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對中國不見得是件壞事

中美貿易戰打到後面如變成貨幣戰,中共將利用人民幣貶值來獲得價格優勢。Fotolia
第189期
金雨森

由於與美國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間接做出妥協,於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上,強調中國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主張將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習近平並首次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大陸的「第二次革命」,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

此言正呼應今年十三屆人大通過的修憲草案中,在序言增修的「改革」二字。若習近平並非口惠,而是真心想改革,想當「改革派」,推動中國大陸經濟自由化,那麼筆者以下提出三個理由,認為貿易戰所帶來的壓力對中國大陸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理由一:兌現WTO承諾,轉型成為自由貿易經濟體

中國大陸自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受惠於WTO框架的自由貿易體系,經濟維持高速增長。但加入後這17年至今,仍未能履行加入WTO時之承諾,甚至違反WTO規定。除了關稅、出口補貼、傾銷、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問題之外,最令外國企業詬病的莫過於「以技術轉讓作為市場准入門檻」及「知識產權竊盜」,此外還有股權限制、行政法規透明度、貪腐等問題。

此次中美若掀起貿易戰爭,有可能迫使中國大陸從黨國式資本主義,轉型成為自由主義式資本主義。如此一來,中國或將符合自由貿易原則,促進國內外企業公平競爭,完善國內法規,保護智慧財產權,兌現加入WTO之承諾。

 

理由二:讓中國大陸企業更具競爭力

若大陸成功轉型成為自由貿易經濟體,可望解決中國國有企業獨斷、官方壟斷、官員貪腐等問題,解除對民營企業之限制,讓國內企業得以公平競爭,社會動能得到充分發展。

其次,若能提高對知識產權之保障、打擊竊盜行為,將會鼓勵更多中國國內人才從事研發創新,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國外高科技公司也會願意駐進大陸。更重要的是落實法治,完善法律體系,並提高行政透明度,保護民營企業的發展,讓企業糾紛、勞資糾紛獲得公正裁判。

習近平博士導師,中國大陸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持相似態度,她在〈貿易戰中國打不起 沒法打!〉一文中,表示中國大陸很可能讓步,履行加入世貿時的大部分承諾並加大力度對外開放。他認為,「對於企業來說,也許是意味著某種機會。」可惜此文刊登不久後,即遭中國網路審查刪除。

 

理由三:國民普遍受益

中國大陸若削除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將使國民享受到便宜實惠的進口商品,擁有更多選擇,商品品質更好。以藥品為例,中國藥價非常昂貴,增進自由貿易後,將使藥物價格下降,讓更多家庭能夠付得起癌症藥物。

其次,訊息封鎖可望得到解除,政府可能會放寬對網路、媒體、資訊流動的監控,有利於民眾消費、教育、聯繫。再者,保障勞工權益,維護基本人權,可能解決中國大陸長期官方剝削勞工、血汗工廠、黑監獄、童工等非人道對待勞工問題,以及戶籍制度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雖然美國已對鋼鐵與鋁徵稅,但實際上,貿易戰尚未正式開打,目前仍處於叫囂與談判階段。若動真格打起來,對雙方都是損失,但對中國大陸傷害可能更深。何況當前中國尚未實踐對美報復性關稅,中國民間物價就已經開始喊漲。中共喉舌媒體聲稱要「不惜一切代價」打貿易戰,同時祭出課徵美國大豆關稅作為報復手段,此舉已讓百姓恐慌,紛紛屯糧。大豆是飼料主要來源,大豆漲、飼料價漲,然後雞豬肉價也跟著漲、雞蛋也漲。

有些經濟觀察家擔心,如果貿易戰打到後面變成貨幣戰,中共將利用人民幣貶值來獲得價格優勢。但是,匯率貶值的效果十分有限,美元仍有強大的優勢來對抗人民幣。而且,一旦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壓力會更大,有可能觸發資產泡沫。因此,大部分觀察家仍認為中國會讓步做出妥協,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減少中美貿易逆差,並逐漸加速中國大陸經濟自由化。

*   *   *

中美貿易戰大事記

3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欲解決中國大陸鋼鋁「產能過剩」對美構成的「國家安全」問題。

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將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進出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3月23日起,美國實施對進口鋼、鋁分別加徵25%、10%關稅並公告暫時豁免國家清單。

4月1日,中國大陸政府宣布,將對128種美國進口產品課徵關稅,主要為葡萄酒、堅果、豬肉等農產品。

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根據「301調查」結果,宣布擬對鋼鐵合金、航空、衞星等,價值約500億美元之1,333項中國製產品,課徵25%關稅。USTR宣布關稅清單後,須公眾諮詢2個月,接著再花至少6個月時間決定徵收哪些品項。

4月4日,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價值約500億美元的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加徵關稅實施情況而定。

4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考慮額外再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籍導演北村豐晴 打造夢想的「小料理屋」
人氣祕訣:1. 北村豐晴導演的知名度+主廚北村爸媽營造的專業招牌與親切形象。2. 以不同於一般日本料理,但又具在地日本風味的菜色,…
當北極熊失去冰棚時……
格陵蘭(Greenland)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它的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
焦點3:希臘這一課,世界學到甚麼?
教訓1:過去欠的債,今天都得還! 過去,50多歲就能退休的希臘人,以後得要工作到65歲才可以退休。想領全額退休金的法國人,也得多工作2年,…
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
范進中舉?42歲農民工的碩士之路
「滕振國」這個名字最近在中國引發討論,一下子成為中國教育的話題人物。據報導,42歲的他曾以農民工的身分、高中畢業的學歷、自學數載的堅忍、…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之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
第十三章 人生的角色
她,是一個有數千年文明支撐的人,而他,在她面前只是個渾身銅臭的商人。他手中有的是無盡的物質,但這個女人擁有的是無可替代的一顆纖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