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場:美國制裁與黎智英被捕

▲8月10日香港警察清晨逮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也出動200名包圍並進入壹傳媒總部搜查。Getty Images
第215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不顧美國必然制裁的一再警告,中共還是趕在7月1日以前在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美國總統川普也終於簽署《香港自治法》,再簽署行政命令,在7月14日記者會上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

香港方面紛紛揣測會有哪些具體措施。鑑於美國剛剛制裁迫害維吾爾人的新疆官員,包括凍結財產等措施,因此特首林鄭月娥就輕佻地說:「我在美國沒有資產。」林鄭根本不懂香港與新疆不同,是國際金融中心。美國作為金融帝國,擁有許多籌碼,難道僅僅是凍結財產這樣簡單?伊朗、北韓都有先例,特首的輕佻表明她的鼠目寸光,根本不懂世界大勢,只會做習近平的哈巴狗。

 

美國的制裁一旦涉及港元對美元的結算,將嚴重衝擊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也會波及人民幣,不但香港會劇烈動盪,中國也可能出現金融風暴。Adobe Stock

▲美國的制裁一旦涉及港元對美元的結算,將嚴重衝擊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也會波及人民幣,不但香港會劇烈動盪,中國也可能出現金融風暴。Adobe Stock

 

美國出手制裁港共11位高官

8月7日,美國終於宣布制裁的具體內容,包括11名香港高官與涉港中共官員,他們中有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長鄭若驊、現任與卸任警務處長鄧炳強、盧偉聰,以及港澳辦正副主任夏寶龍、張曉明與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人。制裁名單上的人在美國的所有財產、財產利益,及他們個人或與其他被制裁者,直接或間接持有五成或以上權益的實體,會被凍結,並必須向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管制辦公室申報。除非獲該辦公室批出許可,否則禁止美國人,或在美國境內,做涉及被制裁者財產或財產利益的交易,財政部亦禁止對名單上的人提供或捐獻資金、貨品及服務,亦禁止他們是受益一方。

字數雖然不多,然而直接與間接,內容就延伸很廣。香港的外資銀行立即與他們切割,避免惹禍上身。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有被制裁者要把存款存到巨型的中資銀行,也被那些中資銀行拒絕!因為他們還要繼續與美國有金融服務的來往,否則會失去許多客戶。如果連中國國企都拒絕他們的存款,那麼他們只能在伊朗與北韓存款了。不但是存款,連信用卡的服務也拒絕。這僅僅是涉及個人問題。如果美國的制裁發展到財團的企業,則許多業務就要停擺,損失慘重。然而林鄭還是擺出一副無賴嘴臉說,僅僅造成個人的不太方便,然而制裁沒有什麼意義。

事前,特區政府與建制派的馬屁精也都顧及政治利益而一再故意漠視制裁的影響力,避免軍心受到影響,只有自由黨一再警告對香港經濟造成的損失,顯然他們是實事求是的。至於夏寶龍、駱惠寧等中共的「經濟學博士」,根本不懂經濟金融,主導《港版國安法》的習近平與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土包子出身,更不懂經濟金融,在那裡瞎搞,終於要吃到苦頭。

美國宣布制裁內容是在美國東部時間午前,香港則臨近半夜。對記者的詢問,特區政府拒絕答覆,因為還來不及請示中聯辦。到第二天上午才發表聲明,指責美國政府「卑鄙無恥」,從來沒有看到香港政府發表過這樣粗野的聲明,包括六七暴動。估計聲明是中聯辦草擬的而帶有文革語言。

這11人的名字、護照號碼、住址都被美國公布,防止其他機構沒有詳細資料而觸法。對此,這些高官很憤怒。然而就在一年前,也就是2019年8月7日,香港黨報《大公報》就公布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政治組主任伊迪與她的先生、兒子的個人隱私資料,原因只不過是伊迪公開與香港眾志與港大學生會的幾個人接觸而已。制裁當然要公布詳細資料,黨報憑的又是什麼?所以上次美國國務院撂了重話,指責中國是「流氓政權」。就憑這點,一年後制裁港共,頂多也是順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

中國打擊蘋果日報引全球反彈

這些涉港官員與特區政府官員對被制裁當然要報復,然而他們不敢報復美國,便在8月10日清晨逮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香港眾志前副祕書長周庭等10人。其中黎智英及兩個兒子及壹傳媒其他高層占多數,顯然想藉此整垮《蘋果日報》,並且製造寒蟬效應。

警察出動200名包圍並進入壹傳媒總部搜查,主要拿走蘋果慈善基金資料,還搜查黎智英次子開的餐館,並且搜查黎智英的遊艇。官方的說法是搜查外國勢力匯入的金錢云云。他們到第二天晚上才先後交保獲釋。

然而《港版國安法》第42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非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其不會繼續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不得准予保釋。」現在這些「嫌犯」沒有上庭,也沒有任何解釋就獲准保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國安法》可以這樣隨意玩弄的嗎?

8月9日是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抵達台灣進行訪問的日子,這是台美斷交41年來來訪的最高層級美國官員。中國無法阻擋,讓香港逮捕黎智英以沖淡阿扎爾效應,讓中國人與小紅拳把注意力放在黎智英身上,忘掉台灣?

不管怎樣,這次逮捕行動,由於針對媒體,還株連無辜的九族,引發全球強烈反彈,包括新聞界。末代港督彭定康更表示應該上訴海牙國際法庭進行仲裁。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更表示,受中國高壓統治的香港「絕不可能成功」,做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市場會「走向地獄」,「沒人會想在那裡做生意」。顯然美國的制裁還有下一波,而且會指向支持國安法的工商金融界。一旦涉及港元對美元的結算,就會嚴重衝擊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也會波及人民幣,不但是香港會劇烈動盪,中國也可能出現金融風暴。

也許,不論是香港還是中國,如果沒有經歷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暴,就不可能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可能走向自由與民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