受凍,…
消費券的發放若能排富且多用在國產品,則對國內生產和就業的幫助就會較大。
不景氣通常只是經濟成長率降低一點,經濟常仍繼續成長,即使是較嚴重的不景氣,經濟就算負成長2%或3%,也就是國家的總生產或人民的總收入減少2%或3%,照說並沒有甚麼了不起,但為何大家要這麼怕經濟不景氣…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福利、高額分紅獎金等,讓台大、成大、清大、交大(簡稱台成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