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電子閱讀 嚴重損害人類思考

研究顯示,使用網路、電子書會分散注意力,損害深度思考的能力。
Thinkstock
第166期
黎紫曦

近幾年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不少兒童沉迷其中。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引發疾病,例如:肥胖、視力問題等。很多醫生及專家已經對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感到憂慮。

英國閱讀慈善機構BookTrust聯合英國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對一千五百多名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92%的家長擔心,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書會影響健康,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帶來負面影響。

儘管電子閱讀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趨勢,但是,仍有45%的家長認為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有35%的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電子書會對紙質書喪失興趣;超過四分之一的父母認為電子書會讓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變差;還有31%的家長認為閱讀電子產品會讓孩子接觸到不良內容。

中國大陸專欄作家陶傑曾撰文,批評中國人追捧使用電子書是一個錯誤潮流。因他指出:「首先,看電子書的螢幕是由光點組成,看得多,眼睛會疲勞甚至有害;其次,日本研究顯示,電子書的藍螢幕,大腦天生不吸收,讀電子書,看完20分鐘後,就不會記得前面看過甚麼。」

西方有大量研究證實,使用網路會分散注意力,嚴重損害人類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可直接改變人腦的行為。

美國知名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曾經指出,網路可以毀掉人類的思維,令人變得愚蠢。他引用數十項學術研究得出的相同結論:「當我們上網時,我們就進入一個倉促的閱讀環境,匆忙和心不在焉地思考,處於一個表面化、膚淺的學習過程。」

他解釋,傳統書籍是線性閱讀,句子結構較複雜,所以閱讀的人會邊讀邊思考。透過網路雖然容易讓我們獲得大量訊息,卻將我們變成膚淺的思想者,實際上在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

研究消費者趨勢網站Trending Machine在2013年的調查顯示,在網路中成長的千禧世代,比起父母輩那一代更容易健忘。《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曾將網路比喻為人腦的「外接硬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濟人權奏效 加總理連任成功
加拿大10月14日舉行大選,現任總理哈珀所領導的保守黨勝出,得以籌組少數派政府,而哈珀也將連任加國總理。…
吃茶趣
在印度的火車上,一早便有人在車廂裡叫賣「chá」,奇怪這「chá」怎麼和中文的「茶」音那麼像?原來是英國人Robert Fortune把「…
楓樹社區 保留農村古早風情
由喧囂的黎明路轉進楓樹巷,一下子安靜許多,心情也跟著悠閒起來。來到福德廟旁的「義興商號」,這是台中市楓樹社區居民平日聚集聊天的地方。…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
許振榮帶領「陣頭」 成就九天民俗技藝團
台灣影壇繼2008年《海角七號》與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破億後,2012年又出現一部純靠口碑打響名號而賣座的電影――《…
走出罹癌危機 黑幼龍正向面對人生
黑幼龍,這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潛能開發與溝通大師,在兩年前走過罹癌危機後,他說:「不管面對的是全面性的、全世界性的,或是個人的危機,…
迷霧2:中國究竟有多少失業人口?
在探討中國「民工荒」問題時,會碰觸到一個一體兩面且同樣難以理解的中國經濟現象,那就是中國的「失業」問題。按理說,中國最近失業問題嚴重,…
太陽系開派對 又見「五星連珠」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自2016年1月20日開始,太陽系裡的五顆主要行星將在天空中同時出現,且用肉眼即可看到,成為罕見的「五星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