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吃茶趣

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
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
Getty Images
第56期
溫月

在印度的火車上,一早便有人在車廂裡叫賣「chá」,奇怪這「chá」怎麼和中文的「茶」音那麼像?原來是英國人Robert Fortune把「茶葉」從中國偷帶回國,之後在印度和錫蘭等地試種成功後,進一步帶到某個地方去大規模種植。據說世界的茶和中國都有關係。

中國人的「國飲」

台灣茶鋪林立、便利商店各種茶飲應有盡有,消費者有多重選擇,口福十足。喝茶不僅有助健康,更是許多人忙裡偷閒的小憩時刻。根據統計,台灣人最喜歡喝茶,一年喝掉4萬噸茶葉。  

其實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茶從最初的藥用功能,演變到現在成為人們一般日常飲品,至少經歷了兩千年的歷史。唐朝封演所撰《封氏聞見記》卷六中寫道:「茶早採者為茶,晚採者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茶神陸羽的《茶經》

說到喝茶就會讓人想到茶神陸羽。相傳代宗朝官潮州刺史李季卿到維揚,剛好碰到陸羽,久仰陸羽大名,李季卿就約陸羽一起品茗。他叫隨從軍士,拿著瓶子划船去揚子江裡取南零水。不一會水取回來,陸羽用勺子揚一下那水說:「這雖然是江水,不過並非南零水,而是江邊的水。」取水的軍士說他親自駕船到南零汲水,很多人親眼看到可以作證。陸羽並不急著爭辯,把瓶裡的水倒到盆裡,倒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下來,陸羽又用勺子揚了揚瓶裡的水說:「從下面的才是南零水。」

取水的軍士又驚又怕地坦承:「我取南零水回來,沒想到由於木船顛簸,瓶裡的水灑了一半,由於害怕水少,快到岸邊的時候往瓶裡添加了一些岸邊水。先生對水的鑒別真是神啦,我一點也不敢隱瞞了!」聽得李季卿和在座的數十名賓客目瞪口呆,十分驚奇。請教陸羽:「處士鑑別力如此之高,那以往所到之處水質的優劣如何?」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中就記載著陸羽品水排名。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茶有九難:造茶、辨茶、茶具、炭火、選水、炙茶、碾茶、煮茶、飲啜,詳細解說了從烤茶、選水、烹湯、列具、品飲一套完整的茶藝,並強調茶人所具備的品質。後來人們把陸羽祀為茶神。茶販生意好的時候就供奉祭品,不好的時候則用茶水澆灌。

茶文化影響日本甚鉅

另外從唐詩中也可看出僧人和當時的文人名士們在飲茶上的交往頻繁,如:李白有〈答族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一詩,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等,溫庭筠〈宿僧寺〉詩中寫道:「茶爐天姥客,碁席剡溪僧。」宋、明人的筆記也記載著鬥茶的活動,大致包括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等。可見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與飲茶藝術、飲茶風尚引入日本的佛教寺院後,日人將茶道發揚,並深化唐宋時「茶宴」、「鬥茶」之文化涵養精神,顯示具有中國傳統美德與深層內涵的茶文化對日本影響甚鉅。飲茶習慣也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