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道德教育從妊娠開始--古人胎教的智慧

道德教育從妊娠開始--古人胎教的智慧
Getty Images
第69期
倪健哲

中國古代的胎教思想重視「德育」,從懷胎十月開始,以父母的言行作為身教,讓胎兒在最純潔的狀態下潛移默化……

現代人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打從懷孕時的「胎教」就很講究了。過去,有專家認為懷孕的時候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開發胎兒的腦力,另外還有做瑜伽、聽輕音樂、看胎教影片、念故事書等等也具有效果。姑且不論效果如何,新一代父母對於胎教可是不遺餘力,目的就是要培養出「優秀」的小孩。所謂優秀,即是有好頭腦、氣質過人、才華洋溢等等。

不過,「胎教」一詞並非是現在才有的流行玩意,早在中國古代的醫書和禮儀文獻中,即有關於胎教知識的記載。

漢朝重視胎教,對孕婦要求嚴格

西漢有名的政治家賈誼在《新書》中寫道:「周妃後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劉向所著的《烈女卷》亦云:「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夜則令馨誦詩書,道正色。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

由此可知,漢朝對於懷孕婦女的要求相當嚴格:睡眠不可側臥,必須正直地躺平;坐與站立皆需正直身體;不吃味道奇怪、切割不正的食物;不看、不聽淫邪的事物;笑的時候輕柔、即使有怒氣也不得口出惡言;夜晚時朗誦經書予腹中孩兒。如此胎教,孩童將來必會是一名行為端正、才德兼備之人。

古醫書:音樂安定孕婦心神

古代醫書《醫心方.求子》一書中所條列的胎教事項更為詳盡:「凡女子懷孕之後,須行善事,勿視惡聲,勿聽惡語,省淫語,勿咒詛,勿罵詈,勿驚恐,勿勞倦,勿妄語,勿憂愁,勿食生冷醋滑熱食,勿乘車馬,勿登高,勿臨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餌,勿針灸,皆須端心正念,常聽經書,遂今男女,如是聰明,智慧,忠真,貞良,所謂胎教是也。」禁止事項繁多,其嚴謹可見一斑。

除了諸多規範,《醫心方.求子》書中也建議孕婦可以「彈琴瑟,調心神,和情性,節嗜欲,庶事清凈。」這方面倒和現在的音樂胎教有些相似,不過這裡的音樂並非是直接影響胎兒,而是安定孕婦的心神,以母體的精神影響胎兒,可說是相當科學的作法。

太任胎教有功,周文王聖德卓著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胎教,莫過於《周室三母》中的太任(一為太妊)。書中記載:「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於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

意思是說,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時,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不說傲慢自大的言語;睡眠時正直臥姿,講求坐姿與站姿,絕對不歪斜身體。她的胎教相當成功,其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在幼年時即聖德卓著,不但品行端正,還有相當好的學習能力,只要能知道一,便能習得百。後人們均認為是太任的胎教有功。

古代父母重身教,德育始於妊娠

從這些記載和故事看來,中國古代的胎教思想重視「德育」,從懷胎十月開始,以父母的言行作為身教,讓胎兒在最純潔的狀態下潛移默化。

現代的父母並不重視道德教育,而是一味地強調學業成績,或是極端地講求自由發展;而道德約束則被鄙棄,認為是八股、不實際。其實綜觀古人的經驗,道德教育的成功,不但可以為孩子帶來出色的學業,也能令其擁有傲人的才華。品行正直之人,能夠專注於學習,不被聲色所誘惑;在興趣的學習上同樣能夠從一而終,不會半途而廢。若看得遠一些,這些孩子們長大成人,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即使不是菁英,也會是維持平和社會的推手。

當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才能、成績樣樣比人強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除了金錢與名利之外,到底還要給予孩子甚麼東西?甚麼樣的教育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或許從古人的胎教智慧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籍導演北村豐晴 打造夢想的「小料理屋」
人氣祕訣:1. 北村豐晴導演的知名度+主廚北村爸媽營造的專業招牌與親切形象。2. 以不同於一般日本料理,但又具在地日本風味的菜色,…
當北極熊失去冰棚時……
格陵蘭(Greenland)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它的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
焦點3:希臘這一課,世界學到甚麼?
教訓1:過去欠的債,今天都得還! 過去,50多歲就能退休的希臘人,以後得要工作到65歲才可以退休。想領全額退休金的法國人,也得多工作2年,…
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
范進中舉?42歲農民工的碩士之路
「滕振國」這個名字最近在中國引發討論,一下子成為中國教育的話題人物。據報導,42歲的他曾以農民工的身分、高中畢業的學歷、自學數載的堅忍、…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之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
第十三章 人生的角色
她,是一個有數千年文明支撐的人,而他,在她面前只是個渾身銅臭的商人。他手中有的是無盡的物質,但這個女人擁有的是無可替代的一顆纖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