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官邸賞花趣 古蹟悠遠訴衷情

▲4月5日適逢先總統蔣公逝世50週年紀念日,此刻參訪士林官邸別具意義。
第266期
文、攝影☉鄭之喬

寒冬遠去,春臨大地,帶著閒適從容的心情出去走走。2025年4月5日適逢先總統蔣公逝世50週年紀念日,此刻參訪士林官邸,別具意義。

士林官邸一年四季皆規劃不同的主題花卉展,蝴蝶蘭、鬱金香、玫瑰花、菊花、梅花等依時序綻放,百花爭豔,盛名遠播。它不僅是台北人美麗的後花園,民眾踏青、賞花的首選,更能一窺近代中國「第一家庭」居所的樣貌,令人期待。

 

士林官邸一年四季皆規劃不同的主題花卉展,百花爭豔,盛名遠播。

▲士林官邸一年四季皆規劃不同的主題花卉展,百花爭豔,盛名遠播。

 

春光明媚 士林官邸花海燦爛

台北捷運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我和友人從士林站2號出口出站,大約走10分鐘就抵達「士林官邸公園」入口。賞花遊客扶老攜幼,絡繹不絕。

 

士林官邸面積遼闊,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士林官邸面積遼闊,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園區面積遼闊,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分為花園和官邸正館兩部分。花園區域涵蓋園藝展覽館、新蘭亭、士林園藝所、歐式花園和中式庭園等。

 

玫瑰園歷史悠久,是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

▲玫瑰園歷史悠久,是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

 

春季正是浪漫玫瑰季,玫瑰園歷史悠久,是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目前擁有近百品種、二千餘株玫瑰花,姿態優雅,色彩繽紛,與藍天白雲、綠樹暖陽互相輝映,是最佳網美打卡點和拍婚紗照的超美景點。

 

古色古香的新蘭亭是一座中國式的四角亭,上方有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親題的匾額。

▲古色古香的新蘭亭是一座中國式的四角亭,上方有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親題的匾額。

 

古色古香的新蘭亭是一座中國式的四角亭,上方有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親題「新蘭亭」匾額。這裡也是每年為蔣公做壽設堂之處,故又名「壽亭」,經常舉辦各類蘭花展覽。

「凱歌堂」是先總統蔣公和蔣夫人每週做禮拜的地方。室內陳設簡單,氣氛莊重祥和,為蔣公當年身處動盪時局中,背負國家重任之際重要的心靈依歸聖堂。

 

生態園本是種植供應官邸的新鮮時蔬之園圃,現為一座用生態工法打造的自然溼地。

▲生態園本是種植供應官邸的新鮮時蔬之園圃,現為一座用生態工法打造的自然溼地。

 

昔日的生態園本是種植供應官邸的新鮮時蔬之園圃,現為一座用生態工法打造的自然溼地。草木蓊鬱,景緻優美,是一處適合動植物生長、棲息的生活空間。漫步其間,心情悠閒,輕鬆自在。

 

官邸正館為一棟二層樓的墨綠色西式黑瓦斜頂建築,而「墨綠色」乃山林間隱密的保護色。

▲官邸正館為一棟二層樓的墨綠色西式黑瓦斜頂建築,而「墨綠色」乃山林間隱密的保護色。

 

正館建築 士林官邸精神代表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本體包括:官邸正館、招待所、凱歌堂和慈雲亭。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隔年,以日治時期「士林園藝試驗分所」為基礎修建的士林官邸落成,先總統蔣公和夫人便攜手在此度過26載相知相惜的晚年時光。

官邸正館為一棟二層樓的墨綠色西式黑瓦斜頂建築,莊嚴樸實。之所以採用少見的「墨綠色」,乃山林間隱密的保護色。經過整修,於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全棟開放參觀,是士林官邸的精神代表。

