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的台中市,就連「老建築」也不怎麼顯老。許多年輕族群願意捨棄勤美商圈、逢甲夜市,跑一趟東區的「富興工廠1962」,他們可以在此看見三合院般的工廠建築、遇見昭和時期的氛圍、一親MIT香氛品牌的芳澤,甚至會發現稀有的黑膠唱片──某個角落的「曾經」都可能邂逅不曾見過的台灣生命力。
▲「富興工廠1962」位於巷弄之間,是台中知名文創聚落。
不只年輕族群,就連清筑設計總監許清皓第一眼看到此處時,也忍不住驚呼:「我在台中住了二、三十年,都不知道原來台中火車站後面竟然有這麼特別的地方。」中庭大片灑落的暖陽,穿堂迴廊、迷宮似的樓梯鋪就的迷失年代感,大小不同空間原是對應化工、香水、美妝等不同工作場合,以及獨立於喧囂市區的「巷弄第一排」,都讓他感到此處可與現代建築空間一較高下。
但其實,許清皓只是要找一個70坪左右的辦公室。
台中尚待開發土地還有很多,新建築也不少,考慮一年後,在妻子鼓勵下,他終於租下700坪大的「盛香堂」舊工廠,放手一搏。
▲「富興工廠1962」原為化妝品工廠,至今仍保留原格局。
建築空間改造 處處驚喜
「富興工廠1962」原是台灣首家美妝公司「盛香堂」工廠,約興建於1960年代。建築屋頂分為木構、鋼架與木構二種。許清皓研判,廠內三棟建築應是在不同時期增建,而後相互打通。
這座工廠建築「汗草」(結構)雖然好,但修繕工程可謂驚人,光是清運費用就達數百萬;而距今一甲子之前的建築,平面圖等資料付之闕如,設計過無數餐廳的許清皓尚未料想到,未來的修繕、設計,宛如進入神祕城堡的生存遊戲。
丈量工作完成後,設計工作也迅速完成,但因空間尺寸無法「對攏」,他發現原來藏有「密室」:偶爾也會出現、在任何空間都找不到可擺放位置的長梯,或者重拉管線、洗洞後,才發現樓地板厚達40公分,超過大樓結構層的一倍以上。「可能因為工廠要放大型機具,所以才加厚,當初這座工廠的規劃是相當用心的。」
▲中庭與暖陽正是當年吸引許清皓租下工廠的主因。
所有的工作都是邊走、邊想、邊改,許清皓曾在施工中發現某項很有特色的設計,重新改圖;從設計到施工長達一年。幸運之處在於,二樓辦公室為第一批修繕完成的空間,團隊不管是要到「工地現場」討論,或觀察陽光不同時段的斜射角度,都十分方便。
2024年推出2.0版的規劃,部分空間又重新整修開放,加上老屋額外的修繕項目,費用已過千萬。
▲二樓「廠長閱讀室」提供眾多設計與建築雜誌、書報。
新舊融合 大量保留工廠原貌
「我喜歡這種新跟舊的融合,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許清皓大量保留工廠的原貌,包括外觀與屋頂,並引進諸多品牌,例如二樓「廠長閱讀室」是與Boven雜誌圖書館共同打造的靈感空間,坐在藤椅上,背靠白色木頭窗戶,秒回台灣當年十分南國的風情年代。
木頭窗上的玻璃樣式多有不同,但都是舊物件,許清皓推測樣式繁多,應是不同年代進行修復所留下的痕跡。窗台需更換的五金件,則是工班師傅跑遍中部,在南投五金行翻到的庫存料件。
▲設計團隊保留工廠的窗戶與玻璃設計。
為了保留六十年前的建築樣貌,木窗與玻璃被保留下來,但對於辦公室的設計,則更換為氣密窗與金屬隔間,賦予空間現代機能,展現著對比,希望激發創意,「這裡不是歷史建築,所以在設計、運用上可以比較彈性。」
▲置放當年老照片的過道經常吸引年輕族群駐足。
從場域經營學習多點視角
花了百萬清運、千萬修繕的「富興工廠」拿下不少國際建築大獎,滿分十分,許清皓給八分;但因位於台中東區,行銷必須更加多元。
▲「富興工廠」二樓辦公室內也有共享辦公室。
剛開幕時,許清皓認為只要有合適品牌進駐,搭配活動、展覽,即可活絡場域,「我們想得太天真了。」他表示,場域在招商、行銷、活動企劃、策展等,都需耗費不少心力,原本的二房東心態也轉成品牌經營,身先士卒,成為台中文創聚落一大平台。
▲「富興工廠」經常舉辦藝文活動。
但投入的龐大經費也讓活動、行銷必須能精準達標,除找來行銷團隊規劃活動,善用網路的年輕同事將「富興工廠」推入社群中;AI工具找出活動的不同面向;策展公司則以藝術為出發點,從文藝復興名畫展到如今的漆畫展,在不同的族群中發酵,多管齊下。
而對於許清皓而言,從設計師走入品牌經營,雖然沒有斜槓成為行銷人,但他學到從客戶視角看設計。
「以前客戶會給方向、風格,讓設計師去落實,但我不會知道客戶怎麼運用設計來經營品牌。現在我開始經營場域,從客戶的視角來看設計。設計師眼中的好,在客戶需要長期運用的情況下,可能並不一定真好。」
▲一樓「小晴天」為台中知名花藝店副品牌。
生活美學聚落平台
台中老宅不多,但修復設計案都叫人驚奇,如相當有名的「繼光工務所」,建築師將幾乎如同廢墟的老宅修復(或者應該說重建)成分享辦公室,吸引著建築領域的年輕人在此聚集、討論,觸發了許清皓將「富興工廠」規劃為「生活美學聚落」的靈感:他透過人脈,找到私廚、咖啡、香水、花藝、黑膠唱片、男仕理髮等品牌,在老空間中創發多樣可能性。
▲三樓「給孤獨者書店」。
例如:一樓的TU PANG(地坊餐廳)與「豬肉榮小料理」皆為米其林指南推薦,一位難求;三樓「PAPILLON DOUX與順天堂」香水發源台南,以台灣地理發展出的香水產品,吸引日本客戶特地尋香而至;「俐落男仕理髮」講求時間與室內空間的分寸精準,創造台灣男仕理髮高標準。
▲二樓「黑膠99俱樂部」。
此外,一樓「小晴天」花藝與「CUPPA FS Coffee」都是台中知名店家的新品牌;「WET」女性時尚選物店標榜全台唯一加入道德的時尚。二樓則有黑膠收藏者必訪的「黑膠99俱樂部」,遠近馳名;三樓則是「給孤獨者書店」。
目前為獨資經營的許清皓不只會談生意、講設計,他更喜歡的是文化聚集在一起的創意。
此處匯集的各品牌可經營自己的小市場,也可店家合力推出異業聯盟。場域外增設多個停車位後,又增加不少開車與家庭族群造訪。
經營至今,「富興工廠1962」有五成來客為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其次為30至40歲。而這個場域如同有機體般,還在繼續成長,部分空間還未完全開放,許清皓與團隊將繼續灌溉,並觀察設計對人的行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