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民眾掀起大罷免行動的時刻,一位來自深藍體系、卻選擇自我突破的政治人物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他是程凱力,現任「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祕書長,一名曾在國民黨擔任黨工,歷經新黨與親民黨階段,最終走入台灣社會運動前線的行動者。
▲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祕書長程凱力,曾在國民黨擔任黨工,歷經新黨與親民黨階段,最終走入台灣社會運動前線的行動者。葉俊宏攝影
這是一個貫穿半世紀的政治人生故事,也是一段從對組織忠誠到出走,用行動捍衛信念的堅持之路。
正藍營與黨工生涯的啟蒙
「我高中一年級就加入中國國民黨,父母都是民國38年隨政府撤退來台的外省人,家族裡對中華民國的忠誠幾乎是血液裡的本能。」程凱力這麼形容自己的政治啟蒙。
大學畢業後入伍服役,退伍即考入國民黨擔任專職黨工,在台中大里區展開了他的第一份政治工作。在資深黨務幹部的帶領下,程凱力走進地方黨政場域,「那時我天天跟著(區黨部)主任應酬、跑行程,往來的都是鄉長、警察局長、議員、地方仕紳等。」對政治實務與派系網絡,有了第一手的體會。
在這些磨練中,他漸漸發現國民黨的理想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斷裂。「我從小接受的是國父孫中山推翻滿清、創立民國的正義精神,怎麼看到的卻是賄選、派系喬事情,以及黑金文化。」這些疑問在他心中逐漸發酵。
理想的幻滅與出走
一場選舉讓程凱力的心境徹底轉變。當時國民黨為了洗刷形象,決定提名留美博士、身障者徐中雄參選立委。由於徐中雄沒錢、沒派系,黨部要求各區專員協助輔選。程凱力接到任務後積極輔選,從組織婦女會、後援會到街頭掃街,一手操辦所有選務。
「(黨部)主任當時告訴我,說他不可能當選,叫我隨便做做交差就好。但我覺得這正是國民黨該做的事,我不能馬虎。」最終徐中雄在那場選舉中高票當選,令所有人跌破眼鏡。
黨內文化並未因徐中雄的勝選而有所改變,程凱力逐漸失望。當趙少康、王建煊、郁慕明、李勝峰等人,以捍衛中華民國為訴求出走成立新黨時,程凱力內心悸動著:「這才是我心目中的中華民國國民黨。」在趙少康來信邀請他協助新黨在台中的發展時,程凱力辭去國民黨黨工職務,加入新黨,並獲得提名參選議員。當時的他拒絕與地方派系黑金掛鉤,儘管落選,但他認為自己雖敗猶榮。
2000年,宋楚瑜參選總統。程凱力的老長官李耀群擔任宋楚瑜的中部總幹事,邀請他籌組「宋楚瑜之友會」全國總會,並出任副總會長兼執行長,統籌全台280個分會的動員與活動。「每次造勢,松山足球場都能湧入上萬支持者,全靠我們地方系統與義務志工全力動員。」這段經驗讓他累積了跨區統籌大型組織的能力,也掌握了台灣基層民意動員的實際運作。
親民黨成立後,他因前往中國經商未再參與選舉,但仍持續關注政治發展。
轉向經商 結識大陸民國派
2002年,程凱力前往北京接手日本醫療器材在華北地區的代理生意,業務擴展到山西、山東等地。期間他也申請就讀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碩士班,並取得畢業證書。程凱力邊經商邊求學,逐漸在中國建立廣泛人脈,並與多個地方醫院建立合作,形成穩定業務鏈。
在大陸經商期間,儘管見識了極權的高壓統治,但程凱力也看見了「對中華民國的思念與認同」猶如一股潛流,在中華大地上流淌。在北京,許多體制內的民國派知識分子,私下流露出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嚮往,一對體制內的退休夫妻,每年都會去奉化緬懷蔣中正,並對他說:「我們認同中華民國,只是不能講出來。」年輕世代中,也有自稱「民國之後」的工程師與他結交,痛批中共體制讓人無法施展才華,且希望下一代能活在自由的體制下。
透過這些民間交流,程凱力建立起大陸「民國派」人脈網絡,並成為這些人在精神上仰賴的橋梁。後來,他更結識有「民國派精神領袖」之稱的旅美中國學者辛灝年教授,並擔任他在台灣的助理。
復國黨的誕生與理念實踐
2015年,程凱力退休回台,中國大陸在習近平主政下,獨裁專制越演越烈,各地民國派友人屢屢傳遞無可奈何的呼號:「已經無法再忍受如此壓抑的生活,尤其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未來的生命仍繼續生活在中共統治下、毫無希望的黑暗體制裡。」
他們期盼程凱力效法當初國父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那樣,發起辛亥2.0革命,推翻馬列中共,恢復中華民國,期待他能在台灣自由地區,出面協助大陸民國派同胞,登高一呼,「團結大陸淪陷區及海外中華兒女,凝成一股強大反共力量,推翻萬惡的中共,迎接台灣中華民國法統重返大陸,還都南京,實施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
自小接受外省家庭的教育,程凱力深感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胞受苦;而中共虎視眈眈地要武力併吞台灣,也是台灣人的敵人。「既然中共是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敵人,那我在中華民國籌組復國黨以保台、滅共與復國為訴求,是雙贏的策略,台灣人會接受,大陸中國人會歡迎,這是一個造福兩岸的大功德,值得用我人生的下半場去全力推動。」有了深刻的思考,程凱力積極籌備組黨工作。
