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食物 食物也吃你!

Thinkstock
第151期
溫嬪容

中國吃的文化隨處可見,如謀生叫「糊口」,受人重用叫「吃香」,愛管閒事叫「吃飽了撐著」,美好的東西叫「秀色可餐」,其他還有吃力、吃驚、吃虧、吃軟不吃硬、吃苦耐勞等。《黃帝內經》所論述養生保健多為「治未病」的預防醫學,即使是生病了,也是「三分病,七分養」,講求藥食同源。

民以食為天,《內經》說:「天食人以五氣(臊、焦、香、腥、腐),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鹹)。」還提到五色(青、赤、黃、白、黑)滋養五臟,而且結合精神層次提升食物「美其食」的境界。面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如何才是養生的吃法?《內經》提出「飲食有節」的大原則。

多數疾病和飲食有關,所謂「病從口入」,越文明能吃的東西越少。18歲和20歲的兩兄弟洗腎,他倆從未喝過開水,從小只喝鋁箔包飲料;23歲女孩多年三餐吃泡麵得了肝癌;大學三年級學生,每餐沒有漢堡加可樂,就吃不下,得了腸癌第三期。吃到飽的餐飲,拚命地吃,看似賺到便宜了,其實是大虧了!消化食物是要耗能量和精氣的,《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暴飲暴食不但傷腸胃,還易引發心臟病。

依五行而言,脾胃屬土,土為萬物之母,原本心火生脾土,因飲食過度,土氣不足,須調動心火的血液流向腸胃來幫助消化。而且吃飯的時候,過度興奮也易致心氣渙散,而顯得心氣虛;尤其是老人家,不要老是挾菜給他們,不要太激情,容易樂極生悲,變成「心腹之患」。在臟象和經絡系統上,《內經》說:「心與小腸相表裡。」你的心情,腸子知道,所以叫「柔腸寸斷」。

老祖宗育兒寶典是:「若要小兒安,留於三分飢與寒。」吃飯七分飽是養生界限。吃太飽了,人就易昏沉,頭腦就不靈光。七分的界限,留點空與虛,虛是很妙的,道家說:「虛則靈。」靈就清晰明朗,易萌「靈機一動」的妙趣。飲食不節還造成腸中宿便的堆積,容易產生病變。以前的人完全消化食物花8~12小時,現代人要花80~120小時(約3~5天),所以很多人老是覺得肚子脹脹的。

中醫說:「脾為倉廩之官。」人體有70%免疫系統在腸道中,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晉代養生家葛洪說:「若要長生,腸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美味當前,管好三寸舌──三秒鐘味覺快感;「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你吃食物,食物也吃你;前半生糟蹋身體,後半生就會被身體糟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戴士杰 找到協助他人的指南與寶典
「我從小就覺得跟周遭的人格格不入……」TPD顧問戴士杰說。 他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可以安安靜靜地聽完一堂課,一定得很努力地找事情做,…
你該考研究所嗎?(之二)
雖然讀研究所看來有不少好處,但是在一個年輕人決定投入時間、金錢、與精力,拚一個研究所學歷之前,不妨先問自己:自己對職涯前途的想像是什麼?…
龍岡圖書館 混搭卻美味
騎著摩托車穿過蜿蜒小路,四層樓高的白色建築赫然出眼前,「終於找到了。」我拿下安全帽,不禁鬆一口氣。這間2015年底開幕的市立圖書館分館,…
「Laya Now」APP數位化助攻 拉亞漢堡店面年營業額逾20億
拉亞漢堡順利度過疫情,甚至因為「數位化」有成,逐步墊高營收。選擇數位轉型的這條賽道,讓拉亞漢堡穩紮穩打,在連鎖早餐中占據一席之地,…
李白、朱元璋都是「韓籍」?
反韓浪潮過去幾年來在台灣屢見不鮮,而亞運「楊淑君事件」無疑將這股不滿情緒推向高峰,不僅各式網路笑話應運而生,例如:地瓜因為台語音為「韓籍…
數位時代轉型難? 從人才、組織與溝通打通關節
數位化時代,各種相關商品、工具、平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數位開發人員或經營管理人才的技能也在不斷蛻變。但企業在推展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
福頂打造台灣奇「雞」蛋
車子停在台南市郊區的產業道路上。當紅色鐵門緩緩開啟後,映入眼簾的是四大棟白色廠房、兩座發電廠、一個蓄水池。由於空氣中聞不到一絲異味,…
84歲梅鐸「梅開四度」 前妻鄧文迪引關注
2015年歲末,國際知名傳媒大亨魯柏‧梅鐸(Rupert Murdoch)與美國前超模潔芮•霍爾(Jerry Hall)宣布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