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斡旋 烏俄同意停火 兩週後柏林會談

哨子先生

 

好,我知道大家的心早就開始放假,無心上班了,因為我也是(?)

偷偷跟你們說,其實這幾天我非常焦慮,因為烏克蘭危機。

從上禮拜開始,美國、北約、歐盟、俄羅斯,忽然進入出招高峰期,每天都有新的進展。大家出兵的出兵,放話的放話,搞得我超擔心烏克蘭會不會在年假期間爆發戰爭、我是不是要隨身攜帶筆電?普丁真的會開戰嗎?⋯⋯等,每天緊盯進度,各種揣測和擔心。

昨日在德國與法國斡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四方代表在巴黎會談後,同意在烏東地區「無條件」永久停火,並將在兩週後於柏林再議。意思是說至少兩週內,俄羅斯應該都不會開戰。

相信習大大跟我一樣,看到「停火協議」時都不約而同大鬆一口氣吧,這表示我可以安心過年,而習主席可以順利把冬奧辦完哈哈哈哈。

烏克蘭與俄羅斯在2014克里米亞半島危機後關係急速惡化,從鄰國成為敵國關係,但兩國衝突多年,為何普丁選在這時如此大動作出兵?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阻止烏克蘭擺脫「大斯拉夫文化圈」。

對俄羅斯人來說,從歷史與文化民族來看,烏克蘭始終是斯拉夫民族的一部分。然而烏克蘭這幾年不停強調俄羅斯當年獨裁治理、虐待人民的歷史,讓國民對俄羅斯的好感度越來越低。2019年,烏克蘭通過法案,要求公家機關和公共場合只能使用烏克蘭語,不准使用俄語,明顯「去俄羅斯化」的政策方向讓俄羅斯相當不滿。

二、挑撥烏克蘭和西方國家關係。

2014年俄羅斯雖然成功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但也付出被經濟制裁的代價,加上美國開始大力軍援烏克蘭,烏克蘭的兵力在短短幾年內暴增兩倍。近幾年,北約甚至頻繁與烏克蘭進行聯合軍演,俄羅斯如芒刺在背。而且烏克蘭想要加入北約和歐盟多年,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要是這次危機擴大,北約依然不讓烏克蘭加入,卻又無法順利安撫,勢必會讓烏克蘭親歐派受到重挫,增加親俄派的話語權。

三、阻止北約東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以美國和歐洲國家為首的軍事聯盟,蘇聯解體後,有大量前蘇聯國家也加入北約,北約規模的日趨龐大,俄羅斯當然無法忍受。普丁在去年公開指責北約未遵守1990年代口頭承諾的「不東擴」約定,雖然北約立即否認有這種承諾,但看來普丁就是打算死咬這個歷史爭議不放,堅持美國和北約必須立下書面條款。

四、西方國家在阿富汗大撤退失敗。

這點就不用多解釋了吧,在美國領導下的阿富汗大撤退,不僅進退失據,最後居然演變成淪陷危機,直接讓極端組織塔利班重新掌握阿富汗。美國的領導無方,加上歐盟在阿富汗撤退上,明顯表現出的團結不一,普丁能不抓緊這「天賜良機」嗎?

 

事實證明歐盟真的很不團結,在美英法紛紛軍援烏克蘭之際,德國居然拒絕提供武器給烏克蘭,雖然之後在輿論攻擊下勉強送給烏克蘭5000頂「鋼盔」,但德國意興闌珊的態度,讓歐美團結力道直接砍半。

不管怎樣,俄羅斯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和北約毫不退讓,兩邊認為「都是對方的錯」的態度,讓烏克蘭局勢一週比一週還緊繃,已經到了隨時開戰都不意外的程度。

此時德國出面緩頰的「停火協議」到底有沒有效?還是這只是普丁針對西方軍事聯盟的壓力測試呢?

未來兩週,歐、美、烏、俄到底有沒有心要談判呢?

我們已經被騙很多次了,拜託你們這次拿出誠意,好好坐下來討論啊。

不過看到「停火協議」時,相信不只我鬆一口氣,咱們偉大的主席習大大想必也同樣放下心中大石。總算不用擔心戰爭攪局,可以快點把這場滿目瘡痍的冬奧給辦完啦哈哈哈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學生餐 禁吃中國雞
鮮有共識的美國會兩院於2014年12月罕見地在通過總額一千億美元、持續下一年度的政府開支。其中一條「跑題」的附加條款──…
放不下的憂傷
一家五口都是門診常客,70歲的媽媽患有癲癇,晚上常發作,嚴重時,徹夜不能眠;76歲的爸爸,年輕時是成功的生意人,意氣風發,賺了不少錢,…
大城市房價齊下跌 房產仲介紛關店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以下簡稱中房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主要城市房價近期陸續下跌,仲介商銳減,購屋客持幣觀望。…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東莞掃黃 結果掃到了誰?
廣東東莞近日的掃黃事件,這次真的火了,持續延燒,話題不斷。事件起因於大陸央視2月9日的《焦點訪談》節目播出《管不住的「莞試服務」》專輯報導…
中國90後學生站出來 北京心驚膽跳
7月29日,香港9萬民眾上街;9月1日,香港4萬百姓集會。他們反對港府強硬推行中共授意的國民教育教材,從小對港人「洗腦」。 幾乎在同一時間…
紋面的太魯閣族武士
  畫面中目光如電、氣宇軒昂的是太魯閣族原住民歌手――伊祭‧達道。他在2007年榮獲金曲獎原住民語歌手獎,得獎後前往世界各地表演,…
自動化 + 機器人 描繪人類未來新生活
「科技文明」這個名詞到了近年來,越來越難以明確地進行定義。在1970年代之前,大部分的人認為,摩天大樓、高架快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