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經濟危機

中國股市2018年在貿易戰開打後損失了兩兆美元,相當於台灣30年的財政總預算。圖為2018年10月11日中國上證指數大跌。Getty Images
第197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2019年到來,對中共來說是流年不利,不僅其政治專制受到更多中國人挑戰,自身經濟也明顯惡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懸崖式大跌」。

中國經濟GDP曾多年以8%~9%,甚至兩位數字成長,但近年則明顯放緩,而且有諸多潛在問題。前兩年中共喊出保8(保住經濟成長不低於8%),結果失敗;後來提出保7,結果2017年和2016年其GDP都低於7%。2018年中國官方把數字下調到6.5%,這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最低成長指標了。但不久前官方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任松祚演講披露,根據他看到的中國非常重要的機構的內部研究報告,中國2018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1.67%,即中國實際經濟成長只有官方宣稱的四分之一多點,水分占四分之三!這位曾就讀於英國劍橋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說,另有中國研究報告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會是負成長!任松祚稱之為,中國經濟是「懸崖式下跌」,即直線暴跌。  

第二,中國股市慘淡,全球最糟。

在沒跟美國打貿易戰之前,中國股市就已跌至近兩年前水準,一直沒有起色。貿易戰開打,中國股市現已損失2兆美元,相當60兆台幣。台灣2019年預算首次突破2兆台幣,中國股市損失相當台灣30年財政總預算。中國滬深300指數的10大類股,2018年都將下跌至少10%,是11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拋售潮。  

第三,中國債務龐大,占GDP百分之三百。

中國的債務不僅有內部的企業連環債,而且國家債務就達中國整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00%!中國的外匯儲備全球第一,有3.1兆美元,但其中59%是外債。如果一個人聲稱富有,但其銀行存款六成是借來的,不僅富有是假的,而且一旦被索債,民眾到銀行擠兌,就爆發更嚴重危機。  

第四,外資紛紛撤離中國。

由於中國的勞工等成本越來越高,再加政治因素等(打壓南韓在中國的外企樂天集團,煽動反日排擠日本企業),導致大批外國企業撤離中國。據2006年時統計,當時南韓在中國投資的較大企業有2,294家,2014年時就已減到只剩368家。日本企業撤離中國更加普遍,據日本共同社調查,有六成日本企業已經從中國轉往其他國家或正在撤離中,剩下四成則在部署如何撤資。外資占中國全部外匯儲備的19%。如外資撤離,中國外匯儲備就下降。  

第五,外匯儲備有大量水分。

中國自開放改革三十多年來,對美國貿易一直是順差,2017年更高達3,750億美元,這個數額是中國年度軍費開支的一倍!中共靠跟美國貿易賺了大量資金,而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再無法從美國獲得這麼巨額的順差資金了。外匯儲備中,59%是外債(1.84兆美元),19%是外資(六千億美元),再加上跟美國貿易一年順差3,700多億,這三項加起來有2.8兆,中國的外匯儲備全球第一(3.1兆),還剩下多少?  

第六,中美貿易戰重創中共。

除這五大項之外,中美貿易戰非常影響中國經濟,因為中國經濟相當依賴對外貿易,尤其對美貿易。美國貿易逆差的66%來自中國。而中美貿易戰前景,明顯美國不會停戰,因中共沒有在根本性問題上讓步的可能(美國要求結構性改變)。這從習近平在改革40週年紀念會講話可看出,他不僅毫無根本性改革(無論政治還是經濟)的願望和藍圖,甚至還歌頌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這個宣言的核心是「消滅私有制」,就是消滅私有經濟,消滅自由市場,消滅個人發財致富機會,消滅個體權利,消滅個人自由。中共高層的愚蠢和蠻橫,將導致中美貿易戰繼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本質是中美兩國制度和價值的對抗。

中國經濟進一步下滑,會導致人民對共產黨的不滿增高。過去中共是用經濟發展換取(收買)百姓沉默。現在經濟惡化,這種「收買」更會破局。中國人的不滿和反抗,將加劇中共統治危機。2019年中國經濟進一步下滑,人民不滿進一步增高,共產黨的統治危機擴大,為渴望自由的中國人提供削弱專制的契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陷空前孤立
俄羅斯和喬治亞於8月7日北京奧運開幕前爆發衝突,原因是喬治亞派兵試圖重新收回境內自1990年代就企圖獨立的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地區。…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周星馳在人群中「西遊降魔」
華人導演中,周星馳是我的最愛。他的作品中,我覺得《西遊降魔篇》調性獨特,內涵深刻。這部嚴肅的電影,探討的只有兩個字──修煉。 …
全球掃房潮再破紀錄 中國買家最愛紐約
中國富豪的購房熱情正在推動全世界的資產價值。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2015年中國買家在西方大城市的房屋購買量再次打破紀錄,…
走出虛擬人生
年節與家人拜訪親戚。一進門,叔叔嬸嬸立刻起身至門口迎接。大家寒暄時,我看到客廳裡坐著堂弟一家四口,除了堂弟盯著iPhone,…
香港人反送中之文化思索
香港609、616大遊行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歷經回歸之後的22年,這個東方之珠已經滿目瘡痍。一個城市之興起,有其內在的生命力,…
神奇的候風地動儀
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在古機械復原研究中,一直都是熱門的研究主題。特別在於它的機械原理和震源的感應方式,至今仍是難解之謎。根據《…
黃毓民的那些年
香港97後的第三次區議會選舉已經揭曉,泛民(泛民主派)是大敗還是小敗雖然有爭議,但是認為大敗的看法占優勢。認為小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