雖然開放十餘年來,早已打破以往的門禁森嚴,但在購票進入後,我仍然感受到一股寧靜中透出的肅穆氣息。跟隨導覽人員的腳步,彷彿翻開歷史書頁,瞬間走進那段被塵封的悠遠史蹟。導覽人員稱呼先總統蔣公為「蔣先生」,筆者就以此稱呼將掀開神祕面紗的正館內部設施介紹給大家。

 

1965年左右,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與夫人宋美齡在台北士林官邸花園。Getty Images

▲1965年左右,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與夫人宋美齡在台北士林官邸花園。Getty Images

 

風格雅緻 一窺官邸生活日常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官邸訪客入館候見的長穿堂。牆上懸掛蔣夫人的水墨作品——荷、竹、梅、牡丹,設色高雅,各有寓意。

導覽人員指著玻璃櫃內泛黃日記本解說:蔣中正先生寫了55年日記,「五卅慘案」後,每一篇日記的開頭都是沉痛的「雪恥」二字。「西安事變」時,挾持蔣先生的張學良以「停止剿共,進行抗日」為訴求,在看了日記本中長期有序的抗日規劃後深受感動,才明白蔣先生並非「不抗日」,而是時勢所迫,必須積聚實力,伺機而動,因此才幡然醒悟,及時回頭的。

轉個彎,來到小型會客室和家庭聚會的小客廳。壁爐上方懸掛了一幅蔣先生的母親王太夫人的遺像。導覽人員說:「蔣先生事母至孝,官邸內有好幾幅他的母親遺像。他每年都有一天不吃早餐,就是在母親王太夫人的冥誕當天。他起床後會在母親遺像前禱告,晚上就找晚輩們回來用餐,席間講述母親如何將自己扶養長大的辛勞。」

餐廳中間擺放了一張西式長條桌,座椅分列兩旁。很特別的是蔣先生夫婦的座位不在前方,而是在中間相對的兩張有扶手的椅子,這是避免和後方賓客距離較遠,方便顧及所有客人的考量,十分貼心。

將餐廳合併小客廳,可以權充簡單的家庭電影院。蔣夫人熱愛電影,據說當年風靡一時、膾炙人口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就看了十餘次。

大客廳是接待外賓的處所,蔣先生伉儷會固定坐在壁爐前會見賓客。整體風格莊嚴古樸,天花板十二宮燈參照天干地支設計;大屏風上四季花卉寓意「四季平安」;四個大圓窗能映現出戶外風光;古風桌椅、傳統寶石紅花瓶、吉祥結圖式裝飾等,極具中國風。

參觀二樓之前,導覽人員帶我們去看電梯,詢問大家:「兩層樓的房子為什麼會有電梯?」原因是蔣先生自從83歲車禍、86歲心臟病發後,健康狀況江河日下,改以輪椅代步,無法再自行爬樓梯了。

 

1965年左右,蔣夫人宋美齡在士林官邸家中,坐在竹椅上,身邊陪伴著她的寵物狗。Getty Images

▲1965年左右,蔣夫人宋美齡在士林官邸家中,坐在竹椅上,身邊陪伴著她的寵物狗。Getty Images

 

古物訴情 品味官邸悠遠史蹟

二樓有兩間起居室,陳設儉樸。一間是蔣先生平時閱報、寫日記、處理公務的地方。他生活規律,律己甚嚴,每天早睡早起,起床先喝水,做伏「牆」挺身,再靜坐。為什麼不是做伏地挺身呢?導覽人員告知:「西安事變時,蔣先生暗夜逃生,慌亂中跌入水溝,導致腰椎受傷,落下後遺症,才不得不改為伏『牆』挺身。」

另一個房間則是因應蔣先生晚年體弱,心臟病發後經常需要急救,而原寢室狹小,不利醫護人員搶救,故將此處改為臥室。民國64年(公元1975年)清明節深夜11點50分,蔣先生在雷雨交加中病逝於此,巧合的是房間內從未掉下過的落地窗大窗簾竟然也同時掉落,冥冥中似乎天地同悲。

