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小百科 認識鳳梨家族

第233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 Stock
台灣氣候適宜鳳梨生長,一年四季皆有不同品種的鳳梨產出,金黃色的果肉,交織酸甜的風味,大口咬下過癮又爽口,一起來認識台灣鳳梨的美好滋味吧!

鳳梨原產於熱帶的南美洲,約在1694年清朝康熙末年,由中國南方引進台灣,從此落地生根,成為台灣代表性的經濟作物,發展出豐富的品種與精彩的風味。

以赤道為中心,南北緯30度之間都有鳳梨種植,台灣中南部溫暖的風土尤為適合,一年四季皆有不同品種的鳳梨產出。金黃色的果肉,交織酸甜的風味,大口咬下過癮又爽口,一起來認識台灣鳳梨的美好滋味吧!

 

鳳梨

 

鳳梨種植

鳳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臺灣府志》中有一段貼切的描寫:「鳳梨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於叢心中,皮似波羅蜜,色亦黃,味酸甘,果末有葉一簇,可粧成鳳,因名。」

實際走訪鳳梨田,一叢叢帶有劍狀葉片的植株中,鳳梨果實由下往上生長。許多人誤以為上方綠色的冠芽是果實的頂部,實則相反,看起來像是底部的果實部位才是特別甜的鳳梨頭喔!

鳳梨在種植上,夏天怕雨、怕晒,冬天怕冷、怕凍,喜歡生長在日照充足、氣溫變化不大的地區。當氣溫愈高,果實會愈早成熟。但過熱的氣候會導致鳳梨生長太快,造成口感與品質不佳;而氣溫太低種出的鳳梨則味道容易偏酸。

具耐旱特性的鳳梨,目前多產於台灣中南部,南投、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都有大規模的鳳梨種植,其中,南投名間、嘉義民雄、台南關廟、高雄大樹更是著名的鳳梨產地。

鳳梨營養

鳳梨具有豐富的纖維質,蘊含果酸和酵素,其中廣為大眾熟知的「鳳梨酵素」(又名鳳梨蛋白酶),就是造成食用時「咬舌」的成分。這種酵素在鳳梨芯中含量最高,能夠分解蛋白質,當接觸到口腔黏膜時,會少量分解組成表面細胞的蛋白質,造成刺激而產生刺刺的「咬舌」感覺。

 

鳳梨炒飯

 

近年來鳳梨酵素被廣泛用於養生食品中,對於幫助消化很有功效。其分解蛋白質的特性,可以軟化肉品,因此鳳梨也非常適合入菜烹飪。用於醃肉或燉湯,會讓肉質變得柔軟多汁,吃起來不乾澀。細數與鳳梨有關的菜餚,如:鳳梨苦瓜雞湯、鳳梨炒飯、鳳梨蝦球、鳳梨冰茶,甚至著名的夏威夷披薩,酸甜的風味創造了不少經典料理。

另外鳳梨還具有維生素B與維生素C,礦物質鈣、鎂、錳等營養,就如其別名「旺來」一樣,是個討喜又健康的水果呢!

鳳梨品種

鳳梨雖以春夏季為主要產季,但台灣多元的鳳梨品種,讓民眾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目前約可將台灣栽培的鳳梨品種分為三類:最早引進的「在來種」、由外國改良後再引進的「開英種」、經雜交培育的「雜交種」。

目前作為鮮食的品種多為「雜交種」,而用於製作成罐頭或鳳梨酥等食品加工用途的,則以果肉較硬的「開英種」居多。以下就介紹多款台灣鳳梨品種:

台農17號:金鑽鳳梨

金鑽鳳梨是台灣的主流品種,產量高,也廣為大眾所知,內銷與外銷成績優異。果皮薄,果肉金黃,細緻的肉質連果芯也可食用,穩定的品質與風味,是深受民眾喜愛的鮮食品種。金鑽鳳梨一年四季皆有生產,但以3至5月為盛產期。

台農4號:釋迦鳳梨

釋迦鳳梨的果實特色為免削果皮,可徒手直接剝開果目,因而又有「剝皮鳳梨」的稱號,這也讓食用釋迦鳳梨成為非常有趣的體驗。其耐貯運的特性一度是台灣外銷的主要品種,但現已少有種植,產季約在3至5月。

台農6號:蘋果鳳梨

蘋果鳳梨因果肉具有蘋果香氣,口感帶脆度宛如蘋果而得名,纖維細緻,富含果汁,產季約在4至5月。

台農11號:香水鳳梨

香水鳳梨如其名,具有獨特的香氣,果形小巧,果肉細緻多汁,帶有酸度。因耐儲運,也是早期作為外銷的品種,產季約在5至6月。

台農16號:甜蜜蜜鳳梨

甜蜜蜜鳳梨的特色在於極為細緻的纖維,可以說是所有品種中果肉最為細嫩的,其甜度也非常高,正如其名「甜蜜蜜」。然而病蟲害多,不易種植,台灣目前少有地方栽種,產季約在3至7月。

台農19號:蜜寶鳳梨

蜜寶鳳梨多為小果形,果肉細緻、好吃。其自然抗病的特性,可抗鳳梨萎凋病,是適合有機種植的品種,主要產季在4至7月與10至11月。

台農20號:牛奶鳳梨

牛奶鳳梨的外表特殊,其植株葉片之葉緣與葉尖皆無刺,表皮的果目大且平滑,果肉為乳白色,聞起來有牛奶的香氣,口感細緻、糖酸比高。產季約在5至10月。

台農21號:黃金鳳梨

黃金鳳梨因成熟時果皮會從綠色轉為鮮黃色而得名。其果肉纖維適中,在品質最優異的5月生產的黃金鳳梨,還會帶有類似哈密瓜的香氣。產期約為4月至11月。

台農13號:冬蜜鳳梨

冬蜜鳳梨是少有能適應秋冬季氣候的品種,果肉纖維雖然稍粗,但鳳梨的風味濃郁,最重要的是能夠彌補冬季的生產空檔,產季約在8月至隔年的2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