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Me Too終將讓位於國族認同

▲台灣如今也正被各種「Me Too」性騷擾醜聞困住。Adobe Stock
第246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台灣2024年大選的前哨戰早已打響,三方候選人陣營都沒想到,本將成為台灣選戰主調的國族認同,一時之間被「Me Too」的熊熊火光遮蔽,尤其是美國與熱愛台灣的人寄望的民進黨,如今也正被各種性騷擾醜聞困住。本文分析Me Too會對台灣大選造成何種影響。

立委選舉引爆Me Too風潮

台灣本輪立委選舉,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萬萬沒想到自己提名的三位候選人會引發一場台版Me Too,逾30位女性控訴遭跨政壇、學界、媒體和藝文圈等人士的性騷擾經歷,涉及人士除了數位民進黨骨幹之外,當然也有國民黨政客。除此之外,還應了那句中國老話「拔起蘿蔔帶起泥」,第一塊大泥是引發了被稱為「從天安門到肛門的新六四事件」,主角是中國六四運動的學生領袖王丹。另一塊大泥則是中國流亡詩人貝嶺遭遇多名女性投訴性騷擾。

遭控的加害人遍及台灣政壇、學界、媒體和藝文圈等公眾人物。例如,民進黨籍時任高雄市長陳菊辦公室主任洪智坤遭控對女導演摸胸騷擾;名嘴朱學恒遭控強吻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另一位名嘴朱凱翔也涉及對雲林縣議員陳芳盈言語性騷擾或強吻前電視台主播陳乃瑜等。台灣前駐菲律賓大使徐佩勇則被控對菲籍女祕書掐胸、不當觸摸後,已遭台灣外交部解職調查中。6月16日,民進黨公布本黨三案性騷擾案的調查報告結果,被指控的加害人及對此事處置不當的黨內幹部都受到相應處理。

此波女權#MeToo運動已造成兩名民進黨立委參選人退選及多人退出公眾領域。女權人士表示,台灣有關性別平等的三大法規已施行多年,但在文化和落實面仍有極大落差,尤其部分加害人的狡辯行徑恐對受害人帶來二度傷害。為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台灣立法院計畫於7月底召開臨時會,以完成相關修法。

台灣Me Too的影響進入政治層面

「Me Too」運動本身始於2006年,當時其創始人和活動人士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使用了「我也是」(Me Too)一詞,來提高人們對女性所受暴力和虐待的認識。11年後的2017年,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用#MeToo做標籤在Twitter發文,呼籲女性說出她們的被性騷擾和性侵經歷後,催化了全球的Me Too運動。米蘭諾是站出來指控好萊塢大製片人哈威.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和性騷擾的第一批女性之一。

由於Me Too在美國的發展後來被納入政治正確範疇,被左派利用來打擊政敵與本派「叛徒」,導致這場Me Too運動勢頭漸衰,僅延續了半年左右就陷入低谷。但這個運動最有意義的部分其實不在美國,而是在男權盛行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伊朗、印度、尼泊爾。即使在缺乏言論自由的中國,Me Too也被推向公眾討論平台,並有了一個諧音的中國冠名:米兔。

這些國家的女性受性侵害,由於社會環境,很難公開訴說,風靡一時的Me Too運動為受害女性控訴創造了空間和運勢,雖然離結束性侵和性騷擾的終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對工作場所、學校等性騷擾高發場所,多少有點阻嚇作用。

台灣的性騷擾非常多,據有些女性社會工作者揭露,說70%的女性都遇到過,不少都選擇隱忍了。如果不是大選年發生Me Too,估計處置不會如此及時果決。畢竟攸關選情,救場如救火。

選誰做總統:Me Too之後國族認同將成主導

這次Me Too開始後,最初被投訴的多是民進黨幹部,該黨自然受傷很大。儘管賴清德態度鮮明,堅持從嚴治黨,對被Me Too的黨內人士按章懲處,但還是影響了選情。

6月18日,台灣TVBS發布的民調顯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支持度為33%,超過藍綠,由第三升至龍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支持度為30%,位居第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支持度則僅為23%,落居末位。另有14%受訪者沒有表示意見。

這一調查的交叉分析發現,柯文哲獲的年輕選民支持遠高於賴清德與侯友宜。柯文哲支持度在20至29歲中增加15個百分點至58%,明顯高於賴清德的17%及侯友宜的12%;而在30至39歲選民中,柯文哲支持度也上升近兩成至55%,賴清德維持28%,侯友宜則減少7個百分點,為12%;40至49歲對柯文哲支持度增到36%,賴清德也增加到29%,侯友宜支持度則減少6個百分點至23%。

但是,根據歷史經驗,台灣這地方的選情最終將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國族認同,這一點在選民的最終投票上將起到很大作用;二是熱點話題切換極快。目前最熱的Me Too,說很難維持半年。根據世界經驗,Me Too熱度最長的是美國,最短的不到三個月。Me Too這把火需要不斷添柴續薪,僅僅只有普通社會成員的Me Too,缺少八卦吸引社會關注,即使在美國,當不再有演員這類名人參與後,也就維持半年左右;伊朗最短,大概兩個月左右;中國僅在社媒上出現過,Me Too了一位央視主持人。

台灣目前是Me Too高峰,賴清德的從嚴處置是正確的措施,不吃案,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新續的Me Too柴火主要是大學及藝文界。按這節奏,估計再有三個月,想通過Me Too一吐積怨並讓施害者受到輿論懲罰的人,基本也都Me Too過了,Me Too極有可能讓位於國族認同——這是新聞熱點週期律決定的,估計三個多月後,三方拼的可能就是國族認同。

民進黨還有一個優勢,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50至59歲人口為359萬,60歲以上人口為550萬左右。從不同年齡段的政黨偏好與政治傾向來看,民進黨的國族認同主張與福利政策在50歲以上人口當中有明顯優勢,只要能夠想法子在50歲以下選民中再做點選前動員,勉強過半是可能達到的。

正如我在〈2024台美大選關係到世界格局〉一文中指出的那樣,美國大選結果決定世界文明的方向。如果民主黨勝出,向世界全力推廣LGBTQI+(指Lesbian女同性戀、Gay男同性戀、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Queer酷兒、Intersex雙性人,和其他非二元性別)尤其是變性與批判性種族理論(Critical Race Theory,簡稱CRT),將成為美國左派重塑人類文明的方向。

而台灣大選則與美國國際地位直接相關,歷史將台灣推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從地理上看,它是美國亞太戰略的立足基點;從政治上看,台灣政府對中美兩國的態度決定了美國扼制中國的亞太戰略是否成功。如果民進黨獲勝,美國的亞太戰略還能推進,台灣也不會被「和平統一」;如果是柯文哲或國民黨(或兩者聯盟)勝出,「和平統一」之門開啟,美國在全球就只剩下歐盟這一個盟友,繼拉美、非洲之後,亞太國家在美國鷹與中國龍之間的徘徊也就結束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