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經濟」之椴木香菇篇

東勢青農田家瑞 在水蜜桃與椴木香菇之間奔波

▲從農收益不錯,但會遇上颱風等風險,田家瑞認為,其他行業也有風險、人際衝突等,看自己願意選擇哪種風險。
第264期
文、攝影⊙謝平平

香菇,是許多人喜歡的美食料理,肥厚的冬菇不僅能為湯品增加香氣,口感也極佳。台灣菇農有超過九成採用太空包種植,可獲得較具規模的生產數量,而費工的椴木香菇則僅占少數,田家瑞的種植面積不大,但成果相當不錯。

 

田家瑞表示:「我知道椴木一定會長出香菇,但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來。」

▲田家瑞表示:「我知道椴木一定會長出香菇,但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來。」

 

田家瑞家在台中東勢,是與卓蘭緊鄰的山城,他每天往返台中市區工作,連家人的面都很難見到,在父母叮囑下回家工作,卻選擇了農業,「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務農的。」他從小跟著爺爺在山林走跳,非常喜歡大自然舒壓的環境,因此並不排斥回家務農。

 

田家瑞因緣際會買下一批椴木,與朋友開始學習種植椴木香菇。

▲田家瑞因緣際會買下一批椴木,與朋友開始學習種植椴木香菇。

 

回鄉後也因與經營老字號小吃的「東勢阿婆」相熟而結識許多好友,大家一起學習手作蘿蔔乾,工作上也互相幫忙。二年前,他因緣際會買下一批椴木,與朋友開始學習種植椴木香菇;隔年報名相關課程,認識產學界,參觀其他菇廠的規模與不同的經營方式,收穫頗豐。

 

椴木香菇是許多料理的重要食材。

▲椴木香菇是許多料理的重要食材。

 

種植椴木香菇步驟

 

種植椴木香菇挑戰多

「森林的溼度與氣候調節,其他自然環境無法相比。」田家瑞表示,林地日照不強,沒有紫外線殺菌,加上長年溼度保持70%、均溫20度左右,頗適合香菇生長。但要在不平整的林地找到儲放椴木、作業的面積,擴大規模有局限性。

椴木香菇與速成的太空包香菇不同,必須先在椴木上植入菌種、封蠟,搬運到森林中,夏菇約需等候半年,冬菇則長達一年。經過春耕夏耘,秋收之時,等來的有可能不是希望的結果,例如:沒有香菇、數量不如預期、因雜菌長出其他非食用菇類。

取得椴木也同樣費心,台灣森林面積不小,但適合種植香菇的闊葉木種,如:杜英、楓香、板栗、黃杞、印度栲、青剛櫟等,多半已被選定為其他用途。田家瑞只能被動接收剩下的椴木,可能買到一根一公斤或一根一百公斤,不同的尺寸增加了作業難度;此外,也因購買數量不若其他廠家大,價格壓不下來,導致占成本比例超過六成。

香氣濃郁、飽滿肥厚的椴木香菇,是許多老饕、頂級餐廳指定的食材,田家瑞目前種植噸數約12噸,收入還只能當成副業。他笑說,在東勢種梨、桃、柿、橘,哪種果樹都比椴木香菇更賺錢。

 

種植椴木香菇需要漫長的等待,就像等開獎。

▲種植椴木香菇需要漫長的等待,就像等開獎。

 

青農返鄉,為何又回都市?

農業靠天吃飯,無法「見紅就休」,如果青農另一半也有工作,溝通、適應會花更多力氣。不光是妻小的溝通,青農還要面對父母、地主的意見,許多青農因溝通困難,最後仍回到城市工作。他建議,若上一代務農,年輕人可回家接棒,若無則直接放棄。

「人的心力是有限的,你要觀察土地與氣候、體會作物、農事操作,還要學習行銷、寫計畫。每天花八個小時在務農,跟花兩個小時的結果,絕對不同。」

 

鍬形蟲幼蟲以椴木為美食。

▲鍬形蟲幼蟲以椴木為美食。

 

東勢的無花果「烈士」

「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務農的。」田家瑞回家時,也花了許多心力與家人溝通,田父開明,給了建議,但不會過多干涉,即使是種植失敗的無花果。

父親當初要他搭溫室、種植瓜類,海拔四、五百公尺的東勢,是台中桔、梨、柿、桃的重要產區,但因更喜歡無花果,田家瑞放棄在地農民的主流選項。只不到三年就投降,他分析失敗原因有二點:

第一,農業看似簡單,但學問深奧,從土壤、日照、水分、肥分、病蟲害等都有技術含量。依樣畫葫蘆不一定會成功,而若當地農民、農會都不熟悉的作物,遇上困難會求助無門。

第二,若當地農民長期以來種植某項作物,表示當地氣候、土壤較適合該種作物,「種稻收入明明較低,為什麼當地人不種水果呢?就是因為種不起來。」

從農九年,田家瑞用「莫名其妙」來形容農業,而那片田現已成水蜜桃園,僅餘幾株無花果樹,作為當年血淚的見證。

椴木上的鑽孔聲,迴盪在林間,十分規律。除了香菇,田家瑞小心翼翼地捧出他飼養的鍬形蟲,幼蟲的食物來源就是使用過的椴木,「有些椴木就放到森林中,養白蟻也沒關係,因為這裡有穿山甲。」

無花果種植失敗後,田家瑞承受巨大壓力,但對椴木香菇仍有浪漫情懷——若論增加收益,理應增加種植夏菇噸數,但結果卻是相反,「我喜歡冬菇,因為它就是我理想中的香菇。」那如果遇上暖冬呢?「那就等下一年吧。」

 

 

 

相關文章: 

從「林下經濟」窺視創意自由的台灣山村生活

高雄六龜欣園製茶 第三代徐盛暘談「台灣山茶」崛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三位達人 教你認識平板電腦
●AppleLife站長:許明元 AppleLife網站由許明元於2008年3月14日成立。起先網站主題以分享iPod Touch、…
堅持「台灣味」的冶綠生活服飾
有機棉服飾目前在台灣還屬新興、小眾市場,業者約有五家,加上小的個人工作室,不超過十家。從市場需求來看,…
有緣沒緣 大家來做伙!
走進座落於彰化縣大村鄉的美利達工廠,雖然沒有科技產業壯麗的外觀,但整潔的廠房透露出傳統產業堅韌的草根性。 來到辦公大樓,…
高級黑?院士稱Win 10嚴重威脅中國安全
由中共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等部門聯合主辦,以「安全可控‧御未來」…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清潔能源競爭加劇 美太陽能業備戰
美國太陽能公司(Solyndra)9月1日宣布停止生產,並將在近期申請破產重組,原因是全球經濟疲軟和來自中國的競爭令其陷入困境。…
永遠的「媽媽」沈美利
「我的心是很感性的,而在經營事業上我是理性的,我可以切割得很開。」三奇髮型美容公司總經理沈美利這樣描述自己。   「…
四家國際大型企業同時撤離中國
中國房地產占地太多,缺乏大塊工業用地,物價飛漲、稅收高、人工成本增加,已導致很多企業不得不撤離。飛利浦燈飾製造(深圳)有限公司發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