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電子閱讀 嚴重損害人類思考

研究顯示,使用網路、電子書會分散注意力,損害深度思考的能力。
Thinkstock
第166期
黎紫曦

近幾年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不少兒童沉迷其中。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引發疾病,例如:肥胖、視力問題等。很多醫生及專家已經對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感到憂慮。

英國閱讀慈善機構BookTrust聯合英國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對一千五百多名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92%的家長擔心,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書會影響健康,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帶來負面影響。

儘管電子閱讀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趨勢,但是,仍有45%的家長認為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有35%的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電子書會對紙質書喪失興趣;超過四分之一的父母認為電子書會讓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變差;還有31%的家長認為閱讀電子產品會讓孩子接觸到不良內容。

中國大陸專欄作家陶傑曾撰文,批評中國人追捧使用電子書是一個錯誤潮流。因他指出:「首先,看電子書的螢幕是由光點組成,看得多,眼睛會疲勞甚至有害;其次,日本研究顯示,電子書的藍螢幕,大腦天生不吸收,讀電子書,看完20分鐘後,就不會記得前面看過甚麼。」

西方有大量研究證實,使用網路會分散注意力,嚴重損害人類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可直接改變人腦的行為。

美國知名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曾經指出,網路可以毀掉人類的思維,令人變得愚蠢。他引用數十項學術研究得出的相同結論:「當我們上網時,我們就進入一個倉促的閱讀環境,匆忙和心不在焉地思考,處於一個表面化、膚淺的學習過程。」

他解釋,傳統書籍是線性閱讀,句子結構較複雜,所以閱讀的人會邊讀邊思考。透過網路雖然容易讓我們獲得大量訊息,卻將我們變成膚淺的思想者,實際上在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

研究消費者趨勢網站Trending Machine在2013年的調查顯示,在網路中成長的千禧世代,比起父母輩那一代更容易健忘。《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曾將網路比喻為人腦的「外接硬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