在許多人的殷殷期盼下,加上辛灝年的鼓勵與肯定,2023年3月,「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簡稱「復國黨」)成立,政黨編號第381號。核心思想為:反共復國、反攻大陸、剿匪滅共、中華民國還都南京。
對於「381」的編號,程凱力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他笑著說道,自己認識一位會算命、摸骨的朋友,一看到復國黨的證書,就說「不得了」,因為「民國38年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一定會反攻大陸還都南京。」而且還預言:「復國成功的第一面國旗,會在廣州城市升起。」
這一番話讓程凱力感到,也許國父的英靈也在保佑。他回想申請政黨時一波三折,原本早應取得的證書,一直遲遲下不來,而比他晚提出的另外兩個政黨都取得證書了,他才最終通過,編號因此才會是381。既然政黨編號都給了他「民國38年退守台灣,現在要還都南京」的寓意,他堅信復國必成,而復國黨主張不分藍綠,只反共匪,必須團結台灣所有族群的力量,一致反共,才能獲致成功。
▲拿著中國旅日反共畫家于駿治所畫的梅花,程凱力表示,讓中華民國還都南京的信念不曾改變。左起:程凱力、國軍退將丘衞邦、退役上校復國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孫浡濬。程凱力提供
「台派」與「民國派」的友好交流
在辛灝年的建議下,他開始結識各界綠營人士,參與綠營的諸多活動,與台澎黨、台灣民族黨往來、與廣大民進黨基層支持者交流,並於2024年設立賴清德之友會Line組群,與民進黨基層互動。令他欣慰的是,群組裡近500名的成員,除了是賴清德總統的堅定支持者,也是復國黨的黨友。
期間,程凱力結識了台派商人廖金漳,一次共同在其「塔山之春」YouTube頻道開直播,程凱力笑著說,「廖金漳的粉絲跑光光!」但兩人都堅持要團結,要讓粉絲知道「台派」、「民國派」怎麼樣互相合作,民國派怎麼樣去推翻共產黨,台派怎麼樣在幕後幫忙,「我們一直講,粉絲從一開始『嚇到』,然後慢慢地接受,現在回來了。」
程凱力也拜會「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林家田,告訴他:「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中共,而中共最大的剋星是中華民國,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把中共推翻掉,把台灣的最大威脅亂源解除掉。」
林家田表示贊同其想法,並樂意協助推動。程凱力表示,林家田甚至介紹台中其他台派組織讓他去拜訪。2025年3月,林家田參與了復國黨在台中成立辦公室的掛牌儀式。程凱力稱許林家田人格偉大,願意放下白色恐怖的仇恨,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起反共。
他很欣慰,這些行動都取得不錯的成果,讓基層的藍綠選民可以在反共的基礎上交流。對於有人質疑他立場反覆,程凱力說:「這是策略上交朋友,不是轉向,我的反共理念從未動搖。」他從未掩飾自己反共復國的立場。
▲程凱力堅持「一條不願妥協的反共之路」,始終如一地堅守著那顆「正藍」的本心。Adobe Stock
不舔共 成為孤鳥
在中國經商多年,且對中華民族有著強烈的認同,程凱力為何在「兩岸一家親」的宣傳語彙中,能自立於中共的統戰之外,堅定地反共?他說,父母民國38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到台灣;祖父母被中共批鬥整肅,自殺身亡;外公是當時國民政府縣長,中共竊占大陸後被俘,經歷無數次的折磨,最終被中共槍殺而亡。這是家族血海深仇。
「於公,我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有幸在台灣出生成長,看著中共對台灣的虎視眈眈,從小所受的反共教育,反共的中華民國一直是我的中心思想,從沒改變。」
然而,這樣的反共立場讓他成為「孤鳥」,面對國民黨高層明顯不再高舉反共大旗,他表示,過去在國民黨內的老同事多半選擇沉默,承認復國黨講得對,但沒人敢加入,「他們說你反共就沒有好處,有缺也輪不到你。」而新一代的國民黨人,沒有堅定的反共信仰,自然容易在權、錢、色的攻勢中淪陷。「國民黨許多人沒有任何中心思想,中共要想處理這些人,是非常簡單的事。」
他觀察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在軍中。陸軍退將于北辰2021年宣布退出國民黨,並開始堅決反共時,便不見容於過去的袍澤,不得不退出所加入過的群組。今年公民團體開始推動大罷免後,戰鬥機飛行員退役、有「台灣鷹爸」之稱的徐柏岳,在公開挺罷免活動、並直言罷免是「剿匪滅共」後,也被退出空軍官校校友的Line群組。
此外,談及向來以國父孫中山的信徒自居,一心中興中華民國、復興中華民族的陸軍退休將領丘衛邦,現在站出來反共,那些將官也都來罵他。他說,丘將軍是中華民國真正的英雄,從官校開始,中心思想就是捍衛中華民國,並且主張中華民國應該要統一大陸,甚至到少將退伍,還去籌組「中華民國統一中國聯盟」。然而,這樣擁有中華民國魂的將領,在軍中早已為數不多。程凱力無奈地說:「軍中像他那麼梗直、堅定理念的很少了,都隨波逐流了。一旦選擇反共,就要做好與整個系統為敵的準備。」
從藍營黨工,到歷經新黨、親民黨,甚至組織綠營的賴清德之友會,與綠營人士結交,程凱力看似立場反覆,但這一路其實是「一條不願妥協的反共之路」。或許,反覆的不是程凱力,而是曾經反共的人變了,而他始終如一地堅守著那顆「正藍」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