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食物 食物也吃你!

Thinkstock
第151期
溫嬪容

中國吃的文化隨處可見,如謀生叫「糊口」,受人重用叫「吃香」,愛管閒事叫「吃飽了撐著」,美好的東西叫「秀色可餐」,其他還有吃力、吃驚、吃虧、吃軟不吃硬、吃苦耐勞等。《黃帝內經》所論述養生保健多為「治未病」的預防醫學,即使是生病了,也是「三分病,七分養」,講求藥食同源。

民以食為天,《內經》說:「天食人以五氣(臊、焦、香、腥、腐),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鹹)。」還提到五色(青、赤、黃、白、黑)滋養五臟,而且結合精神層次提升食物「美其食」的境界。面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如何才是養生的吃法?《內經》提出「飲食有節」的大原則。

多數疾病和飲食有關,所謂「病從口入」,越文明能吃的東西越少。18歲和20歲的兩兄弟洗腎,他倆從未喝過開水,從小只喝鋁箔包飲料;23歲女孩多年三餐吃泡麵得了肝癌;大學三年級學生,每餐沒有漢堡加可樂,就吃不下,得了腸癌第三期。吃到飽的餐飲,拚命地吃,看似賺到便宜了,其實是大虧了!消化食物是要耗能量和精氣的,《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暴飲暴食不但傷腸胃,還易引發心臟病。

依五行而言,脾胃屬土,土為萬物之母,原本心火生脾土,因飲食過度,土氣不足,須調動心火的血液流向腸胃來幫助消化。而且吃飯的時候,過度興奮也易致心氣渙散,而顯得心氣虛;尤其是老人家,不要老是挾菜給他們,不要太激情,容易樂極生悲,變成「心腹之患」。在臟象和經絡系統上,《內經》說:「心與小腸相表裡。」你的心情,腸子知道,所以叫「柔腸寸斷」。

老祖宗育兒寶典是:「若要小兒安,留於三分飢與寒。」吃飯七分飽是養生界限。吃太飽了,人就易昏沉,頭腦就不靈光。七分的界限,留點空與虛,虛是很妙的,道家說:「虛則靈。」靈就清晰明朗,易萌「靈機一動」的妙趣。飲食不節還造成腸中宿便的堆積,容易產生病變。以前的人完全消化食物花8~12小時,現代人要花80~120小時(約3~5天),所以很多人老是覺得肚子脹脹的。

中醫說:「脾為倉廩之官。」人體有70%免疫系統在腸道中,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晉代養生家葛洪說:「若要長生,腸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美味當前,管好三寸舌──三秒鐘味覺快感;「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你吃食物,食物也吃你;前半生糟蹋身體,後半生就會被身體糟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