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福氣的鳥兒:燕子

第235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 Stock
台灣每年春天時節,成雙的訪客紛至沓來,直至秋天遷離,年年來去,牠們是「福氣」的象徵,既念舊又帶有靈性。一起來認識人們口中的「益鳥」──燕子。

台灣每年春天時節,總是會有成雙的訪客紛至沓來,黑色的身姿飛行於街頭巷尾,在簷梁間築巢育兒,直至秋天才遷離,年年來去,既念舊又帶有靈性,牠們是「福氣」的象徵——燕子。

 

自古燕子就是「福氣」的象徵,被其選中築巢有著吉祥的寓意。Adobe Stock

▲自古燕子就是「福氣」的象徵,被其選中築巢有著吉祥的寓意。Adobe Stock

 

認識家燕

這種會在民房築巢的燕子,名為「家燕」(Barn Swallow),為雀形目燕科燕屬的一種鳥類,身長約15至17公分,最明顯的外型特徵,就是那成V字型分叉的尾羽,優雅的線條更成為發想「燕尾服」的創意來源。

小小的頭顱從額頭至喉嚨呈現朱紅色,形狀短而闊的鳥喙,便於抓取飛行中的昆蟲。背部潤澤的黑色羽毛,帶有藍色的光澤感。上胸與前頸間有一條黑色紋路,胸下至腹部則呈白色。

家燕是一種善於飛翔的鳥類,身姿靈活自如、飛行速度快速。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燕子時常在高速飛行中急轉方向或巧妙地避開障礙物,也很擅長低空飛行。有一說法「燕子低飛」代表要下雨了,因為燕子能夠一邊飛翔、一邊補食昆蟲,當快下雨時,空氣中的水分增加,溼氣會造成蟲子不易飛行,只能在貼近地面的低處行動,而為了覓食的家燕,也就跟著有了低空飛行的舉動。

遷徙習性

台灣的地理位置,是許多鳥類遷徙的路線,夏天吹西南季風、冬天颳東北季風,候鳥利用變換的風向,發展出多元的遷留型態。而在台灣的家燕多為「夏候鳥」,每年2月到台灣繁殖,9月便起身往南方度冬;但也有部分家燕屬「冬候鳥」,會在非繁殖期的冬季留在台灣。

家燕南北遷移的足跡遍及全球,亦作為「過境鳥」只在台灣短暫地駐足停留,當作遷徙過程中的休憩點,為長時間的飛行補充能量。

在古時的文學作品中,也有對燕子的這種遷移習性的描寫:「年去年來來去忙,春寒煙暝渡瀟湘。低飛綠岸和梅雨,亂入紅樓揀杏梁。」此詩句節錄自唐朝詩人鄭谷的七言律詩〈燕〉,講述在寒冷的春天,燕子飛渡瀟湘,每年來去地忙碌生活。

唐代歐陽澥的七言絕句〈詠燕上主司鄭愚〉亦有對家燕的筆墨:「翩翩雙燕畫堂開,送古迎今幾萬回;長向春秋社前後,為誰歸去為誰來?」點出了燕子年復一年回到繁殖地的念舊特性。

 

家燕的巢外型呈向上開的碗狀,主要由泥土做成。Adobe Stock

▲家燕的巢外型呈向上開的碗狀,主要由泥土做成。Adobe Stock

 

築巢特色

家燕會在人類的屋簷下築巢育兒,這樣的街景台灣人早已習以為常。然而據說早期的燕子是在岩洞中築巢,隨著人類發展出農耕生活,也改變了自然環境的生態,農田成為蟲子較多的地方,為了捕獲昆蟲、獲取食糧,燕子才慢慢地習慣了與人類共處。除此之外,將巢設置在人類的建築,也有保護雛鳥不受其他生物襲擊的好處。

家燕的巢外型呈向上開的碗狀,主要由泥土做成,夾雜著枯草桿、雜草莖等材料,牠們會找尋潮溼的泥地,擷取泥巴並含於口中,以製成泥丸,家燕建築一個巢平均需要200至300個泥丸,巢的內部則墊有羽毛、花絮等比較柔軟的材料。這邊說個題外話,中國人的珍貴食材「燕窩」,主要指的是金絲燕的巢,與家燕的巢沒有關聯。

一夫一妻制的家燕,雌雄會共同協力築巢、孵蛋、育兒等繁殖責任,一窩巢中約產下4到5個蛋,一年可產2窩。待卵孵化後,每天都可以聽到雛鳥「唧唧」的乞食聲呢!

象徵寓意

自古燕子就是「福氣」的象徵,中國人相信燕子是具有靈性的動物,被其選中築巢的那戶人家,燕子會為他們捎來幸福與財富。對於農民而言,燕子能夠補食殘害農作物的害蟲,甚至是人們討厭的蚊蠅,這樣說來,燕子的確是對人們有幫助的益鳥。

另有一說法,燕子只會選擇在善良的人家裡築巢,這說法也是有幾分道理。因為燕巢之下總是會有許多鳥糞,必須時常清理打掃以維持衛生,若是沒有寬容慈愛的胸懷,可能無法容忍家燕每天帶來的髒亂,這樣看來燕子也是挺會看人的。

了解了與燕子有關的知識,下次散步於街坊時,不妨抬起頭來多看看天空,或許一隻燕子就佇立在電線上,正瞅著你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溫情滿人間
1.    洛陽17名大學生 網上募資救恩師 洛陽市宜陽縣韓城一中數學教師程華,25年間在韓城鎮十餘所小學、初中任教,他任勞任怨、…
多采多姿的貴州苗族生活百態
苗族是中國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
趨勢報報
太空移民計畫成真?NASA發現第二個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7月23日中午召開視訊記者會,宣布其於2009年發射的克卜勒(…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蔡牧民&賴佩芸 讓紀錄片巡迴全球四十餘國
走進「繆思」影像,工作室布置簡約。導演蔡牧民和創意總監賴佩芸,剛結束第二部紀錄長片《Maker》長達40小時訪問的剪接工作。…
企業充電站
從設計展開的文化創新力     活體驗的過去與未來,形塑了當代文化的樣貌,對的設計能打開對話,為文化賦予創新動能。…
中國經濟刺激 代價開始浮現
中國刺激經濟的措施曾經獲得世界的讚歎,但現在人們越來越擔心這個刺激的代價。有專家指出,中國的銀行正面臨2,000多億美元的違約風險。…
蛻變中的母親角色
現代女性一旦為人妻、為人母之後,總是感歎母親難為!以往的社會結構多半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只要把家照顧好,做好分內的事就算盡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