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年菜惜福最平安

過年時也有不少人選擇到餐廳吃年夜飯。
過年時也有不少人選擇到餐廳吃年夜飯。
Getty Images
第56期
魯魚

年關將近,年貨採買氣氛開始熱絡,市面上也紛紛推出年菜預購。相較以往的高價格,今年的年菜多走平價路線,過去數萬元的年菜已不復見。或許是經歷了過去一年金融海嘯的一番寒徹骨,很多人因為荷包大損,對人生的看法變得務實,消費也變得理性。某個程度說來,這是好事。

拜這幾年的養生風潮所賜,大家開始重視健康,也因此大魚大肉爆血管的菜色漸漸少了,就算有這類的菜應景,也多改採比較少負擔的食材跟烹飪方式。花錢吃大餐後還要花更多錢看病的蝕本生意,聰明人們當然不幹。商家也識相地推出套裝或單點的年菜服務,讓經濟能力不同的家庭都能依據預算整治豐盛的除夕年夜飯。  

雖然年夜飯要好好地吃,但是今年氣候異常的現象也值得我們反省。到現在北半球許多地區還沒脫離冰封狀態,過多飼養牲畜製造二氧化碳、過度消耗資源與破壞環境、過度捕撈造成海洋資源的枯竭,可能導致這個星球快要無法居住。而這些都跟人類過度的吃有關。

撇開糧食不足的貧窮地區不談,人類真的浪費太多食物,甚至也殘暴地掠奪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利,像黑鮪魚、鯨魚跟鯊魚都快被人類吃到滅種了。尤其是華人嗜食魚翅,導致每年有上千萬的鯊魚被割掉魚鰭無法呼吸窒息而死。如果味覺的歡愉與虛榮,是這麼血腥沉重,想必吃的人心裡也不平安吧。如果要響應愛地球,有些食物還是少碰,幫地球多存點福分。

至於年菜是不是要很「澎湃」呢?古早的人過年年菜豐盛是因為平時生活辛苦,營養不夠,所以趁過年的時候好好地補一補蛋白質。現在的人平常就吃得不差,膽固醇早就過高,實在不需要在蛋白質上再下功夫了。餐餐大魚大肉,然後忙著灌茶花飲料,腸胃老洗三溫暖,這種虐待身體方式實在不必要。

過年期間通常天氣比較冷,家裡有老人的更要小心,據說每年除夕夜都會有人吃到送醫院,天氣冷還真的不要吃太鹹、太油比較安全。

傳統台式年菜要有豬蹄、全雞、全魚,主要是因應除夕中午拜拜。過年準備年菜最辛苦的就是婆婆媽媽跟媳婦,尤其現在職業婦女多,平常上班家裡兩頭燒已經夠累,遇到過年更是疲勞加倍。這時候年菜還是以清爽健康為原則比較好,比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另外,建議大家煮適量就好,可以在兩、三餐內吃完為最高指導原則,不然就分批打包放進冷凍庫慢慢消耗。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除夕的年菜大多得花上近一週的時間才能「消化完畢」,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初一以後都在吃剩菜;而動筷率低的大多是三高食物(脂肪、熱量、膽固醇),因為除夕晚上早就已經吃過量了。而且食物反覆多次加熱實在不健康,味道也會變壞,到後來上桌吃飯都變成苦事一樁。

從經濟跟身體健康的角度準備年菜,是最聰明的作法。而且人懂得惜福,相信心境自會平安,這才是不確定年代的最好新年禮物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原來,你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催促
童工在許多低所得的開發中國家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個問題的另外一面就是孩童上學的比例低。普遍的童工會使得整個世代的教育水準低落,形成一種「…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在說甚麼?
第二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繆遜(Paul A. Samuelson)日前過世,媒體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他的貢獻極多,…
第一計「瞞天過海」 原來是薛仁貴怕唐太宗暈船
大家應該都聽過「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當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無論甚麼神計謀都不能救援成功,只好出此下策。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
黑暗中用手機 傷視力或致失明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機不離身」,無論是工作、學習、用餐、休閒時或是空檔,心思往往被手機牽制住,似乎沒把手機帶在身邊就缺乏安全感。但是,…
「江太子」提前卸位 權鬥又一輪
近日中共十八大權力交接之際,國務院突然宣布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之子江綿恆不再擔任中科院副院長,卻沒提其去向。官方媒體新華網報導的國務院任免案中…
TPA帶動風潮 電子競技 台灣下一個世界第一!?
當全球正為了遊戲產業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如火如荼地激戰時;當台灣正為了數位內容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處於焦慮和尷尬的狀態時,…
鄭明岡村長與太魯閣族人的因緣
太魯閣國家公園立德布洛灣山月村的村長鄭明岡是外省第二代,從小在竹東長大,生長的環境與花蓮的太魯閣族人並無直接關係。但從小班上就有許多原住民…
藉古董與古人交會
現在有些地方流行玩古董,不過所謂之玩,其實多半亦是為了錢。 三十年前初識古董 我對古董的認識,大約在三十年前。除了大清的銀圓、民國的銅幣,…