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動物感知 預測地震新方法

全球每年發生12,000至14,000次地震,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靠的地震預測方法。Fotolia
第194期
青蓮

地震,是造成人類大規模死亡的一個重大自然災害。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靠的地震預測方法,從分析地球磁場的脈衝到探測地面壓力波,如今更使用高科技欲從動物身上獲得突破。

全球每年發生12,000至14,000次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地震將在未來百年造成310萬人死亡。

 

動物可以感知地震

197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出版的《地震情報通報》中,登載了一張閉眼張口、驚恐慘叫的黑猩猩照片,上方寫著:「為甚麼我能預報地震,而地震學家們不能?」

民間很多年來就有「動物可以感知地震」的說法。1975年2月4日,中國遼寧省海城、營口發生了7.3級地震。地震前的一個半月,許多動物都有了異常表現:冬眠的蛇出洞,到了晚上鵝亂叫著不肯進窩,有的還飛起來。地震前20分鐘,母雞突然飛到了樹上,雌馬甲魚突然翻騰,躍出水面,並發出尖叫聲。鹿場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亂跑亂竄,有的前腿被擠到骨折。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數十萬人失去生命。事後人們回憶起來,實際上老天爺早就給了人們警示。那些驚恐不已的魚,失去「理智」的飛蟲、鳥類和蝙蝠,屋簷下啣著小燕飛走的老燕,棉花田裡大老鼠帶著小老鼠,小老鼠則互相咬著尾巴,連成一串倉皇奔竄。上百隻黃鼠狼,大的背著小的或是叼著小的,擠擠挨挨地鑽出一個古牆洞,不停地哀嚎,呈現出面臨死期時的恐慌。

但人在災難面前永遠是後知後覺,對上天的警示也視而不見。而一些動物在預知災難的能力上,卻明顯優越於人。動物能夠預知地震的現象終於引起了科學家的重視。

 

動物地震預警系統

來自全球150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制定一項精心設計的全球倡議計畫,以確定野生動物的行為能否成為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的基礎。

「關於地震的初步科學數據表明,有些動物可以提前幾小時感知這些事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研究所主任、國際動物研究利用空間合作倡議組織的負責人馬丁‧維可爾斯基(Martin Wikelski)說道,「如果我們能夠毫無疑問地證明這一點,它有可能在未來挽救數十萬人的生命。目前的地震感測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它們只給你幾秒鐘的警告時間。」

幾年來,科學家們選取世界各地的地震多發地區,在超過上萬個包括鳥類、蝙蝠、奶牛和飛狐等動物的身上,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這些動物身上的無線電標籤配備了GPS接收器和感測器,能夠提供有關動物位置和移動速度甚至心率的資訊。在白天,標籤由內置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晚上會由電池持續供電。標籤通常附著在動物的腿或耳朵上。
 


▲一些動物預知災難的能力明顯優越於人。Fotolia

 

這些發射器會即時收集有關動物的資訊,並發送到國際太空站,之後傳送到研究所的實驗室供科學家們分析研究。

待標記動物的大小決定了標籤的重量,小的僅重幾克。目前,製造更小的標籤的工作正在展開,它們可以被更小型動物佩戴,包括鳴禽甚至蜜蜂。

標記各種不同的動物很重要,因為有些動物可能比其他動物能夠更有效地揭示地震即將來臨。「這就像選舉的初期,民意測驗專家不知道該向誰提問,」馬丁說,「最初,我們真的只是找出誰最了解發生的事情。」

這些資料將在2018年10月份開始被科學家用以地震預測,如果有地震發生,安裝了無線發射器的動物是否在震前表現明顯不同,如果確定這些異常行為足夠可靠,科學家們的預警系統就是確實可行的。

身為生物學家和鳥類學家的馬丁希望這些資料能夠給人類提供可靠的地震預報,人們可以在手機上開發一個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可以在地震發生前幾小時提醒人們,這樣他們就有時間轉移至安全地區。他說,這種系統在貧困的地震多發地區尤其有價值,包括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農村,目前那裡沒有預警系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遊日月潭 緬想文武聖人
從美國西雅圖來到台灣旅行,辭別了大都市台北,乘坐台鐵一路南下,突發奇想要在台灣的雲林住宿幾日。因為我平生喜歡藍天白雲,…
漫畫大師劉興欽 只畫有道德的漫畫
劉興欽因畫漫畫獲得美國聯合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在台灣漫畫界中是獨一無二;不僅如此,劉興欽也是台灣唯一獲得五任總統接見肯定,…
短影音如何商業變現?
書名:《老獅說的商業短影音流量變現全攻略:破千萬營收商業短影音教練教你從直播小白變成流量網紅》 作者:老獅說 Lion 出版社:…
你的身體不只是你自己
很多人在談及健康時常常說:「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不過,科學研究的結果卻顯示,人體超過一大半是由非人類的微生物細胞群組成…
北一女1980校友風雲榜
一般人公認的台北第一、甚至台灣第一的女子高中,非「北一女」莫屬。這樣的北一女,人才濟濟自不在話下。當年青澀的少女經過三十年歲月的洗禮,…
多國力邀,台積電為何只能扎根台灣
全球晶片大戰中,台積電因其5奈米的製作技術,雄踞全球晶片製造廠的龍頭,成了美國、日本、歐盟爭搶的「香餑餑」(比喻受人喜愛的人或事物)。…
克服人生風雨 黃湘詅畫出一片天地
2009年11月27日,台北福華飯店二樓沙龍裡的水墨畫展開幕式,媒體、賓客絡繹不絕,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新黨主席郁慕明也特地前來祝賀致詞。…
那一年 我們一起走上街頭的「自由之夏」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陳為廷,7月28日在電腦前氣憤地看著那幾天的新聞,「走路工」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他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轉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