接著,參觀蔣夫人的畫室。來台初期,喜好翰墨丹青的蔣夫人曾拜師學習國畫山水、花鳥,但她所使用的大畫桌與眾不同,竟然是斜立起來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夫人座車曾在抗戰時期勞軍途中,慘遭日軍飛機掃射而翻車,不僅肋骨折斷,腰椎亦受重傷之故。

蔣夫人的書房窗明几淨、雅緻敞亮。導覽人員說,書房裡收藏了不少書籍、畫冊。但舉目所見卻只有小小的櫃子,畫冊擺放在哪兒?經他指點,我們才恍然大悟,窗台下方存放的豐富藏書全部被四周大片窗簾遮掩住了,夫人的巧思讓人佩服。

 

蔣先生伉儷經常接待外國賓客。圖為1960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左)訪問台北,與蔣先生和蔣夫人合影,後方為美國駐華大使莊萊德。公有領域

▲蔣先生伉儷經常接待外國賓客。圖為1960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左)訪問台北,與蔣先生和蔣夫人合影,後方為美國駐華大使莊萊德。公有領域

 

蔣先生書房擺放了許多堅實素雅的書櫃和各類書籍。這是他早期閱讀的場所,後期則多作為客房,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夫婦即曾下榻於此。值得一提的是書房外側有一座特大書櫃,收藏了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四庫全書》,頗為壯觀。

飯廳是蔣先生伉儷用餐或享用茶點的地方。由於飲食習慣不同,為了減輕廚房人員的工作負擔,於是採用午餐享用西式餐點,晚餐進食中式菜餚的方式。

下樓時,在樓梯轉角處看見一幅蔣夫人為王太夫人103歲冥誕紀念所繪製的山水圖,蔣先生落款「不肖瑞元敬題」。「瑞元」就是蔣先生的小名,字裡行間充滿孺慕之情。感謝導覽人員豐富詳實的解說,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近代歷史課,建議大家若來到士林官邸遊賞,不要錯過參觀正館的機會。

 

1968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攜夫人宋美齡在台北總統府參加國慶慶典。Getty Images

▲1968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攜夫人宋美齡在台北總統府參加國慶慶典。Getty Images

 

感念德澤 珍惜台灣民主自由

中華民國近代史苦難深重,是一段血淚斑斑、可歌可泣的史詩。無論後人評論功過如何,其中一頁歷史有賴先總統蔣公剿匪、抗日、堅決反共,如今我們才能身處民主自由的寶島台灣,與赤化後的海峽對岸形成截然不同的對比。

古云:「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儘管物換星移,走過歷史風雲的古老建築和文物仍保留往昔風貌,見證風雨飄搖下,台灣曾經歷的艱難處境與奮鬥歷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地球與人體的驚人巧合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者認為,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生命體,包括地球。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宇宙中的生命雖然種類不同、形狀各異,…
海南「毒豇豆」引爆中國蔬菜檢測問題
北市議員簡余晏日前踢爆,現在民眾買的進口冷凍青花菜、花椰菜、白蘿蔔,百分之百都是中國來的。但由於欠缺標示,民眾根本不知道買到的是大陸蔬菜…
唐柏橋和中共過招學到甚麼?
曾在「六四」事件後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遭中共判刑3年的唐柏橋,3個月前在美國紐約第二大華埠法拉盛,又遭到中共打手暴力毆打,…
追尋美國夢 中國人拿綠卡逐年增加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表2011年永久居民最新報告顯示,去年有106萬2,040人取得綠卡成為美國永久居民。其中墨西哥人占14%,排名第一;…
電子顯微鏡揭示人不是猴子變的
人到底是不是猴子變的,多少年來爭論不休。現在翻開達爾文曾經說過的話,就會大吃一驚:別瞎折騰了,人家達爾文自己已經有了結論!…
黑色部落來的訪客
每個人的心靈深層都有一處幽暗的區塊,恍如亞瑪遜河叢林裡與世隔絕的黑色部落,此區塊裡,許多的思考內容與行為經常是難以索解。「妄想性疾患」…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