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 vs. 腹腦型 取捨與輕重緩急之爭

Fotolia
第148期
戴士杰

「張主任,你到底在忙甚麼東西?」

「報告趙總,今年的商展有很多事情要完成。」

「你都幹到主管了還管甚麼商展,那個讓企劃小妹去弄就好了。」

「小妹資歷尚淺,有很多東西需要我指導。」

「指導不必親自去做吧,你明明就還有更重要的新產品要負責!」

***

很多人以為,同為心型或同為腹型,就應該比較好相處,事實上並非如此單純。以腹型和腹腦型為例,他們乍看相處和諧,都是穩重、節奏和步調較為緩慢,但思考的方式截然不同,要是吵起來的話,也可能弄到撕破臉,水火不容。

對腹型人來說,每件事情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是一個小齒輪沒注意好,就有可能癱瘓整個系統。對他們來說,注意系統內的每個細節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每個細節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很難說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

但腹腦型人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們認為事情是有優先順序的,最重要的事不做,後面的做再多也沒用。這樣的觀點,其實就讓腹型人感到困擾。腹腦型人可能會怪罪腹型人做事「沒重點、浪費時間、拘泥小節」,而腹型人可能會覺得:「我不是不做啊?只是還沒做到而已。」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要開一間餐廳,腹腦型人可能覺得想好「商業模式」,就可以開始營運了。而腹型人可能會問:廚師呢?服務生呢?餐具呢?冰箱呢……這些元素沒有到齊,就不算是個可以開始運作的項目。

此外,在人際互動的態度上,腹型人也和腹腦型人大不相同。腹型人基本上以和為貴,即使有甚麼問題,也都希望私底下「喬一喬」把它解決了,不要弄到檯面上,會很尷尬。

但腹腦型人可就不是這樣了,他們不是不知道潛規則的重要性,只是如果腹型人嚴重違反了一些原則(嚴不嚴重,是腹腦型說了算),他們會覺得「該怎樣就怎樣」,不惜扮黑臉、當壞人,只為了把問題「解決」。我們之前就提過,腹腦型人是天生的修理工,問題放著絕對嚴重地違反他們的天性。如果他們把「事緩則圓」的腹型人當做「問題」來處理,大概可以料想得到即將爆發甚麼樣的戰爭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我的前半生》 浮華世界的生命難題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北京剛下檔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替這句話下了最佳的註腳。這部都會時裝劇演的是老哏:外遇、三角戀等,…
H1N1新型流感傳播太快 世衛不再統計
根據世衛組織網站最新發表的公告,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傳播速度幾乎是其他病毒的10倍,創下流行病毒傳播速度的最快紀錄。…
始終如一的「正藍營」 程凱力不願妥協的反共之路
在台灣民眾掀起大罷免行動的時刻,一位來自深藍體系、卻選擇自我突破的政治人物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他是程凱力,現任「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祕書長…
羅孚慶壽 龍蛇混雜
1月6日晚,香港有一宗為報壇前輩羅孚92歲的祝壽活動,除了家人與舊部外,還有經歷過「否定之否定」的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愛國世家出身、…
《厲害了,我的國》vs.《看見台灣》
展現中國「舉世矚目成就」的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3月初在中國一上映便登上中國票房冠軍。這部影片運用大量空拍畫面展現所謂中國特色,…
分配不均和權貴資本主義帶來的危機
近幾年,分配不均的問題在全球早已引起高度的重視和紛爭,反全球化運動、占領華爾街運動,乃至於我國的太陽花學運,都和分配不均的問題有關。…
那一年 我們一起走上街頭的「自由之夏」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陳為廷,7月28日在電腦前氣憤地看著那幾天的新聞,「走路工」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他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轉貼文,…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記錄鄉土「讓年輕人回家」
這堂課,陳柏銓教你──「人生的路並不窄,生命有無限可能。」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