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吃茶趣

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
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
Getty Images
第56期
溫月

在印度的火車上,一早便有人在車廂裡叫賣「chá」,奇怪這「chá」怎麼和中文的「茶」音那麼像?原來是英國人Robert Fortune把「茶葉」從中國偷帶回國,之後在印度和錫蘭等地試種成功後,進一步帶到某個地方去大規模種植。據說世界的茶和中國都有關係。

中國人的「國飲」

台灣茶鋪林立、便利商店各種茶飲應有盡有,消費者有多重選擇,口福十足。喝茶不僅有助健康,更是許多人忙裡偷閒的小憩時刻。根據統計,台灣人最喜歡喝茶,一年喝掉4萬噸茶葉。  

其實早在唐代,中國人便飲茶成風。如果說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茶從最初的藥用功能,演變到現在成為人們一般日常飲品,至少經歷了兩千年的歷史。唐朝封演所撰《封氏聞見記》卷六中寫道:「茶早採者為茶,晚採者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茶神陸羽的《茶經》

說到喝茶就會讓人想到茶神陸羽。相傳代宗朝官潮州刺史李季卿到維揚,剛好碰到陸羽,久仰陸羽大名,李季卿就約陸羽一起品茗。他叫隨從軍士,拿著瓶子划船去揚子江裡取南零水。不一會水取回來,陸羽用勺子揚一下那水說:「這雖然是江水,不過並非南零水,而是江邊的水。」取水的軍士說他親自駕船到南零汲水,很多人親眼看到可以作證。陸羽並不急著爭辯,把瓶裡的水倒到盆裡,倒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下來,陸羽又用勺子揚了揚瓶裡的水說:「從下面的才是南零水。」

取水的軍士又驚又怕地坦承:「我取南零水回來,沒想到由於木船顛簸,瓶裡的水灑了一半,由於害怕水少,快到岸邊的時候往瓶裡添加了一些岸邊水。先生對水的鑒別真是神啦,我一點也不敢隱瞞了!」聽得李季卿和在座的數十名賓客目瞪口呆,十分驚奇。請教陸羽:「處士鑑別力如此之高,那以往所到之處水質的優劣如何?」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中就記載著陸羽品水排名。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茶有九難:造茶、辨茶、茶具、炭火、選水、炙茶、碾茶、煮茶、飲啜,詳細解說了從烤茶、選水、烹湯、列具、品飲一套完整的茶藝,並強調茶人所具備的品質。後來人們把陸羽祀為茶神。茶販生意好的時候就供奉祭品,不好的時候則用茶水澆灌。

茶文化影響日本甚鉅

另外從唐詩中也可看出僧人和當時的文人名士們在飲茶上的交往頻繁,如:李白有〈答族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一詩,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等,溫庭筠〈宿僧寺〉詩中寫道:「茶爐天姥客,碁席剡溪僧。」宋、明人的筆記也記載著鬥茶的活動,大致包括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等。可見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與飲茶藝術、飲茶風尚引入日本的佛教寺院後,日人將茶道發揚,並深化唐宋時「茶宴」、「鬥茶」之文化涵養精神,顯示具有中國傳統美德與深層內涵的茶文化對日本影響甚鉅。飲茶習慣也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美駐伊最高指揮官:預防ISIS 2.0出現
據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領導人說,雖然從「伊斯蘭國」(ISIS)手中解放摩蘇爾(…
2010十大華人事件: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2010年,最震撼兩岸乃至全球媒體熱烈關注的新聞,非「富士康連環跳」莫屬。…
感恩的時刻,如何向媽媽表達謝意?
出生未滿週歲時母親就過世的藝人王彩樺,最近發表新歌的MV〈媽媽〉,不僅歌詞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感動人心;更有粉絲聽完這首歌後,…
從被動代工到獲獎品牌,「鈦坦科技」用敏捷思維做企業轉型
一家代工廠商,如何做品牌?一家連「產品是甚麼?客戶是誰?」都不能公開的企業,能做品牌嗎? 來自新加坡、目前全球有四個辦公室、…
香港回憶錄之「獨闖北京」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此行如此倉促,…
美國記者「不付錢」
中美兩國新聞,嚴格說沒法比較,因美國是辦Newspaper(新聞報),中國的報紙雖形式上也是排版印刷等,但卻沒有新聞的靈魂,即新聞的規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